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_作者:悠悠忘忧(673)

  见白老太爷点着头,靖安侯继续说道:“于公来说,倘若你真的是楼兰皇室的一员,将来你认祖归宗也好,留在京城也罢,官场上,都必定会有你的一席之地,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你做出的决定会毁了你千辛万苦得来的一切。你认祖归宗,将来富贵滔天,留在京城,大宋便与楼兰有了些微的联系,于你的青云路更是有利无害,所以,无论哪种qíng况,未来会是什么样,未必是如今的我们所能猜想到的。”

  见杜轩面上喜色越甚,靖安侯温和的笑道:“所以,去也好,留也罢,都只在你心里。在外面,你是风光的状元郎,是皇上和太子殿下面前的红人,可关起门来,你只是靖安侯府的六姑爷,我们都是你的家人,哪怕你做错了事,只要你本心是好的,我们都会想办法扶你一把,而不是袖手旁观。所以,放心大胆的做你认为对的事就好。”

  与自己的料想大相径庭,看着面前慈祥的白老太爷,和蔼的靖安侯,仔细揣摩着他们方才说过的话,杜轩的心里,淌过了一丝暖流。

  第322章 辞呈

  正月初七,朝政恢复如常,户部尚书没等来杜轩的报道,却等来了吏部尚书一脸不敢相信递过来的折子。

  打开来,却是杜轩的辞呈。

  “这……他是魔怔了吧?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户部尚书惊讶的说道。

  摊着手,吏部尚书无奈的回道:“我与你的反应是一模一样的,可他说,他是深思熟虑过的。要知道,腊月二十五,任命可是在泰和殿颁布下来的,这是皇恩啊,他这份辞呈,如今在我手里跟个烫手的山芋似的。这不,我还得呈上去请圣上示下呢。”

  说罢,吏部尚书摇着头走了。

  早朝结束,三五成群的从泰和殿退出的人,便都知道了杜轩递jiāo了辞呈的事。

  不时的有人回头去看他,眼中都是震惊,另外还有些人,幸灾乐祸的等着雷霆震怒后杜轩的下场,杜轩注意到,心中却丝毫没有摇摆。

  白璎珞星亮的坚定眼眸,白老太爷和靖安侯谆谆的话语,都给了杜轩无穷的勇气。

  “杜大人,圣上有旨,宣你进殿。”

  周复出现在杜轩面前,颔首冲他说道。

  杜轩谢过,跟在周复身后进了泰和殿偏殿。

  更了衣的嘉元帝正坐在暖炕上喝茶,手里还拿着杜轩那份辞呈看着,见杜轩进来,嘉元帝将辞呈顺手丢在桌上,待他行了礼,指着面前的软凳让他坐,方沉声问道:“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朕一句也不信,你心里怎么想的,跟朕说说。”

  和蔼的语气,像是在对子侄说话,而不是臣下。

  杜轩的心里,忽的犹疑起来,不知该说真话,还是如辞呈里写的那般应对。

  嘉元帝笑了笑,冲周复摆了摆手。

  待到殿内只剩下他和杜轩,嘉元帝轻声说道:“你入京两载,虽办事稍显稚嫩,但与同龄人相比,已经算是个中翘楚了。你身上最大的优点,是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始终有文人自有的一分傲骨,所以,朕欣赏你。”

  嘉元帝这一番话若是传出去,杜轩又会成为风口làng尖的话题人物,可此刻,杜轩的心里,却满是怀才得遇的欣喜。

  欣喜过后,更多的则是失落。

  如今的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

  杜轩自认虽有几分才学,却远远没到千里马的境界,可先有白老太爷,后有嘉元帝,他的青云路,相比其他人来说宽敞顺遂了不知多少。

  而如今,因为杜辕那两个字,他便打算放弃这一切,尽管白老太爷和靖安侯都温和的说支持他,可杜轩的心里,怎能没有愧疚?

  倘若无功而返,现有的功名利禄又都丢了,自己还能带给白璎珞和孩子什么?

  此刻听着嘉元帝赞赏的话,杜轩更加觉得惭愧。

  他原以为,除了珞娘,其他人都不会支持他,可如今,一切都与自己所料想的相反,便连嘉元帝,也不似他猜到的那样雷霆震怒。

  “所以,你想清楚,认真的告诉朕,这是你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吗?倘若将来一无所有,你可会后悔今日的抉择?”

  嘉元帝沉声问道。

  杜轩起身跪倒,郑重的磕了三个头,方正色说道:“这些日子,微臣一直在思索,也问询过身边长辈的意思。所以,微臣矛盾挣扎过,也认真考虑过,倘若微臣真的有才gān,出去磨砺一番,将来未必不会出人头地。倘若一味的贪恋手中拥有的权势地位,却丧失了本xing,到那时,微臣怕是尸位素餐,离行尸走ròu已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