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魂引(37)

2025-10-06 评论


“我遇到的头一个生人并不属于这世间,同你一样,我瞧不出那人真身来历,只知他被人追捕受了重伤,逃入我所在的山林,这才不支倒在道旁。我救醒他后,他仍是草木皆兵,说话颠三倒四,对自身来历绝口不担,随身带的一个箱子却看得紧。过些日子,那人对我防心消了些,这才渐渐同我说些山外人世间的事情,偶尔也会指点修行之法。

“只是那人脾性阴鸷,疑心又重,加之伤势迟迟不好,便常发些无名火,过后又生悔意,待我加倍的好,只说他一生作恶无数,竟在落难之时遇上个真心待他且别无所求的同类,便有意将他舍命得来的好东西与我分享。是什么东西他又不说,只道等他伤势好后两人一同潜心修道,假以时日这世间便再无可惧之物,万般富贵也只等我们掬手去取。”缙王妃说到此处,面上露出又笑又叹的神情,“我那时所知的一切俱是得自他处,他话里意思我似懂非懂,只觉这人新鲜得很,却不知像他那样的人能说出这一番话来,已是不易。

“只是他终究逃不出命数,某日出了藏身之处便再也没有回来。我想他是死了,抑或被抓了,因为他的箱子仍留在原处,若非身不由己,他绝不会弃那箱子不顾。又过了许久,久到我肯定他不会再回来了,便打开箱子。里头几件不明用处的物事于我却无用,就连唯一一本潦草抄就的书册也因我不识字,没法知晓里头写的是什么。我仍旧将它们留在箱里,只管照那人指点的修行之法作息吐纳,时日一久也略有小成。只是曾有人陪伴过,日子过起来滋味便不同,我其时才晓得什么叫寂寥,偶尔也会想若那人能再回来陪我说说话儿,聊聊山外的趣事,便就忍一下他的躁脾气也是好的。想归想,他依旧没有再出现过。如此不知过了多久,我又遇上另一人。”

缙王妃将脸微偏,自嘲一笑,“你若是一向独自生活,自不会懂孤寂滋味,若不晓得什么是寂寞,也不会明了有人相伴左右的好处。可想当我再次看到倒卧山道旁的迷途人时,我只望这人能同先前那人一样,是个众背叛亲离无牵无挂的罪人,也好留在这山中陪我度一些时日。那人却是个普通人类,见了我只又惧又疑,口口声声称他并非有意闯入大仙宝地,又说什么家中上有老母下有妻儿,求我莫伤他性命……我听了不免失望,心想他家里有那么多人,自然不会留下陪我了。不过仍是抱了丝希望问他愿不愿意留下随我修行,那人果然面有难色,说什么时候承蒙大仙青眼相加,只是如此这般……他说得太多,我听得头晕,便寻了个借口走开。直至那时我才知世间凡人这般啰嗦,不过也有些意思。这么一想,便觉不能留下这人倒也可惜。因他是在山路上跌伤了骨头,我便顺道采几味寻常草药,有意耽搁些时间才走回山洞。

“却在洞口撞见那人在翻看箱子里的东西……便是之前那人留下的箱子。我心里有些不欢喜,寻思山外的人都是这样擅自取看别人的东西吗?他见了我却不惊慌,只面色古怪不知想些什么,半晌突又来拜,说他有眼不识泰山,险些便错过了大好机缘。既知我有如此道行在身,他自然愿意侍奉左右,随我修行。我不知他为何突然改了主意,那什么家中老母又待如何,不过有人答应陪我,我自然是欢喜的。”

“日后他才说起自身情形,又不提什么妻儿,只道自幼家中贫寒,早早便离家做了道士,后又因道观香火惨淡,于是脱了师门当个云游道人。虽然学了些道法,仍是饥一顿饱一顿,这遭入山中迷途只道要命丧于此,哪想是要侍奉大仙来着……唉,世间人说话总那般浮夸,偏又花言巧语好听得很,想来他初时仍未存有欺骗之心,若真有心骗我不知又会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了。”

缙王妃叹一声,似是倦极,“起初他确是把我当神仙似的人物对待,事无大小皆照理得服服帖帖,我何曾受人这般殷勤对待,对他越发欢喜,多年来悟得的修行之法只不遗余力地教授于他。他本也捺着性子循序渐进地随我修道,终因进展缓慢,便大着胆子提及那箱里的东西。照他说来箱里都是可增进修行的法宝,那小册子上也记了一些奇门异术,我俩为何不用?我自然不愿说我不识得人间文字,加之那些东西来历不明,箱子的主人又是那样的乖僻脾气,他会舍命夺得的东西多半邪门,用之有害无益。

“我把这意思同他说了,因察觉到他始终对那宝箱念念不忘,便将它收了,再不像先前那样随意放置。如此不知又过多少年,我山间清幽的日子已过惯,加之身边有人侍奉,越发心静如水,眼看修为便要更上一层。那人却是另一番情形,他虽然有些天资,毕竟根基薄浅,心气又浮,于修道正途上始终难有突破,日子一久便生了思乡之心。他要走我自然不能强留,可心里总是难舍,好在他只是偶尔提及,还没有当真要走的意思。提的次数多了,我才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原来他终究嫌山间寂寞,修道清苦,心思复向回人间繁华热闹,可又不舍得成仙长命的好处,竟望我将那箱中的物事赐他一两件,当作多年半徒半仆的劳苦答念。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霜降 官紫竹 昭儿(六六) 灵异神怪 日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