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新照例每天到公司办事。他有暇常常到亲戚处走走。他在家里,要是牌桌上缺人,他就被拉去充数。他几次声明戒赌,然而他的婶娘差人来请他时,他又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晚上除了打牌外他们还有一种娱乐,便是听瞎子唱书。这也是由王氏、沈氏们发起的。但是觉新对这个却也很感兴趣。晚上或者有月亮或者星光满天,堂屋两边的阶上和天井里聚满了人,大半个公馆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来欣赏这民间的音乐。只有在这种时候公馆里才显得十分热闹。连白天里总看不见的陈姨太也露脸了。她自然没有忘记把脸擦得白白的,身上擦得香喷喷的。近几个月来她每天都到她的母亲那里去,晚上便回来参加这种普遍的娱乐。
觉民讨厌这两种娱乐,但是他也知道它们维系着这个家庭的和平,而且它们给淑英带来一些清闲的日子。他也能够利用这样的机会在外面做一些事情。他计算着日子,他考虑着将来。淑英为祖父戴一年的孝,过了九个月,就已经算满了孝。陈家很有理由来催早日下定,而且说不定明年年初就会来接人。淑英的定命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地逼近了。他常常为这个担心。他看见淑英每天愉快地学习各种功课,似乎忘记了这件事情,也不忍心向她提起它,使她白白地忧虑。因此他只是暗暗地同琴、或者同别的朋友商量一些应有的准备和进行的步骤。
琴依旧常常到高家来。她来得更勤了,差不多隔一天来一次。不过通常总是天一黑她便回家;倘使张太太也来高家打牌,她就可以等到二更时分同她的母亲一起回去。琴和淑英在一处的时候较多。但是她们也有时间同淑华、淑贞们一块儿玩。有时这几姊妹还商量好把芸接了来在花园里划船、聚餐。芸一来,便在这群少女中间添了更多的欢笑。芸跟着淑华学习划船,又向淑英借阅翻译小说。她常常天真地笑着,她的笑容甚至引起了淑贞嘴边的微笑。琴像一位长姐那样暗暗地指导她们,爱护她们。琴极力维持着她们中间的和平、欢乐的空气。但是她们谈起蕙的事情时,连琴也会郁闷地沉吟起来。在这种时候芸便收藏了笑涡,紧紧皱起眉头,生气地噘着嘴。在这种时候淑英的清澄的眼睛又会为阴云所掩蔽。她们对于蕙的命运只能表示一点同情和悲愤,却不能将蕙的痛苦减轻丝毫。一谈起蕙,琴和淑英姊妹便渴望着看见她,尤其是在知道她近来新病初愈的时候,她们盼望她能够像从前那样地同她们在一起谈笑游玩。她们要把蕙请到高家来,这并不是容易的事。蕙亲自对觉新说过她自己是不能作主的。然而年轻人的心常常不害怕困难。她们想尽方法,又请周氏同觉新帮忙,终于把蕙请到了。前一天觉新把这个好消息向她们预先报告的时候,这几个少女是多么兴奋,多么欢喜。
淑英那天很早起床。她在后房里梳洗完毕,走回前房,翠环已经用窗棍子把镂花格子窗撑起了。房里很亮。前一夜落了小雨,早晨的空气特别清爽。一股甜香扑到她的鼻端,慢慢地沁入她的内部。
“二小姐,你闻,桂花香。一晚上工夫就开得这样好。真是在欢迎蕙小姐了,”翠环高兴地说。
“今天我们就在花园里头赏桂花,蕙表姐一定喜欢的。翠环,你记住,回头折几枝桂花给蕙小姐带回去,”淑英带着喜色地吩咐道。但是过后她又担心起来,她的喜色褪去了,她自语似地说:“他们说蕙表姐瘦了,我好久没有看见她,她又生过一回玻不晓得她的身体究竟怎样?”一只喜鹊在屋檐上得意地叫着。翠环凑趣地说:“二小姐,你听,喜鹊也在叫,今天一定有喜事。你还担心做什么?”淑英忍不住噗嗤一笑,说道:“翠环,你今天怎么专说这种话?难道发疯了?”“今天桂花开,蕙小姐又来,又是三小姐过生,难道二小姐还不准我说几句高兴话?”翠环带笑地分辩道。接着她又问:“二小姐,你今天还用功吗?”淑英摇摇头笑答道:“我今天不看书了。三小姐过生一定起得很早,等我给老爷太太请过安就出去看她。”淑英去见父母问早安。张氏在房里梳头。克明在书房里跟觉新谈话。她向克明请了安,温和地说一句“爹起来了”,便站在旁边。克明向她点点头,也不问什么,仍旧对觉新讲话。她听见克明说:“刘升这回下乡去催佃客结账,不晓得结果怎样?刘升接了妇人,胆子小得多了。前回喊他下乡去看看田地,他连田也没有看就跑了回来。真有点荒唐。”“听说乡下还是不清静。有军队去的地方更糟,佃客都躲起来了,所以找不到人,”觉新解释地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