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温热的鼻子凑近她的手,小白羊变得安静,完全忘了方才的一场骚动。
八岁的兆安用绳子套紧它说:“我保证它不会再跑掉了。”
“好了,让它去找妈妈吧!我们也该回家了,免得二姊又来找我们。”湘文摸摸羊儿说。
兆安有几分不舍,但他一向最听三姊的话,所以将羊牵回畜棚,还喂了一些草。
见来抓鸡摘菜的张嫂已在等他们,湘文催着说:“明儿个再来吧!”
“羊儿,你要乖乖哟!三姊说要罚你两天不能出园。时间到了,我再带你出去遛遛。”兆安煞有其事地说。
湘文笑笑,关上菜圃的门。走几步,再往山径看看,她心里颇为担忧,不知道那个人又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更怕的是,他会不会影响她的生活与平静呢?
※※※
宗天由后门,经马棚到花园时,才被家中的仆人发现。
“大少爷回来了!”有人高喊。
这一下子,原本聚集在前头药堂等着的众人,全往后厅来,宗天眼见爷爷、父母、弟妹们一个个出现。
“你这孩子,连返家都要走后门!”秦孝铭半指责儿子说。
“我猜他是想上山看我种的药草。”爷爷德坤说。
“爷爷说的是。”宗天讨好地附和。
进到厅里,他拿出行囊里的布料、土产、新玩意等分给众人,才有机会一一招呼。母亲瑞凤又多了些白发;大妹芙玉年将二十,出落得亭亭玉立;大弟宗义则脱去稚气,开始有男人味道;小妹芙蓉窜高一个头,变得最多。
有德坤在场,话题难免就在医药中打转。
“爷爷前一阵子患了风寒症,现在看起来气色很不错呀!”宗天观察说。
“我哪是风寒,不过是年纪大了,精气亏损,以至燥毒为害,需要调理而已。”德坤伸出手,说:“你且来把把我的脉吧!”
宗天知道这是考试,便缓慢而仔细地诊断,然后说:“爷爷的舌头略赤,舌苔少,脉象弦细,是‘阴伤型’中的肺阴不足,宜以养肺补气的汤药为主。”
“哈!哈!说得好!这几年来,你算是把医术中望、问、闻、切的功夫都钻研透了。”德坤高兴地说。
“孙儿出门在外,无一日敢忘记学习。”宗天恭谨地说。
“你四叔还跟那个西医孙文在一起吗?”德坤问。
“是的,四叔一直在为维护中国民主而奋斗,他最常提到爷爷教诲的一句话:‘良医上可医国,其次可医人’。所以,他非常努力地奔走革命。”宗天说。
“革什么命,医什么国?我看他是不务正业!”秦孝铭终于忍不住说:
“瞧你们这几年,闯出了啥名堂来?还不是光惹麻烦,教家人日夜担心。尤其你们老和西医混在一起,尽学些开膛剖肚的奇淫巧技,简直要破坏我们‘奉恩堂’的传统。”
“爹,西医那套开膛剖腹,还真有它的道理,我就亲眼见过他们治好很多疑难杂症。就单他们止烧退热的药丸,还有治虐疾的奎宁丸,不必配方熬药,一颗就能治病,不是很神奇吗?”宗天说着,拿出一本薄册子,里面绘制着人形器官,“您看看,这是译自西洋的医书,是不是比咱们家那张嘉庆年间的‘人体脏腑图’还清楚呢?”
“我不想看!西洋人长着白皮肤,金头发,一双玻璃珠子似的蓝眼球,吃着半生不熟的食物,思想与我们不同,身体构造自然也和我们有异。所以,中国人是决计不能看西医吃西药的。”秦孝铭顽固地说:“我不管你在外头学了些什么,但你出自奉恩堂,所承的就是神农、扁鹊、华佗、董奉、张作景、孙思遨、李时珍等历代名医所传下的经脉针穴功夫,其它的都不准用,明白吗?”
宗天还想再辩,德坤却开口说话了,“你这做父亲的也真是的,好不容易盼得孩子回来,一见面就是教训,看你把老婆儿女都要吓跑了。”
宗天转身看,母亲果然带着两个妹妹先行离去,宗义也一脚跨出了厅门。
“你要去哪儿?还不快向你大哥打声招呼!”秦孝铭说。
宗义回过头,忙微笑地叫声大哥。
“宗义长壮不少,配药诊脉方面,想必也颇有长进吧?”宗天拍拍这个个头和他相当的弟弟说。
“我没有大哥的天份,老记不清各种药草的疗效。爹说病人碰到我,不死也会去掉半条命。”宗义自嘲地说。
“他呀!不肯用心,每天尽迷那些拳脚功夫,练得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成了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秦孝铭摇摇头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言妍
秦宗天
范湘文
一见钟情
别后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