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不相识(150)

2025-10-10 评论

目前已无公文可看,包广宁披阅完来往的信件,只有看书。手头是一本翻过多遍的《资治通鉴》。

晚饭过后,天早墨黑,包广宁闻着花香看书,只觉得人生如此,倒也不错。一会儿有家人敲门三下进来,这事包家的规矩。包广宁放下书,看着那家人。那家人知机,便到:“郭太医在外面求见。奴才们看他不是常来的,所以没敢放他进来。”

包广宁心里已愣,他来做什么?郭太医是崇高的常用太医,他来,除了可能崇高病得不轻,还能有什么?包广宁想了好久,这才对家人道:“你跟他说,说我已经睡下了,有事明天再来。”

家人得令,急急退下。才到门口,包广宁又追上一句:“你和他去说的时候不得近他三尺之内,远远地说,叫人听见也没什么。”家人虽然莫名其妙,但是一点不敢像粥粥一样问为什么,应声“是”,才退下。

包广宁看着这个家人走出,眼睛却一直没从门口调开过,两眼直愣愣地盯着外面的黑暗。郭太医一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来……他来……。不知道这是针对他包广宁的阴谋还是崇高耐不住圈禁的日子,希望这个做舅舅的帮他使把力逃出圈禁。可是自己现在都是处于敏感期,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怕行差踏错,怎么可能帮到他,搞不好还两败俱伤。

过了一会儿又有家人过来,敲了三下门,这才进来道:“启禀老夜,殿试结果下来了。”

包广宁正想着心事,没防着有人进来,全身一跳,手中的杯子都掉落地上,一时火起,喝道:“懂不懂规矩?进来敲门都不知道了吗?”

那家人非常委屈,想自己明明是瞧了的,但是哪敢说,只是一连“是是是”。包广宁看了他手中的条子一眼,道:“放书桌上,下去。”家人如释重负地退下。

包广宁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因为心里忐忑,才会这么一惊摔了杯子,他心里很是担心,不知道郭太医离开后会出什么事情,但是包广宁总觉得一定不会是好事,估计崇高可能出事。但是就是估计准了又能如何,包广宁现在只有自保的能力。

拿起桌上的条子,上面写着殿试一甲三名,二甲一名,三甲一名的名单,那个粥粥的小朋友钱修齐赫然居于一甲第三名。看来叫他穿什么衣服怎么说话还是教到点子上了,包广宁不得不佩服自己对皇上的了解,正如粥粥说的,皇后都未必有他那么了解皇上。但是包广宁随即也是心寒,照他以往对皇上的了解,这个郭太医替崇高闯的祸可就大了。

他想了又想,心里阵阵发寒,晚上哪里还睡得着觉,这一折腾,上年纪的人怎么挺得住,第二天便额头滚烫,着了风寒。包广宁虽然偷偷眼热,但是心里还是明镜似的,推测着万一有人诬告的话,皇上就会找上他,不知道是直接捧着圣旨来的夺命使臣,还是只是叫去问话,如果是后者,那还有救。是以他一直一叠声的吩咐夫人,说皇上派人来的话一定要叫醒他。包夫人不知端的,还以为老爷子赋闲后一直没说什么,原来心里一直没死心,心心念念地想着官复原职,要到今日发烧说胡话才把心底的话说出来,想着心里难过,坐在旁边不由垂下泪来。

而皇上一天殿试下来,也是很累,早早就寝。早上起来一进上书房,便见案头一本加急奏折,拿来一看,里面夹着一张纸条,皇上一看就认出这是崇高的,里面写着:“舅舅,设法救我,可与我过往门客联手,俱死士也。”皇上喃喃自语,“过往门客?死士?难道又是个什么林先生这样的人?这回他要杀谁?难道是囚禁他的朕?”

想到这儿,皇上立刻叫过递上这个奏折的侍卫大臣,问清楚郭太医被跟踪着先去的包广宁府,但是包府拒而不纳,随即出来回家被抓,从发髻中搜出这张纸条。侍卫大臣本有连锅端了包广宁的意思,是以郭太医出来时候他并不动手,只是叫人后面跟着,但是在皇上面前却还是不敢说谎,他清楚皇上与包广宁以前的关系,万一一问不对,遭罪的反而是自己。皇上听后问:“你知道这些门客是谁?”

该大臣忙道:“这恐怕要问过包广宁才可以知道。”

皇上点头,吩咐他找包广宁问话。可是侍卫大臣转一圈回来,报告的消息却是包广宁一夜没好睡,如今昏迷不醒,问不出话来。皇上闻言只是点头,联想起前段时间传闻他天天贪着美味在孙家客栈留恋的事,心想他倒还是个懂事的,知道这个时候郭太医上门没啥好事而拒见。只是可惜懂事得晚了一点。

皇上一杯一杯地喝着水,什么话都不说,足足呆坐了近半个时辰,才对侍卫大臣道:“带崇高过来,朕要会会他。”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