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站起身来,看似望着底下众人,却是对董贤说:「今天是我的寿辰。谁要是让我今天不高兴,我就叫他这辈子也别想再高兴!」
「董大人也没唱什么呀。」刘陨有意偏袒董贤,在边上嘀咕了一句,见王政君猛地瞪他,立刻吓得不敢再说。
王政君转头,扫了董贤一眼,走下席来。对面那双美目中,没泛起丝毫畏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双眼睛霎时迭影起多年前的另一对瞳眸,同样晶莹明媚、同样无所畏惧、同样看破红尘。凭什么?你们凭什么如此傲骨?
王昭君根本无缘见到皇上,她要被送去匈奴了,为何她仍然如此随遇而安?董贤身后一样无依无靠,他以为他是赵飞燕?
刘骜会帮他出头吗?可惜他还没到那分上。那他凭什么?凭什么这样无恐于权势?王政君心乱如麻,走到董贤面前,沉声问:「你歌中唱的『佳人』是指何人?」
「回太后,臣歌中的『佳人』是指匈奴单于呼韩邪之妻,王嫱。」
「王嫱出身如何?」
「她本是先皇元帝时的一名宫女。」
仿佛抓到了一个大大的把柄,王政君冷笑:「既然只是个宫女,又怎配以『佳人』相称?董大人,你是不是太过抬举她了?」
「太后请息怒。」紧张的氛围忽被第三个人打破,所有的眼睛又被一下子吸引到声源处。被目光聚集之人正是刘欣,他站起身来道:「我大汉丰衣足食,风调雨顺。相比之下,匈奴粮草紧缺,气候干燥。先皇当年与匈奴合亲,没挑公主、宗氏女子,就是舍不得她们去吃那份苦。王嫱为大汉顺利和亲,受到匈奴子民爱戴,多年来边疆一带相安无事。她被称之为佳人,应属当之无愧。」
刘欣这一番话,说得人心服口服。
连刘骜也忍不住赞道:「此言有理,母后何必为这事不顺心?」
九五之尊向来一呼百应。刘骜都已开口,底下即刻传来一片赞同声。唯有刘陨在上席冷哼一声。
王政君又转向刘欣。眼前的少年让她忽觉有些陌生,修长线条将他衬得格外俊朗,似鹰般的狡黠双眸中,闪现的是一抹王者之风。
和他直直对视,王政君浑身一震,开口道:「知师莫若徒。欣儿和董大人相处了一段日子,果然变得深明大义了。」
氛围总算稍得缓解,王政君步回上席道:「既然你们都这么觉得,那就算我多心了。董大人,请回座。」
「谢太后。」表面看似并无波澜,内心却是硝烟弥漫。
好个董贤!王政君暗骂自己没有计画周全,倒被他反将一军。
她早该知道董贤不像赵飞燕那样是盏省油的灯。
席上觥筹交错,歌舞依旧,却叫人提心吊胆。
午宴过后,还有晚宴,相隔的那段时间正是朝臣相互巴结的好机会。
长乐宫之大,绝不亚于刘骜所住的未央宫。刘欣本打算一离席,就离董贤远远的,可自那一曲之后,也不知为何,他竟鬼使神差地陪他逛遍了大半个长乐宫。
这一路上,自然有人上前攀谈,以致他二人倒没说上几句话。好不容易看到一处清静的假山,还没走到跟前,王莽却已捷足先登。
刘欣淡淡看了董贤一眼,他一路都是随着董贤的性子走。在这里碰上王莽,不禁让他怀疑这两人是不是先前就预计好的。
「董大人,你这老师做得真是舒坦。欣殿下这么快就会为你出头了,都用不着我插手。」
听了王莽这话,刘欣嗤之以鼻。那词曲分明是王莽所作,董贤和他虽是一路的,但刘欣仍无法坐视这等「借刀杀人」的戏码。
他早已知晓,王莽会在后头为董贤开脱,扮尽好人。
像是看出刘欣心中所想,王莽笑道:「你们有话要谈,那我先失陪了。」全盘棋路虽有一点变化,但刘欣能为董贤说话,仍证明自己步步为营。
这不正是整个局路中最重要的一步棋吗?天下鲜有人知,刘氏江山已如风中残叶摇摇欲坠,刘骜的子嗣,只怕他这一生也不会见到。
最大的隐患并非其他,恰是刘欣。北星侧移,成五彩,星空中共存两颗天子之星。一山如何能容二虎?若不灭去其中一颗,江山何以为固?
「王爷要走?何不一起聊聊?」从头至尾,仿佛那个在众人面前,犯了王政君大忌的人并不是自己。董贤悠闲如旧。
「不用了,我还要去恭贺白蓉妃!」王莽与董贤不着痕迹地互望一眼。刘欣在心中把这举动称之为─策划阴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陶去何方
刘欣
董贤
针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