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成为往事(112)

2025-10-10 评论

  “绍平,你看这样行不行?”玉兰朝儿子这边挪了一下,“我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一个叫马玉林的生意人,在宁夏被土匪打劫了,他是崤阳县的人,回不到家乡去了。他知道我的身世,就到咱们家来找我,说是想借一点儿钱。我哪里有很多钱呢?只给了他几个大洋。他千恩万谢,甚至要给我磕头……我们要是去找他呢?”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玉兰想了想,说:“五年以前。我记得当时我曾经跟你说过这件事。”
  “你是说五年以前吗?”
  “是啊!五年以前。”
  “他来还钱了吗?”
  “我并不是要他还钱的。”
  “一个说还钱的人五年了都没有来还钱,这样的人可靠吗?要是一个骗子呢?”
  玉兰在绍平的“成熟”面前发笑了,说:“我会看人,绍平,不管什么人,你看他的眼睛就行。他不会是骗子,他一定是一个心肠很好的人,我是看得出来的,绍平。”
  绍平不怀疑母亲的这种能力。
  “他是崤阳县什么地方的人呢?”
  “我记住了——他跟我说,是黄河岸边一个叫马家崾岘的村子。三年前我回石家坪的时候,还向人打听过,这个马家崾岘就在我老家谷庄驿东面六十里的地方,如果我们决定到那里去,都不用经过县城,从现在开始往东南方向走就行了,那里有一个很大的镇子,叫张家河,找到张家河就一定能够找到马家崾岘。”
  玉兰很兴奋,就像已经找到马家崾岘一样。
  但是绍平没有这样兴奋,他又提出了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玉兰也向自己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譬如说那个叫马家崾岘的村子根本没有马玉林这个人咋办?即使有这个人,这个人做生意不在村子里咋办?即使他在村子里,并且活得很好,他不为他们说好话咋办?即使马玉林感念五年前的事情,为他们说好话,说玉兰是佃户的女儿,不是井云飞,但是农民协会的人不听咋办?现在到处都在打土豪分田地,谁会有耐心弄清大土匪井云飞的第三房太太是不是佃户的女儿?谁会细致区分佃户女儿和那个罪大恶极的人有什么不一样?还有绍平,他们会放过著名的大地主、大土匪井云飞的儿子吗?
  在泉县看到的场面又出现在玉兰的脑海里。她又没有了主意。
  “那咱们就到马家崾岘去,”反倒是绍平先拿定了主意,“尔格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妈妈。”
  玉兰重新确认这件事情,也最终认为这是唯一的选择。
  于是,母子俩行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还有整整一天的路程。在这一整天里,他们有的是时间设想遇到任何情况,有的是时间设想任何应对的方法。
  正如读者在本书第三章看到的那样,玉兰和绍平平安地在马家崾岘落下脚来。
  让玉兰和绍平终生不能忘记的是,他们碰到了一个好人——马汉祥。
  没有这个人,事情会怎样呢?每当想到这些,玉兰的心中都会产生出一种后怕的感觉,就像一个人从悬崖峭壁爬下来,终于落到平地上一样。
  是马家崾岘农民协会主席马汉祥托负住了他们。
  马汉祥不是马家崾岘人,他的祖籍在靖州,生在省城龙翔。马汉祥也不是天生的农民造反者,他父亲是龙翔的一个杂货铺老板,父亲对他的期望是把杂货铺的生意继承下去,有朝一日把杂货铺发展成为一家像样的商铺,就像那些日子殷实的小康人家那样。
  正在读书的马汉祥对此无异议,于是就中断了学业,跟父亲一道打理杂货铺的事情。当时正是二十世纪之初,社会很混乱,人们在安排自己的生活时,都不愿意做长远打算,因此,我们也不能责备马汉祥的父亲短视。实际上,马汉祥的父亲是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的,他的弟弟和妹妹都被送进了私塾,并没有中断学业。
  谁让马汉祥是长子呢?长子自然要比别人早一些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马汉祥跟着父亲兢兢业业地经营杂货铺,杂货铺生意日渐兴隆,看样子实现父亲的理想只是时间问题。这个家庭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马汉祥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妻子又生了孩子(这个孩子就是读者已经熟悉的喜子);弟弟到了做事的年龄,到武汉学习机械制造去了,妹妹则嫁到一个从事长途贩运生意的商贾人家,日子过得也很滋润。
  民国以后,从时间上推算,当是在玉兰被抢劫到靖州前后,马汉祥的家在龙翔遭受了兵燹之灾:马汉祥的杂货铺遭到一伙兵匪抢劫,住在杂货铺后院的父亲、母亲和妻子奋力保护,均被杀害,房产店铺被付之一炬,雇用的两个伙计逃之夭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