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捉鬼师,千里追妻[重生]_作者:青茶木(178)

2019-05-18 青茶木

  所以,你要念书,自己考一个功名,在朝堂站稳了脚根,就算身无分文,皇上赏识你,就不会让你受委屈。

  人立于天地,要想存活下去,必须得有一技之长。翎儿,你心地单纯,又口不能言,爹思来想去,唯有读书这一条路,才是最适合你的。”

  钟父与他秉烛夜谈,一直说到深夜。他说的话很在理,也很为钟翎考虑,但于钟翎而言,却是冬日茄子上的一层霜——父亲这是,铁了心让他念下去。

  “翎儿,你不是喜欢看书吗?怎么突然之间不想读了?是不是在书院受了什么委屈?”

  钟翎摇摇头——没有。

  不是不想说,而是因为说出来压根没用。还能怎样呢?不读书的话,他一个哑巴,还能做什么呢?

  于是,日子便又恢复如常了,他掰着手指头,一天一天度日如年。

  那日,他终是忍不住了,在河边捡起被水泡烂的书本,蹲在那儿就哭了。他想,如果他可以说话的话,他一定要嚎啕大哭,把压在心底里的破烂情绪全都吼出来。但他不能。

  他无声地哭泣,唯有眼泪砸入河水的“滴答”声。

  他无助极了。

  然则,上天不会让你一直绝望的,因为他想玩弄你,就一定会给你一些甜头。

  钟翎抱着膝盖流泪的当下,身后传来一个温润的声音:

  “请问,桃李书院是从这条路上山吗?”

  第94章 动情(二)

  钟翎抱着膝盖流泪的当下,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桃李书院,正是钟翎拜读之处。

  他闻声回头,见是个不认识的少年人,于是赶忙又背过去擦干眼泪,顺着路往上指了指,点头。

  而问这话的人,正是洪桢。

  彼时他同钟翎一样,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郎,赶来天下闻名的桃李书院念书,企图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钟翎被欺凌惯了,生怕被人看出端倪,只维持着缩在河边的姿势没动,想着等这人离开再走。

  鞋底在河边的碎石块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脚步声渐行渐远,钟翎紧绷的身子才放松了一些。他有些难过地捧起所有字符都糊成墨迹的书本,想扔了,又有些舍不得。

  正当他权宜之际,身后的脚步声又回来了。

  钟翎之前有被人推进河里的经历,所以他下意识抽了一下,猛然回头。

  来的却不是欺凌他的那些官家子弟,而是去而复返的洪桢。他比钟翎高了一个头,相较之下便更魁梧,对视时会微微低头。

  钟翎戒备地往后一退,还不忘把泡烂的书本护在身后。

  “你别误会。”

  洪桢冲他笑笑,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阳光,“我回来只是想告诉你,你要是心情不爽,想找个地方静静的话,最好不要在这里。”

  钟翎微微偏头,好奇这人何出此言。

  洪桢指了指钟翎丝绸材质的裤腿,道出缘由:“在河边站久了,脚会湿的。”

  钟翎低头看了眼裤腿,果然已经湿漉漉的了。他将脚缩了一缩,又抬头看人,觉得这少年肩上的阳光真好,应该很温暖。

  那年溪水潺潺,成就了他与他的初见。

  即便往后经历了风风雨雨,钟翎仍然觉得,那是他人生最温暖的一幕。

  洪桢到书院的当天就住下来了,他跟钟翎不一样。钟翎是因为父亲花钱给书院修了一栋藏书阁,才拿到入读的资格。而洪桢的家境不如钟翎,父亲是个小地方的县官,而这个地方,正是“宜顺”。他能进来念书,是因为他父亲救过孙尚书一命,孙尚书为了报恩,便替洪桢要了一个读书的名额。

  刚好,与没有人愿意同住的钟翎,是同一间。

  “兄台安好,在下洪桢,今日黄昏时见过。这间屋子以后就咱俩住了,请多多关照。”

  他一面说话,还一面朝钟翎拱手作礼,弯腰垂头,很是真诚。

  钟翎被人欺凌惯了,向来心防很重,不敢轻易对人袒露真心。于是对于这人的自我介绍,他只是攥着衣角,刚出生的幼猫一般,谨慎地点了一下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洪桢见怪不怪,只将自己的床铺好之后,点了柜子上的蜡烛,翻开一卷书。

  他毕竟是走后门进来的,父亲嘱咐他写一篇好文章交给夫子,让夫子见识一下他的文采,才不会轻视于他。

  在这方面,洪桢的父亲的行事风格无疑更妥当。比如,钟翎的父亲只会差人送礼,又被自诩清高的夫子原封不动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