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恋(106)

2025-10-06 评论

虽然当时已近冬季,湖里的荷花、莲蓬,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些发黑的、枯萎的残枝败叶,她还是感到无比的亲切。

这就是割不断的乡心乡情吗?这就是使一个游子梦魂牵萦、永难割舍的乡土之情和他心中的根吗?

故乡毕竟是故乡!在严家塘竟还有不少人记得当年的那个小绣莲。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大家叫她小牛娘的,一把拉住风荷的手,哭了起来:

“绣莲,我的小绣莲,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寄姆妈呀!”

寄姆妈?怎么会在这儿?寄姆妈应该是在上海,在夏家的老宅呀!

风荷一时被弄糊涂了,经小牛娘一说,她才明白,这是她第一个寄姆妈,是她在这儿生活时的寄姆妈,而不是上海的那一个。

怪不得我会对“寄姆妈”这个称呼印象那么深,虽然人的形象是那么模糊,捉摸不定。

小牛娘一把夺过她那小小的皮箱,一定要她住到自己家中。

当晚,小牛娘几乎与风荷谈了一夜,又是抹眼泪,又是叹气,又是拉着风荷的手哈哈笑。真不知她哪里来的那么多陈年旧话,仿佛风荷的来临打开了她久已封存的许多记忆。如今这些往事一件件都活起来,都争先恐后地要跑出来了。

风荷最关心的是她的爸爸和妈妈。

“你爸爸是个老实人,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一天到晚,只晓得拚死拚活做。可惜呀,可惜他没能看到你落地,就两腿一伸先走了。”

风荷的眼睛里充盈着泪水,默默低下了头。

小牛娘看得心疼,赶紧换个语调,谈起了她的母亲:

“你妈妈是方圆百里出名的心灵手巧的漂亮媳妇,又绣得一手好针线。那时说起严家塘的绣娘春芹,附近没人不知道的。

“可她的命也真苦,年轻轻的守了寡,拖带一个奶娃娃,族里边不但不肯帮忙,还老打她的主意,要她那几亩薄田,那几间草房。那个族长最不是东西,三天两头派人来逼债。她的日子过得可艰难啦!”说到后来,小牛娘的语调又低沉下来了,低沉里还含着些激愤。

当谈到绣莲的出生时,小牛娘的回忆就更加滔滔汩汩不可收拾了……

当时,小牛娘还被人叫做阿发嫂,阿发还在世!她与春芹是村里最要好的姐妹,春芹怀孕以后直到生育,得到她不少照顾。女儿一出生,春芹就让女儿认她做了寄姆妈。

那正是湖塘里莲花盛开的季节,春芹给女儿系上绣着大莲花的肚兜。看着女儿胸口那颗花形的红痣,与阿发嫂一商量,决定给女儿取名叫绣莲。

绣莲这个遗腹女,是靠着母亲绣花做针线挣来的一点儿钱和寄姆妈经常不断地接济,才活下来的。

那时候,绣莲躺在摇篮里,妈妈一边绣花,一边用脚踏着摇篮,哄她睡觉。

另一头的一张草席上,爬着阿发嫂两岁的儿子小牛。阿发嫂跟男人下地去了,春芹帮她看着孩子。阿发嫂也真心喜欢绣莲,每次从地里回来,她总是先抱起绣莲亲亲,并马上解开衣襟喂她吃奶,倒把小牛放在了后边。春芹体弱多病,几乎没什么奶汁,绣莲那时候真没少吃了寄姆妈的奶。

春芹在月子里就熬夜做针线,她身体弄垮了。绣莲出生后的那年冬天,她得了咳嗽病,越咳越厉害,到来年春夏都断不了根。终于有一天,她看到自己的痰中带着血丝,知道自己活着的时间不会长久了。

从此,除了帮人做活外,她几乎每晚连眼都不闭,赶着给女儿做衣服。一年的时间,她给女儿做好了从二、三岁穿到十岁的衣服鞋帽。

她做一阵咳一阵,咳停了再做一阵,她是用自己的命在做这些衣裳啊!

春芹还在每件衣物上,都绣上了她专门为女儿设计的花样:荷叶、荷花和莲蓬、嫩藕。

这花样可有讲究了。春芹亲口告诉阿发嫂说,她绣这个花样,是要她的女儿像荷花那么美丽,将来能有个好丈夫,终生像荷叶那样托护着她。祝愿他们多子多福像莲蓬,祝愿他们壮壮实实、恩恩爱爱像那一对嫩藕。

哦,亲爱的、苦命的妈妈,你的祝愿本来是可以成为现实的,可谁知……你的一番苦心白费了!

风荷珠泪涟涟,她忘情地啜泣着。

小牛娘用自己那粗糙、厚实的手掌抹去风荷的眼泪:

“你妈妈到死也不闭眼,她不放心你啊。我向她发誓,我会把你好好带大,就像我亲生女儿一样,将来帮你找个好人家。她这才轻叹一声,合上了双眼……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晨蔷 夏亦寒 叶风荷 豪门世家 家族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