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大旱,百姓必定颗粒无收,战乱将起,饿殍遍野。
邵逾白作为皇帝,非得吊死在太庙门口才能谢罪。
余逢春真是被他拿捏住了命门,咬牙想再抽逆徒一巴掌,看着邵逾白脸上的红肿,却迟迟无法抬手。
他恨声道:“枉为君子!”
面对他的咒骂,邵逾白却只是笑笑,半点没放在心上,柔声道:“先生勿怪,方才学生只是一时冲动,万不该拿黎明百姓的生计性命赌咒,待会儿就去祖宗排位前罚跪——只是虽然世间誓言少有应验,但拿来测一测真心,还是很好用的。”
他低下头,细心搅拌着碗里的汤药,陶瓷碰撞间声音清脆。
他说:“先生脖子上的伤,要好好敷一下药,我已吩咐太医院去调配,今天晚上就能送来。”
余逢春:“不用。”
邵逾白闻言皱眉。
“你为何如此不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他问。
“昨夜吐血,你说没必要,今天昏迷,你说没必要,你差点被那疯子掐死,还说没必要——余先生,在你眼里到底什么是必要?”
这是说了这么久以来,邵逾白第一次有生气的意思。
可转瞬间,他又将怒气压了回去。
“喝药吧,先生。”
死里逃生的皇帝,不比余逢春脸色好上多少,眼睛极黑,面色却极白,仿佛漂白后的宣纸上滴染墨痕,仍然散发着大病初愈的死气。
可与之相反的是,他的眉眼间却溢满了无限的生机,望向余逢春的眼神也不像曾经那么厌倦疲惫,总是温柔的,渴求的,含着笑的。
仿佛那块在他身上长了很久的假皮被硬生生撕扯下去许多,露出八年前那个少年的依稀模样。
余逢春透过血肉模糊,看清了此刻邵逾白的偏执和疯狂。
邵逾白这时候看着好像胜券在握,好像有自信把余逢春拿捏在手里,但实际上,他所有的筹码都脆弱得很。
余逢春若是不配合,执意要走,那邵逾白只有崩溃这一条路。
无奈从心中叹了口气,余逢春抬手夺过邵逾白手里的药碗,一饮而尽,尔后将碗扔进他怀里,往床上一躺,背过身去。
“滚!”
见他喝了药,邵逾白脸上的笑顿时就真心实意起来。
弯腰替余逢春掖好被子,他轻声道歉:“本该陪先生解闷,但有很多事要我处理,等我料理完,再来陪先生。”
他说得温柔恭顺,但余逢春却从他的话语里听出什么。
他撑起身子,偏头看向邵逾白。
“现在?”
见他如此反应,邵逾白面上的笑更深,他就知道,先生不会不管自己。
“现在很合适。”他说,“这样再过几日,天气暖和了,我可以带先生出门踏青。”
余逢春心情复杂,盯着他看了好久。
邵逾白对视回去。
沉默片刻,余逢春说:“……小心顾佑,他是军人出身,家中必定圈养私卫,万防此事泄露回秀州。”
邵逾白点头:“学生明白。”
说罢,他便站起身,快步离开大殿,背影挺拔修长,不见丝毫颓势。
仿佛余逢春的出现,像一把火,直接将他身体里畏顿许久的生机重新点燃。
即便将死,邵逾白都敢为了余逢春拼一把,更何况是现在。
望着消失在殿门口的背影,余逢春坐了许久,等又开始疲倦,才缓缓躺下,脚踝在被子里轻微挪动,锁链也跟着碰撞。
他听着心烦,闭上眼睛。
0166适时出现:[我可以帮你解开。]
余逢春闻言,不假思索地拒绝:“不用了。”
[为什么?]
0166能感觉到,余逢春的烦躁不是假的。
余逢春回答:“这样能让他安心,我可以忍忍。”
“而且,”他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待在这儿挺好的,没人来烦我。”
既然当着陈和的面变换容貌,那余逢春就没想再回到江秋的身份里。
如今事多烦恼,余逢春显露真容,必然有无数人围上来找他麻烦,既然如此,他还不如躲在大明殿里,能清净一天是一天。
0166似懂非懂,系统觉得余逢春说的有道理,但又感觉余逢春有所隐瞒,具体是哪里,0166说不上来。
……
余逢春在傍晚的时候醒来,陈和带着太医停在帷幔后面,小声问:“余先生,您醒了吗?”
余逢春咳嗽一声,陈和小心翼翼地走进来,目光不敢落在那条锁链上。
“太医到了。”陈和说。
余逢春“嗯”了一声,不说话。
沉默让陈和额头上浮现出一层冷汗。
他试探着张口:“余先生……”
余逢春打断他:“——你知道这个吗?”
他抬抬腿,脚上的锁链跟着发出清脆的响声。余逢春看向陈和,目光锐利。
陈和背上也起了汗。
这都什么事儿啊?他从心里暗暗抱怨。
皇上眼看要过而立之年,怎么还这样任性妄为?
如此肆意,日后可怎样收场?难不成真把余逢春锁在床上一辈子吗?
可无论心里怎么想,陈和面上还是得帮着邵逾白,因此面对余逢春的质问,他只能躬身行礼。
“余先生,让太医看看吧,您脖子上的伤着实有些吓人。”
殿里没有镜子,余逢春看不到。
可落在陈和眼中,余逢春的脖子上淤痕已经渐渐化成青紫色,且有扩散之势,看着格外骇人。
“……”
余逢春不说话,陈和就不肯起来,两人对峙片刻,余逢春叹了口气。
“我不该和你计较的。”他说,声音沙哑。“是这逆徒欺人太甚。”
陈和闻言,也跟着叹气,不得已地替自己主子说话。
“余先生,陛下也是有苦衷的,他实在是——”
话涌到嘴边,又被陈和强行咽下去。
作为两人关系中的旁观者,陈和虽然知晓一切,但有些话无论如何都不该由他来说,只能任由着两人先别扭着。
深吸一口气,陈和硬生生地转移话题:“太医,进来吧!”
倒霉到可以喝凉水噎死的赵院判掀开帷幔,走到寝榻前。
这些日子宫里发生了很多事情,赵院判肉眼可见的瘦了很多,也老了很多,看着余逢春的眼神里充满着对退休的渴望。
检查完余逢春的伤口后,赵院判后退一步,从随身携带的箱子里取了药膏递上。
他低声说:“每日换三次,三日之内必会完好如初。”
陈和接过,又问:“那余先生的身体?”
赵院判说:“大人气血两虚且肝郁气滞,需好好调养,放松心神,方能长久。”
陈和听完,谢过赵院判,便带着他出去了。
等再回来,余逢春已经在长宁的帮助下给淤伤敷好了,一层细白的纱布绕过脖颈,余逢春不太适应地皱皱眉。
见陈和回来,他直截了当地问:“他干什么去了?”
“他”当然指的是邵逾白。
陈和一躬身,轻声道:“京中闲杂人等太多,陛下去清理了。”
清理这个词用的很妙。
余逢春又问:“他晚上还回来吗?”
闻听此言,陈和斟酌片刻,答道:“陛下是否回来,要看先生您怎么想。”
如果余逢春同意,那邵逾白无论多晚都要赶回来,若是余逢春不同意,那邵逾白就算睡在门口台阶上,也不愿惹余逢春更生气。
陈和说得不算隐晦,余逢春当然能明白。
他冷笑一声:“跟我有什么关系?”
陈和无奈,不想真把余逢春惹生气,便住了嘴,吩咐手下带来许多余逢春之前没看完的杂书典籍,全部堆在床头,又命长宁端来适合调养身体的食物,放在床榻小桌上。
等一切安排好后,陈和告退,不留在那里惹人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