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池行不通了。我们行不通了。
就在这个秋天,这个高一的秋天,在亦池的期末考试结束,班级排名出来之后,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出现了!亦池对我说:“妈妈我想出国!”我还没有回过神来,亦池神色坚定地重申:“妈妈我要出国!”
亦池作出这个大胆设想的时候,还没有到她的生日,严格说还是一个15岁的孩子。一个妈妈更为担心牵挂舍不得放手的女孩子。
这么一个小女孩子,独自出国念书,那怎么可以?!这是我的第一个念头。
因此,第一次,我并没有太当真。我想冷处理看看,看亦池自己是否激动一下子又过去了。可是没有。一段时间过去,亦池居然自己已经更进一步了,她就那样开玩笑似的告诉我:“妈妈,我在网上找国外的学校啊。”
我说好啊,是个方向啊。
没有想到,我的出国念书只是一个方向,一个设想,一个退路,以为这样想想心里就可以放松一些,“备战”就不那么难熬,等3年以后考不上满意的大学,再出国不迟。可是亦池可不是这么想的,这孩子就是动真格了。已经经常用英语直接上国外的教育网站,在那里认真地浏览和考察着一所又一所中学。
我看着这光景,不免忧虑重重。我诱导亦池,说我们其实是可以转向的,人生除了考重点大学,还有其他许多选择。比如拍电影,从场记开始做起到做导演,或者演戏,或者编剧,或者写作。有多少女孩子,都是乐意进入影视圈,写作圈,乐意成名成家,乐意爆红当明星,甚至乐意只要上央视,就会全力以赴。成名要趁早啊——女作家张爱玲这句话鼓励了多少青少年,亦池也是喜欢张爱玲的。就这方面来说,亦池实在太有条件了。光是我的小说,影视界都改编过十几部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制片公司,剧组,导演,明星,一直都是频繁往来的。起先,我也和许多母亲一样,努力为孩子提供各种机会,带着亦池一起去摄制组,看导演拍戏。导演都是朋友,临时给她安排一个小孩子的角色,那是举手之劳,说不定亦池就一举成了童星呢?
我指望通过和明星们的接触,亦池会喜欢上拍戏。她和葛优玩,和梁天玩,蔡明一口一个宝贝儿,把她牵在手里,教她折纸鹤,敬一丹把她揽在怀里,和她谈天说地。我记得那是早年,在武汉最豪华的亚洲大酒店,亦池一个小毛丫头,她还嫌人家那英土气,不稀罕。她更喜欢的是有一双柔嫩纤手的蔡明。直到多年以后,那英和王菲唱《相约98》,亦池这才首肯,评价说:“哦,那英现在成熟了。”
亦池去过拍片现场,亦池总是看得嗤嗤发笑。回来就说:“妈妈我不想再去现场了,再去我都不想看电影了,多假呀!”早年,亦池的父亲在电影制片厂工作,也导戏拍片。我们曾经恳求小亦池出几个镜头,小亦池坚决不同意,大家拽她,她竟然哭了。
蒋雯丽来武汉拍我的电影《你以为你是谁》,就住在我们家附近以便和我交流。蒋雯丽与一般女演员不同,文化感很强。我想带亦池去见一见,她却说:“我没有时间。”姜文和我在汉口的一家饭店谈剧本,门外围了多少兴奋的姑娘们啊!闹得我们都无法出门吃东西,只好叫餐进房间。回家我向亦池推荐说姜文是中国最好的演员之一,亦池也只是说了一声“哦!”我也曾经建议她准备一个签名本,她似乎也准备了一个,但是只签了一两次,本儿就弄失了。后来《生活秀》电视剧和电影套拍的时候,我没有时间做饭,她只得跟着我到餐馆和剧组进餐。席间她根本不看人也不说话,还都是人家明星拉着她合影。回家以后,她甩给我一句话,说:“瞧这一台演员啊!我看你这电视剧多半要砸。”
我的电视剧当然没有拍砸。亦池已经女大不由娘了,眼界已经很高了。
还有写作和出书,成为作家,这又是多少孩子渴望的呢。亦池的写作本来也还不错,兴趣来的时候也曾替我的书写过后记。《文摘报》转载了。也曾不止一家的出版社约稿,他们想为几个作家的孩子们出一套丛书。我征求亦池意见,亦池的态度比对待影视要强一些,不忍心打击我,说:“是一个好机会啊。”但是,说了就放下了,也不再主动提起。我见她始终就是没有兴趣动手,只好向出版社朋友道歉,请他们放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