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现世安稳(27)

2025-10-10 评论

    是香火的熏染,让瓦当凝重如黛;是梵音的低唱,让楼阁清淡如洗。一道重门,几扇木窗,掩映的是古人背影,呈现的是今人叹息。仿佛来来往往人的总是喜欢探询自己的所得所失,其实得与失、来与去之间,有太多无法诠释的纠缠。穿行在槛内,纠缠也归结成一种了悟的禅意,踏出槛外,纠缠已是一种无味的追寻。
    第三景清音阁
    如果说青山是披在峨眉身上的绿衣,那么碧水就是挂在峨眉胸前的翠玉。走进清音阁,那山径的微风,溪涧的流水,当你还不曾放下旅程的疲惫,就已悄然潜入你的心里,此刻的时光,连风尘都是清澈的。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清音阁就是慕着这句诗而得名的,山水的天然之音,胜过丝竹婉转的韵律。这儿的风景,有着被山风澄洗过的明朗,有着被溪水浸润过的纯净。它不会因为你莫名地闯入,而滋生怅然的尘埃,它可以装点无数过客禅意的梦境,而来往的路人却收藏不住它流逝的瞬间。
    清音阁也称卧云寺,系唐僖宗乾符四年慧通禅师所创建。阁下有双飞桥,两桥之间耸立着双飞亭,清澈晶莹的黑白二水从桥下奔流而过,滔滔白浪,冲洗着碧潭中一块状如牛心的巨石。牛心石被流水打磨得光滑如镜,仿佛照得见几亿年前的光阴,它伫立于此,经历了浮萍的聚散,看惯了流淌的风景,心境依旧如泉水般从容淡定。
    惊涛拍石,激起碎玉飞花,泠泠之音,似古琴弹奏,时而清朗,时而深沉,时而悠扬,时而激越。月朗风清之夜,万籁寂静之时,这清泠的水声回荡在幽林山谷,整个清音阁沉浸在无尘之境。历代高僧与无数旅人坐在水潭前的洗心台上,静听涧水清音,心如莲花,坚守着这份纯净的美丽。
    佛祖是智性的,当你想要彻底走进,他会将你淡淡疏离。当你试图走开,他又会将你轻轻留住。清音阁是收藏灵魂的地方,每一个来过的人,都愿意将年华寄存在这禅意的时光里,纵算要留下一半的青春作注,也不改初衷。
    当追寻的脚步站在了新的起点,忘不掉的依然是过往的情结。回望清音阁,想着行将消逝的风景,注定老去的年华,谁又还会后悔,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被菩提净洗过的人生?
    第四景一线天
    走过水复山重的风景,有一段烟尘之路,是通向白云峡的。峡外是视野开阔的明朗,峡内是曲径幽深的清凉。步入峡谷,仰望峰岭瘦削的一线天,此般景致,仿佛是一座巍峨峻峭的大山,被如刀的岁月劈开,透过断垣残壁,斜枝疏叶,方呈露这一线蓝天。这清瘦天然的别境,给历险的行途,带来了丰盈壮阔的思想。
    是跳跃的时光,打开了山峦封存的底蕴,释放出万古风华。让闯入的行者在狭窄的空间里感受谷中世界的奇妙,纵然这是一段充满四面楚歌的险程,可依然有许多人甘愿从浩瀚天地走进这通幽曲径,是为了给人生旅途留下更加壮美的想象。
    穿行在迂回的山径,灵逸的清风恍如从远古飘来,悄悄拉开你的行囊,拂动你的衣衫。滔滔不止的溪流,沿着弯曲的山道,盘旋回转,一带细水两岸山崖,曲线玲珑,意境清幽。如珠似玉的碎石沉静在幽潭,青红黑白,是破碎的光阴里隐藏的美丽。
    在这里,阳光是薄浅的,它试图穿透一线天井,用光芒照射那些潮湿青涩的角落,却不知这样多情的举动,让山谷独有的清幽和凉意悄然蒸发。遇逆境方显英雄本色,处峡谷才知乾坤博大,世间名利的争夺仿佛只是变幻风云里的一段插曲。
    希望是在毁、]灭之后重生的,当你超越狭]隘的境遇,让思想冲破命]运囚禁的锁链,梦中的奇迹又是]否还会遥远?在这个需要天空的山谷,在这个寓藏风云的幽境,沉寂之后的探索者会借着精神的翅膀,冲破云霄,重新去赏阅世间的万千气象,河山风流。
    任你如何地想要收藏峨眉每一片生动的剪影,可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风景无法看尽。清醒的现实会将你从恍惚的梦境里追赶,心中的莲绽放了最后的一瓣花朵,思想的裂缝也会随之吞噬那缕淡淡的遗香。背上沉重的行囊,看着你从佛国的圣境里消瘦地离开。
    许多时候,当你以为离佛很近,其实只是槛外的红尘过客,在擦肩时做着失落地回眸。当你真正了悟禅的性灵,生命也就澄澈,哪怕只是佛前的一朵青莲,亦有其含蓄的风韵,因为它汲取了佛界浩瀚的慈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