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之后十几人举着旗帜亦步亦趋,其后一辆车上只有一武生,作蒙古武将打扮,背一张金色巨弓,只见他挽弓至满月,一箭射出,马车摇摇晃晃,中间还隔了十几面旗帜,那箭却正中那白衣人心口,其余彩车均是一车一出戏,这两辆如此别出心裁,又秀了一手箭术,两旁百姓竞相呼和起来。
一片喝彩中,却有几人面色阴沉,周芷若何等眼力,自是一眼便瞧出,其中涨红了脸、额上青筋凸起的人,不正是韩林儿,看上去恨不得立刻扑上去,只是被边上的人拉住了。
周芷若皱眉,明教的人集中在这多半就是她猜想的那样,这个时候恰逢如此挑衅的彩车,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
彩车过后,铁甲锵锵,二千名铁甲御林军各持长矛,列队而过,跟着是三千名弓箭手。之后便是持金瓜金锤的仪仗队开道,羽扇宝伞,一对对的过去,其后一座黄绸大轿由三十二名锦衣侍卫抬着而来。只见他面目憔悴,委靡不振,一望而知是荒于酒色。
那黄绸大轿经过韩林儿那边时,周芷若不禁捏了把冷汗,却发现他们没有任何动作,眸中顿时浮现出疑色,她本以为两旗掌旗聚集此地为的是暗杀皇帝,她虽觉得这主意鲁莽至极,但终究是外人不便多言,跟来只是为了解事态也好伺机行事,如此来看,她却是想错了。
不多时皇帝已快至玉德殿外,那里七座重脊彩楼耸然而立,左首第二座彩楼中,居中坐着一位长须王爷,相貌威严,还有一男子在楼上来回闲行,鹰视虎步,甚是剽悍,这两人单是气势便叫人肃然起敬,便是汝阳王察罕特穆尔和长子库库特穆尔。
汝阳王手侧,一个少女身穿貂裘,颈垂珠链,巧笑嫣然,美目流盼,正是赵敏。几座楼中不乏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公侯女眷,可与那绍敏郡主一比,岂是“黯淡无光”四字可形容。
周芷若只看了一眼便强迫自己收回视线,可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便再往她那看去,其他人的眼神都集中在那黄绸大轿上,汝阳王一家三人的视线却时不时扫过黄绸大轿后方。
那里是一列番僧,五百人一边敲动法器,一边往前,再往后却还有一队骑兵,领头的骑手服饰奢华,长相颇为英气,背负镶金嵌玉的长弓,不脱蒙古健儿本色。
边上的窃窃私语传入耳中,周芷若才知道那人便是皇太子,这时,她瞥见赵敏面上似笑非笑的表情,那神情她极为熟悉,当初在绿柳山庄被暗算时,那人便是这样子。
与此同时,西首人丛中白光连闪,两排飞刀直射出来,径奔那队骑兵。当即有五六个骑手毙命落马,场上很快就乱成一团,反应过来的百姓当即四下奔逃,维持秩序的守卫顿时被冲出一道口子,紧接着,数十身影腾空而起,往那皇太子奔去。
糟糕,周芷若只来得及想到这两个字,便见那队番僧齐齐转身,阵阵白烟自他们袖中飘出,被吹往骑手方向,很快将那处裹了起来。
刀光连连,惨呼四起,第二日,明教暗杀皇太子却反中圈套损失惨重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都。
与周芷若一同来大都的十几人只逃出来三个,都遍体鳞伤。
原来是明教暗探得到情报,皇帝身体亏损,命不久矣,至多几月,太子便要登基,太子与汝阳王府交好,必定会重新起用汝阳王,现在明教能势如破竹,很大的原因要归功于皇帝的昏庸,汝阳王父子皆用兵如神,却因为皇帝的猜忌只能赋闲于王府,若被他们东山再起,战局恐怕要逆转。经多方打探后他们拟定了这计划。就算走漏风声,多半也会被认为针对的是皇帝,而不是那个被皇帝打压的太子,皇帝本人大概都那么想,所以护卫大多集中在他那,而太子身边却只有五百骑兵。
却没想到最初的消息便是诱饵,队尾那太子是人假扮的,而前面那队番僧里半数都是高手,本以为万无一失的计划却变成自投罗网。
见他们垂首顿足、悔不当初,周芷若却不知该怎么安慰他们,她甚至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依她看到的来推断,这多半是汝阳王府设下的局,能参与刺杀的多为明教中的武功好手,而汝阳王府中以赵敏对江湖最熟悉,显然,这郡主大人是重操旧业了。
一年前六大门派和明教被她耍的团团转,如今一回大都就叫明教折了一队人马,除了躲远避其锋芒外,周芷若也想不到其他应对办法。
正当她头疼该如何去讨要铁指环时,汝阳王府的人却自己找上来了,来的是鹤笔翁,邀请峨眉周掌门至一家酒楼小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