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雪挹青霜(6)

2025-10-07 评论


终于明白了,却但愿永远不要明白。

无意之间,大错已铸。纵倾尽九州四海之力,也再难挽回。

天地在这一刻崩毁,大地在这一瞬塌陷,身体和心灵都似永无尽期地开始下沉。

为什么整个世界都忽然暗了下来,再无半点光华。

是啊,那样灿烂的阳光曾经照耀过生命,却也永远不会再出现在生命之中了。

很暗,看不见任何东西,很冷,冷得想要颤抖。

为什么这样暗?今晚的月色应该是非常好的,还有这满园的彩烛明灯。

为什么这么冷?今夜是霜降,今夜是深秋,可是,在三天前的浩浩江流之上,吹了一夜的秋风,也不觉丝毫寒意啊。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宋知秋因断剑失利,便被她远远逃开,但这一回,却未紧迫不舍,只是神色幽冷,站在原处,仰头看着马上就要逃去无踪的绛雪。

绛雪在夜风中疾掠,心中却奇怪宋知秋为什么不追上来,才一动疑,立生警兆,在半空中的身体及时一侧,躲过了在黑暗里悄悄袭到的三把飞刀。心中已知来敌何人,绝不能再在无可借力的空中迎战,情急中连换三种身法,四种轻功,又避过五种毒钉,挡开七拔钢珠,闪过六道飞镖,架飞八枚银针,这才毫发无伤地勉强落到地上,但步伐已乱,气息已急。

任何人在半空飞掠时遇上唐门的暗器,都不可能应付得比她更好了,但她也使尽了浑身解数,吃力已极。

响亮的拍手声和清脆的笑声同时响起,“不愧是地狱门的高手,在半空中又全无防备的情况下还能避开我的突袭。”

一身红衣的唐芸儿带着冷笑,自夜色里黑暗的最深处出现了。

与她同时现身的是白衣仗剑的何若松,“不但武功够强,人也够狡猾,竟能从我们布下的天罗地网中逃出来,不过天网恢恢,竟被宋兄发现你的行踪,这一次,我倒要看你还能不能逃出我们的掌心。”

绛雪在夜风中持剑凝立,纵然身陷三大高手的合围中,神色依旧冰冷,不见丝毫变化。

半月前,宋知秋助她逃过这两个人的追踪,半月后,宋知秋却要借这二人之手来杀他,天意弄人,莫过于此。

地狱门以杀戮手段入世,也从不强求公平,以一敌三也罢,以寡击众也罢,杀人者,人恒杀之。该做的事已经做过,不该做的事,也还是做了。到头来,若能死于……他……的复仇之剑,也好过被什么正道人物杀掉以“除魔卫道”。

她徐徐转身,全不理会身后的两大高手会否出手暗袭,面对宋知秋,静静扬起了剑。

剑冷霜寒,眸光无波,一颗心,亦已如万年冰封。不必哀叹,无需气怒,更不用呼天抢地加以后悔解释,就这样漠然以对。不要他伤心矛盾,无论如何,杀死一个冷漠的仇人,总也应该比杀死一个后悔伤心的女人要心情舒畅吧。

宋知秋也同样看到了绛雪眼中的沉静。遇上这样的包围与突袭,亦不见她动怒喝骂卑鄙。而他面对这样平静至极的神色,本来无需解释的话却终于出了口:“我不会让人介入我们的决斗,但你们地狱门的杀手太会逃跑了,若没有他们相助困住你,你根本不会甘心与我堂堂正正一战。”

话出了口,心却微微一阵紧缩,为什么,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为什么还不想被她误会成卑鄙之徒?为什么,在最后还要解释这样的话?

已经是非要分出生死不可的仇敌了,为什么,为什么还会有不甘心、不情愿被她误会的想法?

一刹那间,宋知秋漠然的神色微变,暗中咬牙痛骂自己的愚蠢。

夜风中寒意无尽,绛雪的长发在风中飘拂,而剑却在夜色里闪耀着更冰、更冷、比霜更寒的光华,“一起上也没有关系,我多年行刺,从来没有讲究过堂堂正正地出手,也并不认为别人必须一对一地与我决斗。”

任何解释说明都已不必,任何堂皇行动都不重要,在那血淋淋的杀戮之后,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没有了分量。惟有血才能还血,只有命方能酬命。

何必再多说,何必去考虑报仇的方式是否公正是否合理,何必再让本已伤痛到连痛苦都已失去了感觉的心,再受矛盾煎熬。

宋知秋握着断剑的手猛然一紧,宋知秋啊宋知秋,你怎么做,你怎么想,这个女人根本全不在意,就像她当日杀死你父亲而神色不变一样,她根本什么都不在乎!地狱门的杀手,原来早已绝情断义,根本没有任何事可以让她们受影响。宋知秋啊宋知秋,你好天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纳兰 宋知秋 绛雪 江湖恩怨 爱恨交加 清新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