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受了怜华的影响,春雷深情地注视着玉环彬,像是瞧了一世也不厌倦般,他不想在失去后,徒留惋惜。
玉环彬欣喜于春雷的顽石点头,一方面忧于怜华,又忧于朱熹宣的古怪,可她仍是扬起最灿亮的笑容,恣意地展现在春雷的面前。
只要有他的相伴,她无所畏惧。
春雷,咱们准备回杭州了!「王爷?」玉环彬轻轻地开启干宁阁的门,望见一室的黑暗,有着一股窒郁的气流加上一道醉甜的香气。
朱熹宣自黑暗中,低柔地应了一句:「本王在这。」
玉环彬在一片黑暗之中,循声探了过去。「王爷,今晚好雅兴,对月饮酒?」
朱熹宣倚在二楼上的窗边,欣赏着五月的夜空,让玉环彬一语双关的话,搅得思绪更加纷乱,不自觉地笑了,笑中充满无奈与苦涩。
「环彬伶牙俐齿,吞吐珠玉,本王无以为对。」
「王爷言重了,环彬无他想。」玉环彬走近他身旁的榻座,不等朱熹宣招呼,她自动自发地坐下。
朱熹宣双眸深深地瞅着她,唇畔有抹似笑非笑的笑意,看得玉环彬忍不住地开口问:「王爷,环彬脸上有何不对吗?」
「环彬,你确实是好胆量,明知身份已被戳破,仍然能够坦然地来到本王面前,实属不易。」
「想必王爷已经知道环彬的真实身份。」玉环彬毫不在意身份被揭晓,反倒以往常一般的态度待他,无所畏缩。
「玉环彬……本王是头昏了,才会忘了这个名字。」朱熹宣望着她半晌,才继续道:「五年前南京城内,贡茶世家因王公公恶意陷害,遭圣上下令围剿,玉氏一门惨遭灭门。」
想起五年前,朱熹宣的唇边扯起一抹无以辩解的笑,像是自嘲,像是嘲笑着自己的无能。
记得那时,他曾在圣上的殿堂上见过玉环彬一面;当时,那一个英气迫人的小姑娘已然散发熠熠耀人的光芒,有着一抹不容忽视的威严。也正是如此,玉氏一门才会遭此万劫不复的灭门惨事。
而他那时只是刚晋位的王爷,根本没有多余的能力和那王公公对抗,他无能为力,只能看着玉茶庄在他的面前焚烧殆尽。
这荒唐的朝纪中,他亦是默默无言,看着世代变迁,看着宦官狡臣,乱朝贼子,满堂为患,却无力平反。
「王爷已知环彬真实的身份,何以约环彬至此夜谈?」
他沉默不语,她却不了解他的用意。
「本王是可惜了环彬的女儿身。」光是先前的秦府一案,朱熹宣已然对她刮目相看。
「环彬倒不觉得有啥不好;含英咀华、吟风弄月,是颓势文人的无病呻吟,环彬可不爱;若是能同夫婿相守到老,偕手同心,环彬愿已足矣。」
「是吗?」女人是该相夫教子,可这玉环彬不是寻常女子。「本王倒是对你为怜华翻案之事,倍觉欣喜。」
「环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自当为蒙冤之人求个明白;否则,环彬将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这倒是实话,她绝无法允许自己再这般的自我厌恶。
「环彬可有想过将因而输了赌约?」
「环彬原是打算王爷无力判定时,环彬再出面;而今日照着环彬的想法进行,如此一来,又有何输赢之分?」她早已确定事情会如此发展。
「难道你不怕本王翻脸不认账?」朱熹宣浅笑道。
「若是怕王爷不认账,环彬也不会和王爷赌了。」是的,这一切全在她的掌握之中。
朱熹宣楞了半刻,随即爽朗地扬起震天价响的狂笑;他从没想过,原来在她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如此信守承诺的人。
倘若玉环彬是个男子,他必定会大力网罗,让她随他共处世事;可玉环彬是个女子,这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将她占为已有。
「环彬已然忘记玉门惨案了吗?」朱熹宣收起狂肆的笑语,正色地道。
「忘?」玉环彬摇着手中纸扇,放肆地笑着。「如何能忘?环彬不敢说玉氏一门忠烈,但环彬敢说,玉氏绝无反叛之心;然而,玉氏遇着今日的下场,任谁也无法释怀!」
笑意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她眼中残留的恨意。
她不是忘了,更不是原谅了大明朝对她玉氏一族无情的对待;她只是不想再提起残破的过往,那并不代表她已经释怀。
朱熹宣一楞,脑中倏地浮现怜华梨花带泪的柔弱模样,心中是不舍得紧,却又无计可施。
虽然赵池云的死不是由大明朝下的毒手,可却和大明朝脱不了关系;说是无道浮靡的大明朝杀了他,一点也不为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丹菁
春雷
玉环彬
女主男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