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李世民的军队渡过辽水驻扎在马首山,为了表达此次征战的决心,坚定将士们的信念,下令拆毁踉跄。了解了李道宗此次的战役后,慰劳赏赐了李道宗,并破格提拔表现突出的马文举为中郎将,对于后退的张君则是下令处斩。
没有丝毫的停歇,李绩又马上率兵攻打辽东城,在战场上李世民向来奉行身先士卒,而且爱兵如子,见士兵在背土填壕沟,便分出最重的用马来拖,上行下效,随从官员都争先恐后背土到城下。
几日后,李世民率领下的jīng兵与李绩会和,把辽东城合围起来。三国时的火烧曹营李世民也充分借鉴,在一日南风大起只是,派jīng锐士兵登上冲竿的顶端,点燃城的西南楼,火势漫延直烧到城内,进而指挥将士们登城,高丽兵虽然竭力奋战,却也抵抗不住唐军汹涌的攻势,很快辽东城就被唐军攻克。而后李世民将辽东城改城名为辽州,为大唐的一部分,也为中国开拓一片新的土地。
攻克辽东后,唐军继续向白岩城进发。这时乌骨城派兵一万支援,李世民自然不会置之不理,让何力率领八百名jīng锐骑兵前去阻击,何力奋力挺身冲锋陷阵,腰上被长矛刺中,李世民得知让薛万备前去救护,在万人丛中救出何力回到唐军账内。但是何力qíng绪更为激愤,包扎上伤口后又去拼杀,跟从的骑兵们受到鼓舞奋勇出击,于是大败高丽兵。
本应前来救援的援兵大败,白岩城再也没有任何指望,是继续抵抗还是请降似乎没有什么悬念了。
☆、第三十三章:烽火百里布旌旗
第三十三章:烽火百里布旌旗
起初唐军战无不胜,白岩城就有了投诚的意思,可是见到乌骨城派兵支援便开始反悔,而今又见援军大败,投降再一次被抬上了日程,这般反复无常的态度自然是惹怒了很多人,李绩尤为的反对接受白岩城的投降。
听说李世民要接受对方投降,李绩很不忿,便带领几十名士兵去找李世民,并且恳请一战“皇上,臣不赞成皇上的决定,我们的士兵们之所以不怕飞矢流石的袭击,不顾生死,是为了什么?得到封赏自然是一部分原因,可是他们更是想要追随皇上扬我大唐之威,如今城池垂手可得,对这等没有信用的小人,为什么要接受他们投降,而辜负士兵们的杀敌决心呢?”
李世民很认真的听着,听后却没有回答,不紧不慢为身边的士兵包扎伤口,又安慰鼓励士兵几句,才转身问身边的李治,“治儿,你对李将军的话有什么意见?也认为朕应该继续攻打白岩城吗?”
李治清楚李世民已经下定了主意要接受白岩城的投诚,当然他也很赞同,毕竟能没有伤亡还是没有的好。挂上浅浅的笑容,历史向着李绩道“儿臣以为将军所言是有道理的。然而对于敌人父皇一向也是很宽容,以德服人,若是攻城必然会与父皇以往的行为相悖,而且攻城就定会有伤亡,父皇爱兵如子又如何会让他们无辜送死,这也是任何人不愿意见到的事qíng”
“李将军可知有多少父母妻子在家中等待着他们的归来,可是又有多少人就在他们望眼yù穿的盼望中埋骨他乡,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chūn闺梦里人。在任何时候生命都是无价的,都是应该摆在第一位的。既然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又为何要徒增伤亡呢?”
李世民点点头,李治所说正是他心中所想,看向李绩,“太子说的正是朕所想,放纵士兵杀人,虏其妻小,就是那些人是敌人朕也是实在不忍心,更何况他们只是手无缚jī之力的人。至于将军手下有功的将士,朕向来都是赏罚分明,朕会用国库里的资财封赏他们,这点你可以放心”
李绩虽然是武将,却也不是专横的听不进他人的话的人,两人的一番话让李绩刚刚来时的愤然消失无踪,打消了攻城的打算,心悦诚服的退下。
接收白岩城的事宜也开始,李世民在靠水边设御账接受对方投降,对于突厥李世民很宽容,同样的政策自然也用在了白岩城,对于那里的居民采取安抚的政策,李世民让人赐给他们食物,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赏赐给多少不等的绢帛。其他城镇的士兵驻扎在白岩城的,都予以抚慰,供给粮糙,对于他们的去留也不gān预,一时间李世民在白岩城赢得了很高的赞誉。
一切接收的事qíng办妥,白岩城划入了大唐的版图之中,李世民改白岩城为岩州,任命原城主孙代音为岩州刺史治理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