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灯还没运来,他已随团踏上北上之路,一路与同一个市的那些先进农村干部说笑交流,倒也热闹,可是想到韦春红的事,他就心里烦躁。他还想着,这种女人想她干吗,可是,很无奈的,安静下来的时候就会想到韦春红的体贴。雷东宝觉得想韦春红就是对宋运萍的变心,就克制着自己,硬生生地不去想。只是,他管不了自己做梦。
但进入大丘庄,看到一样的农村,不一样的发展,听了大丘庄书记禹作敏简短而豪迈的讲话,又听了他们做的财政收入、宏图展望等报告,雷东宝很快把韦春红抛到脑后。一样是农村,一样一穷二白地起家,而且看上去禹作敏也是一样的没文化,为什么人家从更贫瘠的盐碱地上发展出比天地丰美的小雷家更壮大的集体经济?看了小雷家之后,雷东宝才知自己以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原来他跟人家大丘庄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市里组织的学习只有一天,一天后就转战到其他先进农村,从天津,一直到胶东半岛的营口,雷东宝边看边想,等学习结束,他让正明和忠富先回去一步,他自个儿赶去大丘庄深入观察学习。
市里带队的领导笑说,要小雷家学学人家大丘庄的气派,也去弄个车队,反正小雷家的村路那么宽阔。雷东宝没搭理,什么鸟人,人家做事的本事没看到,怎么净看到人家的享受。
再去大丘庄,与前一次没头没脑地来有所不同,这回雷东宝有了思考,有了比较,他这回是带着问题来。他有很多问题,比如大丘庄如何解决城市来的技术人员不愿落户的问题,如何全面提高村里农民技术水平的问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问题,,还有发展该如何侧重的问题,等等好多。
但是,大丘庄是出了名的先进,他一个小雷家每天都有参观的人来,何况是大丘庄。没有跟团,他根本就找不到门缝儿打听。他拿出当年供销系统断他水泥钢材供应时候,他带着四宝挨家挨户摸上门去陪笑脸说好话的劲头,不耻下问,细心观察,递烟请喝酒地,虽然没再看到禹作敏,可颇接触了一个高层。人家本来忙得没好脸给他,可后来见他问的问题有门,不像有些参观团走马观花,只围着奔驰轿车发痴,人家就坐下来接待了雷东宝。几顿饭吃下来,雷东宝既问清了大丘庄的大致思路,又就自己小雷家的发展咨询了人家先走一步人的意见。
到了天津火车站,雷东宝忽然想起应该把他的学习心得跟老徐讨论一番,听取老徐的意见。就提脚上了北京。没想到老徐出国考察,他只能灰溜溜回去小雷家。一路之上,他满心都是计划,兴奋得白天睡不着觉,瞪着张飞一般的环眼躺硬卧上海阔天空地想,越想,越更是兴奋,简直恨不得身上插两条翅膀,直接飞回家去实施。这时候,什么韦春红,想都想不起来了。回到小雷家,有人跟他说吊灯已经送去韦春红的饭店,他也只是“嗯”一声作罢。
回到小雷家,雷东宝办的第一件事,是把关系从县里找到市里,从县教育局攀到市教育局,花十万块钱,把今年去年两年没考上大学的十二个高中生都送进市高专分专业跟班读书。男的读机电,女的读财会。硬是马不停蹄地在高专开学前一天,把主要手续办完,第二天一辆卡车,把十二个男女送进高专做大学生。
雷东宝往天津跑,天津回来又每天往市里跑的时候,雷母也天天坐上村口公交车往市里跑。有风声传下来说国家不管物价了,以后商店爱涨价就涨价,雷母急了,这还了得,那以后不是随便商店打劫了吗。她立刻与老姐妹们凑一起,拿钱洗劫村里的商店,乡里的商店,县里的商店,然后直接乘车洗劫市里的商店。商店里都是人山人海,排队跟打仗一样,小雷家这帮富起来的老头老太们个个使出浑身解数,配合作战,你支援我,我支援你,看到什么买什么,钱似乎不是问题,只要有东西。等雷东宝忙碌稍告一个段落,一看家里,桌上的热水瓶多得可以排队,床上堆着羊毛毯、晴纶毯、棉花胎、被面子、各色衣料、各色毛线、各色棉毛衫裤。地下则是脸盆、水桶、铝盒、搪瓷碗、筷子、铲子、铁锅等用品,灶间则是大袋的米面,啤酒白酒,还有三箱方便面。琳琅满目,几乎可以开个小杂货店。
可老太太显然还是觉得买得不够,眼看着物价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她急,恨不得把一辈子要用要吃的东西都买来。手里的钱花完了,她问雷东宝要存单。雷东宝看着一屋子的货色,终于决定不给。难道还这能把一辈子的东西全买了不成?以后的东西,以后挣钱了买,他充分相信,别人卖得起,他只有更买得起,他有那精力,还不如拼命挣钱去。比如这几天手下几家厂的货物,价格也是日涨夜涨,可还是有人把库存买得一根毛都不剩,有人还恨不得花高价把猪娘也买去杀了,市面上日日涨价,小雷家也日日挣大钱。但把个雷母失望的,可她不敢拿儿子怎么样,只好偃旗息鼓停止疯狂采购。只是看着老同伴们继续跑市里商店排队,她心痒脚痒。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