22
我还是有工作责任心的人,既然选择留下,就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了做好工作,我首先研究了我的前任,接受他的一些经验教训。
前任也是总裁带来的人。是个诗人,中国后朦胧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文采很好,富于幻想,但做起具体的事情来不够勤快,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梦幻般的世界当中去,因此投入给老板工作的精力就少。而且,文人味道太重,看上去就比较孤傲,杨老板的母亲蓝大妈早就不太喜欢他了,但碍于总裁的面子,一直没好意思解聘他,现在总裁一走,正好,两句难听的话一气,就把他挤兑走了。我现在虽然也算是文人,但当时不是。当时我的职称是工程师,实际从事的是资本运营,关键是我在香港老板和台湾老板手下当过经理,对职业经理和私人老板之间的本质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加上接受前任的教训,所以,我绝对不会孤傲。不但不孤傲,而且还能在老板面前扮忠臣,也就是把老板想象成皇帝,把自己想象成大臣,想象着大臣在皇帝面前应该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至于杨老板的老妈蓝老太太,肯定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据说杨老板起家的资金就是她当年靠开裁缝店积攒下来的,老太太虽然在顺达公司没有任何职位,但谁都知道她的实际地位,特别是杨老板本人大多数时间都在北京和长春之间往返,海口的公司总部其实是老太太在当家。鉴于这种情况,我顺理成章地把她想象成公司的"老太后",作为大臣该对"太后"怎样,我就对蓝老太太怎样。如此,我居然在这个我本来并不喜欢甚至感到有点委屈的CIS总经理的岗位上做得还算开心。
"CIS"是舶来语,其意思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但就我所从事的实践看,它的实际任务是企业形象宣传和企业文化建设,有点类似于国营企业的党政工团。根据这个定位,我主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勤快,仔细,考虑问题尽量周全,让会挑剔的老太太挑不出明显的毛病;第二是尽量与老太太搞好关系。为了与老太太搞好关系,本来不会打麻将的我也学会了打麻将。不但陪蓝大妈打麻将,并且封老太太为"麻协主席",让老太太高兴。老太太高兴了,我的工作就顺利了,而且还真做了一些事情。比如印制了企业文化广告衫,重新设计制作了礼品袋,请广告公司设计制作了公司宣传画册,与省体改办、省外事办举行篮球友谊赛,等等。
应该承认,顺达公司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办公地点在南洋大厦,全体员工统一住在海景湾花园,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接送。普通员工坐"依维柯"——公司大巴,公司领导坐小轿车。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时,几辆车鱼贯而出,浩浩荡荡,甚为壮观,其实也是一种广告宣传。海景湾花园那栋楼是公司买的,一楼专门留了两套作为食堂和职工文化活动室。食堂免费为职工提供一日三餐,活动室里有卡拉OK和影碟机,但员工们主要还是喜欢玩麻将。员工喜欢玩麻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蓝老太太特别喜欢玩麻将,看来,想通过玩麻将来改善自己和老太太关系的绝不只是我一个人。不过,老太太也有些过分了,好像除了麻将之外她什么都不喜欢,每次我们倾巢出动去旅游,就她一人不参加,而她不参加我们就不尽兴,因为不敢随便花钱,或者说没有适当的借口花钱。有一次我们要驱车去桂林,来回要几天时间,我硬是将她拖上,她一想这几天一个人也实在难过,于是同意随大家一路行动,条件是她必须带上麻将,一路走一路打。蓝老太太说到做到,每到一处,只要稍微有一点间隙,哪怕是在路边餐厅等待上菜的十几分钟的时间,她都立刻摆上麻将。在从桂林到阳溯的游船上,她根本不顾两岸的锦绣风光,照打不误,居然还真有人陪她,旁边观战的人也不在少数。如此,基本上可以肯定麻将的魅力比锦绣山河还要大。
杨老板也经常参与我们打麻将。但他很少从头打到尾,一般是他中途赶上了,说:"又干上了?"大伙就笑着与他打招呼,说又干上了,并且边说还边瞟着蓝老太太。杨老板就说"别太晚"。然后就有人说:"杨总玩两把?"他就反问"玩两把?"这时候,通常是蓝老太太忍痛割爱,说:"儿子过来,替我玩两把,我腰疼。"杨老板一边说"别扯了",一边坐到老太太的位置上。杨老板打麻将很随意,他自己是从来都没有输赢的,因为输赢全归老太太,但他好像替老太太赢的多输的少。赢了,杨老板就不打了,说:"老太太快过来吧,我不能替你打了,再打别人有意见了。"大伙就笑,说没关系,杨老板也笑,笑着笑着就站起来,让给老太太。当大家又投入到新一轮牌局中的时候,他就不声不响地走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