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盛家,按规矩拜堂行礼,将新娘子送入dòng房后,亲朋好友们便聚在盛家宽敞开阔的院子里,好酒好ròu地摆上桌来,开始推杯换盏地豪吃豪饮起来。
可怜萧都一代名宗大侠,被一群庄户农人围着一顿猛灌,喝得醉眼迷离,只知道一味傻笑。
江月昭被这欢庆的气氛感染着,忘却了心中诸多烦忧,一时兴起,也饮了几杯。直到被游在龙夺了手中的杯子,才讪笑着舔舔手指上溅落的酒滴,伸手抓起一只jī腿,啃将起来。
一个汉子喝得面红耳赤,手抓一只斟满的酒碗,摇摇晃晃地走到江月昭面前,举碗一敬,闪着舌头说道:“我敬少奶奶一碗酒!你要不来我们庄子里,我铁三儿恐怕连做梦都难见到这么漂亮的女人,你们大家说是不是啊?”在得到众多的哄笑附和后,那铁三儿更是兴奋了,继续含糊不清地说道:“你们瞧瞧,这才叫女人呢,细皮嫩ròu的,怀着孩子都这么好看!哪象我家里那婆娘,简直象头老母猪…”
他还没有感慨完毕,就有一个三十几岁的胖女人冲了上来,一把揪住他的耳朵:“快给我滚回去!跑到这里当酒蒙子,平白吓坏人家大少奶奶,丢不丢人?敢说老娘象母猪?老娘当年也是花儿一般的小模样!是谁把我祸害成这样的?屋子里那一群的娃娃,是你从山沟沟里刨出来的吗?”
一边骂着一边将铁三儿拎回酒桌旁,摁倒在那里。
众人指着铁三儿,一阵哄笑嘲讽。那铁三儿被拎得耳朵疼,酒也醒了几分,涨红着脸低着脑袋,再不敢看江月昭。
江月昭只觉得这群汉子朴实憨厚,倒未感觉是受rǔ了。她见那乱说话的铁三儿被自己的婆娘象拎小jī一般地拎回去,捧着肚子笑倒在桌子上。
席如流水客如鲫,不知不觉,这顿酒席就吃到了日落西山,月出东方。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速之客
深秋的夜晚云淡风凉,半弯银月挂在天上,如水般恬静。
盛天农庄的打麦场上却是另一番欢腾景象。麦场当中是一个两人高的麦秸堆,围着麦秸堆架着很多的柴禾。
庄人们在盛天荣的带领下,举行了一个祭农神的仪式后,一个汉子点燃一支火把,往那麦秸堆上一扔,“呼”地一下子,gān燥的麦杆瞬间燃烧起来,引燃了架在外围的柴禾,顿时火光冲天。
那红彤彤地火苗蹿跳着,映在庄人们乐陶陶的面庞上,好不喜庆。
酒足ròu饱的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便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庆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们的舞步是朴拙的,他们的歌喉是粗犷的,他们的热qíng是最真挚的。
此时此刻,纵然江月昭心中有千愁万怨,也都被这熊熊的火光烧成了灰烬。放眼皆是一张张喜眉笑目的欢快面孔,江月昭也打心眼里高兴了起来。她不能跟着又蹦又跳,但是热qíng的庄人们仍是不放过她,几个小媳妇把她拽进人群里,将她融进跳舞的人流中,想着让她跟着走走也是好的。
游在龙就在离她几步远的人群之中,虽然被几个小姑娘围着邀舞,却时不时往江月昭这边望上一眼,防着那些狂欢到忘形的人们挤了撞了她,他也好及时出手。从一个月前在她逃亡的路上重逢,她的眼角眉梢就一直隐隐地挂着抹不掉地忧愁。尽管她见人总是笑眯眯地,总是摆出一副能吃能睡。一切安好的样子,但他知道那是她要qiáng的xing子使然,不愿意惹人担忧罢了。
可是今晚不同,看得出来她是真的高兴。她的面庞被火光映得红扑扑的,如黛秀眉轻灵地扬动着,笑弯了的双眼中有兴奋的光芒在熠熠闪动,欢笑之间,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小贝齿。虽然不敢尽qíng地起舞,可是她仍然随着人们地节奏。轻轻地踮着舞步,兴之所至,手臂高高地扬起,波làng起伏般地摆动着。
他看得有些痴,心中最温柔的地方象是有一群小蚂蚁在爬,人不由地就要往她身边靠近。
就在这时,只听一声锣响,盛天荣亮开浑厚的嗓门儿大喊一声:“拉歌会开始了!”
庄人们默契地停了舞步,分成两排对面站好,一面是男人。一面是女人,对着唱起了山歌。
江月昭仔细听过,才发现这些山歌曲调可能是大家早就学会了的,不过那歌词却是随兴而发,有的象是qíng人之间絮絮诉qíng,有的象是一群人闲叙家常,有的还象是小两口qíng骂俏,真是百般滋味,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