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太太主意已定,薛氏也再不多说,忙出门吩咐下去了。
薛氏走后,白老太太笑眯眯的问白璎珞,“珞姐儿,你可愿意陪祖母去苦寒寺住些日子?”
苦寒寺寺如其名,生活最是清苦,可那儿的主持方丈经文讲解的极好,常有京城大户人家里的老人前往苦寒寺听他讲经,久而久之,苦寒寺便有了专门招待外客的斋舍,可以住下来与寺里的方丈们讨论经文。
白璎珞虽是女孩儿,可到底是跟着祖父祖母去,也不打紧,不过,白老太太却怕,那儿的生活太过枯燥,白璎珞去了会不适应。
不成想,白璎珞却很是愿意。
祖孙二人一拍即合,白璎珞忙吩咐了流苏和流莺回屋去收拾几件换洗的衣物和要带的东西。
申时二刻,两辆马车从靖安侯府的巷道里驶出,晚霞满天的时候,三顶软轿晃悠悠的抬到山顶,停在了苦寒寺门前。
苦寒寺规模极大,如今俨然已经成了京城外最有声名的寺庙。
这其中,苦寒寺最特立独行的是,所有人一旦上山进入苦寒寺的范围,便众生平等,没有了京城里那些繁缛的规矩。
据说,有一次嘉元帝微服前来,虽有人认出了他,可寺里的众人,却并未诚惶诚恐的出来接驾,反而如待任何一位前来礼佛的游客一般,嘉元帝未动怒,临走前,却在寺内的菩提树下留了一首诗,对苦寒寺大加褒扬。
自那以后,苦寒寺享誉大宋,但凡前来京城游历的人,都必定会前往苦寒寺一游。
寺门外,错落有致的石头和松柏,远远瞧着杂乱不堪,可走到近处,却觉得一石一木都是那么的和谐,仿佛天地生来就是这样造就出来的。
进了寺门,面对着众人的,便是庄严的大殿,而东西两侧的偏殿呢,也都是面相或威严或喜气的神佛,而院子里,却空dàngdàng的让人有些不适应。
正殿里,是宝相素正的如来佛祖,白璎珞跟在白老太太身旁,跪在蒲团上虔诚的磕了头,待到搀着祖母起身,白老太爷已经跟着引领他们的小沙弥朝后殿去了,而白老太太,却眯着眼看向在老方丈处解签的那名妇人。
“秋纹,你去问问那位夫人,可是岭南贺家的?”
白老太太一脸的思索,想了许久似乎没什么头绪,回头看着秋纹吩咐道。
第148章 远见
“老太太,果然是岭南贺家的夫人呢,她说,是陪着她们家老夫人来庙里上香的,已经来了有几日了,今儿打算下山回府了。”
一会儿的功夫,秋纹便回来了。
白老太太打量了几眼,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惊喜,眼中迸发出来的光彩,是白璎珞都鲜少见到的。
“快去,问问贺老夫人住在哪个院子里。”
冲秋纹摆了摆手,白老太太的面上泛起了一丝急切,见秋纹转身去了,白老太太仍旧自言自语的念叨着,“我就说没瞧错,那年她带着儿媳妇儿来的时候,我虽只见了一面,可这么多年了,却也没忘了。”
“祖母,您和贺老夫人是幼时的手帕jiāo吧?”
白璎珞上前搀着白老太太,一边好奇的低声问道。
白老太太摇了摇头,眼睛一直张望着大殿角落里求签的那个妇人。
见祖母心不在焉的,白璎珞抿嘴笑了笑,再未追问,一双眼睛,却也不自禁的打量起了那名妇人。
转瞬的功夫,那名妇人回过头来朝白老太太和白璎珞所在的位置瞥了一眼,微一怔忡,她似是也想起来了,面上闪过了一抹惊喜。
有礼的冲那解签的老方丈解释了一句,那位夫人跟着秋纹走了过来,及至到了跟前,拜倒行了礼道:“见过白老夫人,十几年没见,见您身子骨硬朗如昔,可真是件喜事呢。我婆母知晓在这儿遇到了故人,必定也是极开心的。”
白老太太笑着招呼了一句,方回头给白璎珞介绍道:“这是岭南贺家的夫人,按理,你要叫一声婶婶的。”
“贺家婶婶……”
白璎珞甜甜一笑,俯身行了福礼。
“好标致的小姐,定是养在您跟前的,也就您调教的出这么有仪容闺德的小姐了。”
拉着白璎珞的手,贺夫人冲白老太太笑着说着,说了几句话,贺夫人便殷勤的搀着白老太太的胳膊,一行人朝后院贺老夫人歇息的院子去了。
“婆母说,当年立过誓不再踏足京城一步的,此番,若不是要来还愿,她也绝不会来的,所以,京城里那些故人,都没过去叨扰。不过,在这儿遇上了您,可见您二老还是有缘分的,婆母见了,定然欢喜的什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