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4)

2025-10-10 评论

  刘兰生——男,25岁左右,刘兰芝之兄,贪财图利,溜须拍马,为得到制作军队冬服的生意,把妹妹刘兰芝的婚姻当作与高主簿的交易,为利欲而不择手段,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沦为摇拨楞鼓的小贩。他虽然是高主簿的受害者,当兰芝被休回家,他却不能相容,欲把兰芝当作赚钱的工具。
  秦罗敷——女,18岁左右,兰芝之友,大家闺秀,气质不同凡响,有思想头脑,一直深深地爱恋着焦仲卿,当焦仲卿结婚后,迫于无奈离开故土,随母投奔到在外地做官的父亲那里去了,后在异乡又遇焦仲卿,得知兰芝被休,欲圆旧梦。
  香草——女,16岁左右,焦仲卿之妹,聪明伶俐,性格开朗。自小在焦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行为下,没有读过书,后遇仲卿的朋友私塾先生赵子陵,相识到相爱。她是焦家矛盾的调和者,又是某些矛盾的制造者。兰芝的到来,她既喜欢又嫉妒,但最终被兰芝的善良、宽容所征服。
  赵子陵——男,24岁左右,焦仲卿同窗好友,乡村私塾先生。豁达、幽默、风趣、飘逸,因为一脸大胡子,又被称为胡子先生。看似年龄很大,实是不大,是焦仲卿的少时同学,又是好友。香草后来跟其读书,初见时称其为先生大叔,得知其与仲卿同庚,遂称先生大哥,最后两人相爱。
  姑母——女,50岁左右,是焦仲卿的姑妈。出嫁的女儿却常常管着娘家的事,一直盼着娘家侄儿焦仲卿飞黄腾达,使尽浑身解数挑拨焦母和兰芝的关系,在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悲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柳如萍——女,18岁左右,青楼女子,因不从高主簿的奸淫,被焦仲卿和赵子陵救走,又被刘兰芝收留,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高主簿和妓院老鸨董垂红的魔爪,含愤而死。
  郑掌柜——男,40岁左右,绢锦店的老板,是个乌鸦嘴,爱吹牛、假大方,有时也想为人帮忙做好事,结果总是弄巧成拙帮了倒忙的喜剧人物,但本质不坏。
  刘员外——男,60多岁,兰芝之父,曾做过官的归隐之人,有学识、有风度,有影响,有地位,为人正直,深知宦海之险,欲避之却又受之牵连,后含恨死去。
  刘母——女,50多岁,兰芝之母,心地善良,颇明事理,是一个受过教育有一定文化的旧式妇女。她的良好的品行对刘兰芝影响极大,是刘兰芝一生最可靠和最依赖的力量。
  钱氏——女,25岁左右,刘兰生之妻,心地善良,谨小慎微,少有主见,话有点多,对刘兰芝很好,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女人。
  李太守——男,50多岁,舒州府太守,颇为正直。
  太守妻——女,50岁,官吏之妻。
  李公子——男,24岁,太守之子,后娶刘兰芝未果。
  朱仪——男,25岁,小吏,周郡丞的帮凶。
  孙少吏——男,25岁左右,小吏,焦仲卿的府中好友。
  秦母——女,40多岁,秦罗敷之母。
  老鸨——女,35岁左右,董垂红,妓院女老板。
  秦父——男,50岁左右,将军,秦罗敷之父。
  【其他人物略】

  众所周知,长篇叙事诗歌《孔雀东南飞(4)》是乐府诗章中最享盛誉的作品。它出于汉乐府诗"杂曲歌辞",性属民歌。类同《诗经》之"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此类作品中,有反映人民群众悲惨生活处境的;有歌颂受剥削遭压迫的劳苦大众反抗封建统治的;有暴露封建统治阶级鼓吹伦常的虚伪性的;还有揭露封建礼教残酷统治和封建婚姻制度桎梏,赞诵青年男女追求真挚爱情与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孔雀东南飞(4)》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它的原型素材,是通过从民间"采风"得来,是草根文学的一种,因而具有很强的群众性、人民性、思想性、社会性、普遍性和历史性。所以流传至今已有1800多年,经久不衰,广为人们所喜爱。在我国文学史上,《孔雀东南飞(4)》具有很高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被学校教材所选用,也充分地说明了它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之所在。
  乐府,原为主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始设于汉武帝,嗣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诗体。它兴于后汉和六朝。《孔雀东南飞(4)》最早见于南朝梁、陈间徐陵编著的《玉台新咏》。据查史料得知,汉武帝设乐府,差遣众多人员,走遍全国采集歌辞,以"观风俗,知厚薄",为强化王朝服务。然而由于所采诗歌内容,多为社会下层群众的心声,结果事与愿违,反而为人民所利用,成了反封建枷锁的一种手段与途径。《孔雀东南飞(4)》,在《玉台新咏》中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收入《乐府诗集》,改为《焦仲卿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