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竹佳人(上)(23)

2025-10-07 评论


王政君寿辰将至,赵飞燕便早早开始策划节目。她本就擅长歌舞,与乐师配合得极为成功。

白蓉妃靠到王太后肩旁,轻道:「皇后的舞姿实在无人能及,后宫中就属她跳得最好!」

王政君于上席居高临下,轻挑上唇:「歌女出身,当然与众不同,怪不得能将皇帝迷得神魂颠倒。」

这话像是赞美,却带讽刺。

为了赵飞燕的出身,刘骜不知与王政君产生了多少隔阂。听她这么一说,皇帝顿时沉下脸来。台中央的赵飞燕听不到王政君对她的评价。歌女之心哪懂宫闱之争?舞!舞!舞!她只想用舞蹈表达内心的祝福。

「呵,这个皇后身为国母,心性却还单纯。只怕她的这番好意,姑母未必会领。」王莽举起杯盏,啜一口,低声对边上的董贤说:「白蓉妃怀子,你有没有备礼?」心中已大致明白他的下一步棋路。

董贤侧过脸,就事论事:「事先并不知道此事,所以没有准备。」

「是吗?我倒准备了一份大礼给她。」王莽举杯一饮而尽。

刘欣坐在董贤身边,听见他与王莽低语了几句。

他不屑刻意去听那两人对话,便集中精神欣赏台中央的歌舞。席前,赵飞燕的身姿牵动众人目光,而席后也不甘势弱。

刘欣本想安心看歌舞,可眼睛只要稍稍一瞟,便能发现有不少暧昧目光,是向他这方向投来的,全不例外地聚到旁边的董贤身上。

被望之人不以为然,坐在身边的人却浑身不自在。一曲罢,借着众人鼓掌空隙,刘欣侧身叫唤王莽:「莽王叔,我想和你换个位置。既然你俩有事要商,干脆坐在一起。」

眼睛虽是望着王莽,眼角余光却是朝向董贤。

一心二用果然事倍功半,刘欣发现,无论是他们二人中的谁,他都无法看清。还未等到王莽答复,上席已经有人开口。

王政君含笑说道:「皇后这舞跳得确实令人折服。听说你还会『悬衣飞舞』,可惜我这长乐宫不够宽敞,以后若是改建,定要扩大面积,好让皇后尽情施展。」她此话一出,立刻引得席下窃窃私语。

再如何单纯,也听得懂这番话是在挖苦自己。

一片心意被人废弃,赵飞燕眼圈微红,低声道:「谢太后。」

区区歌女,怎配坐上大汉皇后之座?刘骜可以偏袒她,但到了太后这里,王政君可不买这本帐。红颜皆是祸水。赵飞燕如此,董贤亦如此,不将他们一个个收服,日后必定后患无穷!带着鄙夷的目光一转,王政君又望见了董贤:「董大人,听闻你抚的一手好琴,还会填词作赋。今天不如奏唱一曲。」丝毫没有谢绝的余地。

语落时,一架古筝已被人抬到中央。苗头突然指向身边的人,让刘欣有些错愕。相反,董贤仍然不卑不亢,应道:「太后旨意,臣不敢不从。」说罢,他便起身走向古筝。

这架古筝从众人进入长乐宫起,就已搁置,但却没有一个乐师上前拨抚,想必是早早为董贤准备的。这一点,王莽比任何人都清楚的早。

全场目光霎时云集到那颀长的身影上,刘欣并未立刻去看董贤,而是紧盯着王莽不放。

王莽取来案上的酒壶,倒了一杯,仰头饮下。

董贤于台中央,长指一拨,音律传来,动听怡人,他接着幽幽唱道:「垓下楚歌萦耳畔,人匆匆,秦之河山今已改……」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他第二杯入口,已唱到「刘氏有骄子,罢黜百家尊儒术,鼎盛武帝年。」

当杯中酒第三次映显王莽似笑非笑的脸时,刘欣已经紧张起来,他立即抬首望向董贤。「花间恨,胭脂剑,一代佳人亦出塞……」已经唱出口。

「放肆!」

上席之上,突然「啪」的一声响。王政君猛地一拍几案,怒目相视,一张脸已被气得铁青。

佳人出塞?

他竟敢翻启陈年旧事,找她算帐!本想在寿宴上取乐董贤,不料他竟然借机编词顶撞。王政君这一生,最忌讳别人议论的,便是「昭君出塞」一事。

董贤起身,没有多话,他的任务就是给王政君一个难堪。现在目的已达到,善后之事自然另有人办。

对于这个姑母,王莽已把她的性格摸得一清二楚。不出他所料,王政君果然在董贤唱到第三句时,发了怒。

王莽内心大笑:只可惜,没让她听到最后两句歌词——轮回复古自不变,何时复?须信天下自有贤者出!

席下众臣个个噤若寒蝉,全座鸦雀无声,就连刘骜也楞住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陶去何方 刘欣 董贤 针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