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逸很想撕掉他谄媚的嘴脸,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冲动,转头问兰夕生:“这事沁儿知道吗?”
“我想,她是不会说什么的。”
不再言语,风清逸情绪有些低沉。
闷闷不乐地回“弄玉阁”,见兰沁正在做画,风清逸便在一旁坐下,察觉到他心事重重,兰沁搁下画笔,爬到他身边坐着,问道:“哥哥,怎么了?刚刚不是还好好的吗?”
“没什么,沁儿,你画的是什么?”
“你看,我画的是白天游湖的画。”兰沁羞涩地道,“可是你的样子老画不好,只画了个背影。”
风清逸这才往桌上的画看去,果见一个白衣少年负手远眺的背影,寥寥几笔,略有些神韵。
“为什么?”他皱眉。
“我老是捉摸不到哥哥的神情,总是感觉很飘忽、变幻莫测的。”兰沁诉说着自己的困惑。
“沁儿觉得我是这样的吗?”他有些气闷。
点点头,兰沁脸上有一抹早熟的轻愁,“有时我老在想,哪一个才是我的哥哥呢?”
“看着我。”风清逸命令她道,眼底有不容置喙的真情,“这就是我,记清楚了吗?”
“呵呵,记清楚了。”回应他的是毫无诚府的笑。
风清逸仰天无语,这个丫头片子还是太小,什么都不懂,“沁儿你忘了,没人的时候应该怎么叫我?”
“哦,逸。”
“呵呵!”他的心情好了不少。
不知不觉,又过了几年,中秋。
“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兰夕生心中有无限愁怯,儿子、儿媳失踪十八年,一直音讯渺茫。现在他已到古稀之年,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只盼在死前能见着他们一面。可是现在,他不得不承认早已是阴阳两隔,想到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不禁备感凄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隐菊、纤尘,或许不久我们就要在泉下相见了。
“爷爷,你有何心事?”风清逸一眼就看出了兰夕生在烦恼。
兰夕生不答,愣了半晌才答非所问地说:“逸儿,你很好,很好。”
他把兰家产业交给风清逸打理,一是想让兰沁在他走后有所依靠,为此解除他的后顾之忧;二是想借此让他无暇顾及报仇。不料这孩子在短短几年间将兰家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银号迅速发展,遍及江南各地,让前辈、同行惊叹不已。真不愧是苏州风怀古的后人——虎父无犬子啊!可是他少年得志,复仇之心更甚于当年,情形已渐渐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真不知当年的决定是对,还是错了?兰夕生以手抚额,不胜其扰,见月兔东移,觉得有些凉意,便起身道:“沁儿、逸儿,我有些累了,先回房歇着了,你们随意吧。”
看到爷爷苍老的背影,兰沁轻拢黛眉道:“逸,爷爷自入秋以来,身体似乎不太好了,今天似乎更不比往常了。”
风清逸经过几年商场历练,早炼得一双火眼金睛,哪会看不出兰夕生的心事,只是他沉稳持重,若兰夕生不说,他决计不会去揭他心中的伤疤。他心中已有种不祥的预感,经历过至亲生离死别的他,很清楚这种感觉。只是他强抑着不说,因为这会吓到兰沁,思及此,他握住兰沁的手笑道:“爷爷上了年纪,精神自是差些,你不必担心的。”
“但愿如此。不过,我还是希望爷爷像以前一样不显老态,那样安心些。”
“是哦,以后我老了,你还是像现在一样美。”
“不正经。”兰沁啐他,顿时红了脸。
“是了,这样才好。来,我舞一套剑法给你看,为我抚琴如何?”
“嗯,好。”
秋风轻起,带了几分薄凉,却不冷。风清逸身心合一,心随剑走,衣袂翩然,随着琴音忽快忽慢,时开时合,姿势美妙之极。舞至极处,只见一片寒光,可与明月争辉,分不出哪是人,哪是剑。一曲舞毕,凝神收剑,只觉意气风发,心中似有万丈长虹,不由仰天长啸,啸声清亮,响彻云天。回眸与兰沁相向而视,轻轻地道:“沁儿,我的心意,你可知道?”
兰沁俏脸微红,收回自己的视线,但笑不语。风清逸心中“怦怦”直跳,握剑的手不由加重了力道,竟有些不知所措,却见兰沁素手轻抹,原来是《凤求凰》。琴音缠绵悱恻,悠扬宛转,似融入盈盈月华之中,连月光都变得暧昧起来,分不清是实是虚,是梦是幻。
风清逸倚在桂树上,知兰沁以音传情,这才转忧为喜,感受着琴音中无限的情意,一时陶醉在幸福喜悦之中。但见兰沁浸在皎洁的月光里,紫纱轻舞,嘴噙轻笑,眉宇间已可见绝代佳人的端倪了。一时间又朦朦胧胧,似月中精灵,不食人间烟火,可描其形,难述其神,不由得痴了,轻叹,倾国倾城,想是如此了。中秋之后,兰夕生精神恍惚,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请的大夫都说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心事过重,若能找到症结所在,便可无药而愈。兰府每一个人都知道所谓“症结”指的是什么,可人死不能复生,是以每天心惊胆颤、战战兢兢,预感将有事发生。兰沁天天礼佛念经,祈求爷爷能早日康复,风清逸则尽量推去公事,常常呆在府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逸枚
风清逸
兰沁
青梅竹马
报仇雪恨
误会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