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含薇对古诗词虽然了解,却不熟知,正在想这是谁的诗,旁边一大姐笑道:“果然是文化人,开口就不凡,你们这些娃娃都好好学习,要像你们然然姨一样。”柏春然笑笑,收了餐具去厨房清洗,顺便打了水洗脸洗手。
待到客人散去,江含薇问:“是不是我们带回的点心不好吃,为什么他们很少吃点心,反而抢那些家常食物?”
“不是的,这些点心在乡下很少看到。以前生活不富裕,习惯上是把精细珍贵的点心让给老人和孩子,即使你分到他手里,他们也会留给孩子,所以大人们更钟爱这些家常的食物,这也算是多年传承的习俗吧。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晚上都会烧几颗土豆当夜宵。”
江含薇回想,确实是没有一个大人去吃那些点心,都递给了身边的小孩,不由得对这些土里土气粗声大嗓的乡下人产生了些好感,好淳朴的人们。
☆、九十三章
第二天是腊月二十八,除夕前一天,吃过早饭柏春然带着江含薇去赶集。集市在邻近的一个村,不远,两个人牵着手慢悠悠地走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柏春然也很多年没赶过集了,也被这场面给震惊了一下,江含薇更是紧紧地挽住爱人的手臂,怕一不小心就走丢了。一条街道,两侧是各种摊位,中间是往来的顾客和行人,拥挤程度堪比春运的火车站。农用车的轰鸣声、小贩吆喝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人声鼎沸如同体育场里进球后的欢呼。柏春然怕江含薇被来往行人撞到,伸长了手臂把她揽在怀里慢慢地走着。
出门前,柏老太太特意叮嘱过不要买年货了,家里已经很多,两个人也就随意地走着,看热闹。看见卖糖葫芦的,柏春然去买了两根,也不顾形象,在大街上就嚼了起来。
经过一辆农用时风车时,柏春然停下了脚步,扭头对江含薇说:“好多年没吃这个了,我买点,你抓住我,别挤散了。”
“好。”江含薇应了声,从后面搂了爱人的腰,探头看过去,一个个黑色的煤球状,还带个柄,这是什么?“阿然,你确定这个煤球能吃?”她怕出丑,用了法语问,结果因为她奇怪的发音,反而招来很多人的注目。江含薇索性拿过一个“煤球”,又问:“这么硬怎么吃,不是要把牙咯掉?”这次乖乖地说了普通话。
“大妹子不是本地人吧,这冻梨可好吃了。”卖主爽朗地说。
“等下回家弄给你吃,小时候每到冬天都买很多。”柏春然转头跟她解释。
因为快立春了,天气不很冷,但是风却不小,回去的路还有些顶风,柏春然用围巾把江含薇的脸包裹得严严的,说:“这春风刺骨,别把脸冻坏。”
“冻坏你嫌弃不?”
“我心疼。”柏春然握着女朋友的手。
“阿然,这集市的商品真便宜,生活成本很低啊。”
“是啊,乡下收入低,太贵了乡亲们消费不起,生活成本这么低,你要不要老了陪我来这里住?”
“不要。”江含薇摇头,说:“这里环境太差了,都不能洗澡。”
柏春然很认真地说:“对不起,委屈你了。老家的生活条件就是这样,现在这都好多了。”
“亲爱的,我不委屈,也不要说对不起,有你在就好。我的阿然好了不起,能从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阿然,带我去你的学校看看吧?”
“好啊。”柏春然带江含薇去了她读过的小学。两排红砖房,十几间教室,一个不大的操场上矗立着两个篮球架。“我从这里小学毕业后,就去姐姐家寄读了。所以我其实是接受了城市里更好的教育,才能考上大学的。”
“那我的阿然也是最棒的。”江含薇紧了紧被柏春然握着的手,撒娇,柏春然宠溺地笑:“好,现在让最棒的阿然带我的宝贝回家。”
回到家,柏睿也从外婆家回来了,正把厨房的大锅搬出室外,在清扫锅底灰,看见她们两人,急忙停下手中的活,怕锅底的黑灰被风刮到她们的身上,嘴上催促:“小姑,你们快进屋,我这马上就好。晚上我们炖江鱼,昨天跟舅舅破冰捕的。”
柏春然就领了江含薇进屋里,两位老人正在看电视,柏春然帮她把外衣鞋子脱了,让她去炕上暖着,自己拿着毛巾去炉子上脸盆的热水里洗了下,拧出来给江含薇擦脸擦手,然后也陪着江含薇坐在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