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种种选择,不都也是那种可以追求个人生命快乐幸福、创造能力和价值感的生活吗?可惜亦池没有兴趣。我问她的兴趣在哪里?亦池说:“我也不知道嘛。或者以后,将来,我在我的专业领域,我也会成名成家的。”我问:“你将来的专业领域大概是什么?”亦池还是一脸无辜地:“现在我怎么知道?我还小,还没有找到感觉,你等着吧。”我再一次追问:“你喜欢什么嘛?”亦池还是如三岁时候一样的回答:“喜欢玩。”
我是哭笑不得了。一直都有亲朋好友看我这样带孩子,替我着急,也批评我,说是“总是听小孩子的怎么行?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为了她将来好,强迫一下怎么不可以?太迁就孩子了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但是我就是不能够不听孩子的。我就是不愿意强令孩子。不愿意看她露出弱小动物的眼神。再说天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强求不来的,我只好罢了。
我们居住在城郊,我带亦池躬耕自种,吃自家种的蔬菜,与蔷薇、月季、金银花等一些花花草草打交道。第一个春天,这些知情知意的花草就盛开了。亦池喜欢得紧,拿它们当作摄影与绘画的模特。我看我的孩子头戴遮阳帽,在画架面前,一画就是几个小时,如痴如醉,艺术的光芒照亮了她粉嫩的脸庞。我的女孩儿是如此鲜艳明媚,与我家院子里所有花草一样,自顾自盛开,是自然的艳丽又是俗世的糊涂。我这孩子啊!最后她把画笔一搁,说:“妈妈,我还是想念书。妈妈,我想读世界上最好的中学和大学——最好的之一吧。我还想有许多许多我喜欢的同学。”
我还有什么办法呢?我还怎么可以拒绝孩子出国念书的要求呢?我只能鼓励她了,我说:“好吧,世界上的好东西就是属于全人类的,你自己去争取吧。”
在我同意和支持亦池以后,亦池欢喜雀跃,她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求学了!
一番奔波以后这才发现,留学中介公司普遍可怕,大都也是唯利是图的。家长进得门来,没有什么话可说:他们会告诉你他们这里的学校资源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首先必须交纳2.5万块钱,签订合同,然后你才有权利获得详细资料。熟人介绍的公司比较正规,会介绍更多的情况,却同样,一旦涉及到具体事宜,就需要事先签订合同;当然价格可以优惠,人家会客气地说“既然是池老师的孩子,那么就2万算了。”
折腾几个月,最后是在一位良师益友的指导下,我直接去了英国大使馆教育处。亦池在外校学的是英式英语,她最想去的就是英国。通过咨询和考察,发现我们的确被社会上的中介搞昏头了。我这才了解到:英国顶尖大学以及一批重点大学录取本科生,必须通过英国的A——level课程的考试。外国学生还必须通过英语语言的雅思考试。这个A——level课程的学习与考试,就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与高考,并且统一地由全国高考委员会阅卷打分。这个委员会的教授们是公开身份的,其资历、阅历、判卷能力以及公信力,接受全社会以及法律的监督,具有非常的权威性。在英国,有不少类似职业学校的学院,外国学生只要读了预科,就可以进去念书学习专业知识。但是要正经参加高考,必须学习和通过A——level课程的考试。
换一句话说,如果我的孩子要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要在将来能够选择顶尖的十余所大学,就必须首先学习A——level并且获得高分通过,而不是去读这个预科学校,那个语言学校,那个职业学院,一定是要正儿八经地去读高中。
在趟了几次浑水之后,我终于把事情闹明白了。我从英国大使馆教育处带回了厚厚的一本学校名册。这是英国政府官方发布的学校名录,介绍了上千所中学,当然是英语版的,我看不懂。我把它交给了亦池,连同我了解到的所有情况,我都如实地告诉了孩子。然后,我们母女坐下来,进行了一番可行性设想和探讨,明确了一个方式。这就是:撇开所有留学中介,由亦池自己,直接考察适合她自己的英国中学,并且直接投考。
我知道,我们这是自己给自己设立(24)了一个相当高的门槛,这是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亲戚朋友的小孩子,多半都是经由留学中介出去的。而亦池,必须自己报名并且参加录取考试。录取了就上学,没有录取,就呆在外校读高中。我也戏说:“不呆外校就去剧组上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