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时代(3)

2025-10-10 评论

  2008年七月到九月,我的写作休息了两个月。一个人喜欢干什么就会上瘾,每天不写点什么,我实在难受。这时,一个戏剧性的事情出现了,因为陈永正先生突然宣布离开微软,很多IT行业的朋友劝我写一部他们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决定玩一把票。于是化名"京城洛神",在网上开贴写了职场小说《浮沉》。
  我并不认为《浮沉》会引人注目,把它放在网上,也是为了便于熟人的阅读与回贴。但是,《浮沉》很快在网上流传开来,并在2008年五月出版,成为了2008年的年度畅销书。
  《浮沉》第一部完成之后,我又面临着选择,是马上续写这个未完的故事,还是修改《琉璃时代(3)》。从市场的角度说,我应该写《浮沉(2)》,但是从创作的角度说,我选择了《琉璃时代(3)》。因为我相信,历史是今天的一面镜子,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着东西方文化激烈的碰撞、传统与现代复杂的交溶(融),它的大时代中的家国命运,给了当时的人们极大的考验。而我所说的民国,理解的民国,都充满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与不放弃的人生理想。《琉璃时代(3)》无论是对民国商业的探讨,还是对爱情婚姻的理解,相信都能给读者更多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更多的不一样的民国。
  从2008年的秋天,到2009年的春节,我改完了《琉璃时代(3)》的第四稿。唯有这一稿,是在前稿的基础上修改的。正月十五的那天晚上,我改完了最后一个字。整整一个春节,我全身心地沉浸在《琉璃时代(3)》的民国里,没有与家人团聚,没有欣赏街道与烟花,但是,我的心中充满了颜色与情感。在此,我要向曾经帮助过《琉璃时代(3)》的人们说一声谢谢。你们有的萍水相逢,却为我这个陌生人的一点小愿望,帮助我收集资料;有的君子之交,虽不知《琉璃时代(3)》何日写完,何时出版,却愿意在四年中,慢慢地为它画出插图;有的仅仅因为听说我要写一部民国小说,就愿意把父辈们的故事与我分享……我想告诉你们,是你们的言语与行动,支持着我把这个小说写下去,并且能够完成。
  谢谢你们,也谢谢读者愿意分享这些文字。更感谢作家出版社对我这样一位青年作者的大力支持。还有一点要向大家说明,之所以称为"琉璃"时代,是因为琉璃既是中国自古有之的,同时它的制作非常困难,不容易成型,而成型后又容易破碎,成品的颜色又十分迷离灿烂。这种带有坚持与理想主义的制作,与成型后的易碎,还有丰富而交织的色彩,与民国也有某种相似之处吧。
  是以为记。
  崔曼莉

  用灵性和历史感书写美丽的"琉璃世界"徐亭
文坛有种现象,不少小说家在书写完他面对的时代现实之后,往往把笔一转,去书写历史了。鲁迅有《故事新编》,刘震云有《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莫言有《檀香刑》,王安忆有《长恨歌》,王跃文有《龙票》等等。这些作家都是在写现实题材方面有心得后转向历史的。这种现象是不是意味着些啥,当现实被作家洞察后,洞察的眼睛就转向历史,希望在历史中找到未知的新答案,又或者是借助历史来设计新的理想化的生活情景。这种作家是有历史感的,有历史感的作家往往让人感受到他的博大和功力,因为历史已经不再,只能靠作者的精神灵魂在虚无中与之对接,碰撞。任由想象在时空中翻腾,唯一不变和能抓住的就是作家的一颗实实在在处于当下的心。评论家摩罗看了刘震云的书写历史的作品之后,说刘已经有了大作家的水准,因为他把鲁迅式的思考推到了历史的深处,从而跃升到了新的艺术高度。从王安忆《长恨歌》中,则好像让人感受到王与张爱玲较劲的影子。总之,无论如何,与历史对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青年作家崔曼莉新近由作家社推出的长篇力作《琉璃世界》正是这样一部走进历史,与历史对谈的小说。从崔曼莉的照片看,温婉秀丽,很有江南女子的灵秀之气,既朴实大气,又不乏时尚。搜她的视频看,竟然也有一段关于她对泰州看法的记者采访,说话轻声细语,但语调坚定,分明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再观其博客,美文络绎不绝,典型的女性文章,心细如发,优雅从容,而又有文化的内涵在里面,不只是徒有华丽的辞藻,给人一种很舒适的阅读感觉。总之,这个女子是有灵性的人,对生活有自己独到的领悟力。畅销一时的外企职场小说《浮沉》就出自她的笔下,将充满时代感的复杂职场生活化为笔下烟云,显示出深厚的笔力。这种笔力如果放到历史的书写上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风貌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崔曼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