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熙偷偷给宋泊比了个大拇指,这大拇指只有宋泊瞧得见,其他人只能看见江金熙的衣袖边沿。
携上回礼,宋泊、宋茶栽和曾媒人告退了。
坐在马车上,宋泊才让宋茶栽赶紧将订婚书打开来瞧瞧。
之前在丞相府时他也想看订婚书写了什么内容,但到底要端着身量不好凑上去看,只能按捺这自己内心的期待,等出来了才迫不及待让宋茶栽拿出来看看。
“好啦,瞧你个猴急的样子。宋茶栽从怀中把订婚书小心拿了出来,展示在宋泊面前。
订婚书内宋泊与江金熙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排行等,接着是媒人的信息,媒人信息再往下写了婚约誓词,最后写上了日期和署名。
看着自己的名字与江金熙的名字并排出现在订婚书上,宋泊没忍住一把攥住宋茶栽的手,“大姑,我定亲了。”
宋茶栽腾出一只手拍着宋泊的手背,道:“嗯,恭喜你,你定亲了。”
第142章
完成定亲的事儿,宋泊心中的大事儿也算暂时了结了。
“瞧你美的,每天都咧着个嘴傻笑。”宋茶栽正帮着宋泊打扫院子,就看着宋泊拿着个扫把边扫雪边乐呵。
距离定亲那日已经过了三日,今日是宋泊搬进新院子的日子。
“我高兴呀。”宋泊也没觉着自己傻笑丢人,大大方方就承认了,“你有了未来侄夫郞,你不高兴吗?”
宋茶栽擦着正房的窗户,闻言答道:“当然高兴。”
江金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哥儿,长得漂亮声音好听,又明事理会读书,还有一手好医术,宋泊能与他定亲当真是撞了大运。
“过两日房子收拾好了,你就得钻进书房里苦读了。”宋茶栽调侃道。
内院五间房除了正房用来当宋泊休息的地方,另外四个房间暂时还未有它用,宋茶栽便收拾一间出来,给宋泊当书房用。
到了京城没有县学老师领着,学习全得靠自己,当然要腾出个安静的环境。
宋泊笑答:“我都做好准备了,就等着苦读呢。”
今后一个半月才是辛苦的时候,不过宋泊已经做好准备,只要读不死就往死里读。
正月十七,宋茶栽捎了封信回去,与刘南民说了宋泊定亲以及她会晚些回去的事儿,离会试就剩一月多,现下坐马车回到村里屁股还没坐热就得再坐马车上来京城看会试结果,如此折腾倒不如直接住在京城,索性宋泊也需要人照顾他生活起居,宋茶栽便想着等到会试结果再回去。
十七日以后,宋泊投入暗无天日的学习生活之中,每日醒来便学,学到凌晨打更声响再歇。
文夫子也被重新请了来,算是给宋泊专门一对一复习的夫子。
文夫子虽在京城,却也听闻宋泊逢考必是榜首,教这样的弟子省心,他所教的东西宋泊都能理解。
江金熙每日都会到宋泊这儿来,他也不打扰宋泊,只是在旁边陪着一起看书。
时光流逝,眨眼间便到了三月三,会试的日子。
会试更苦,共考三次,每次三日,期间都会间隔一天给考生歇息。
“一想着要在小房间内待上九日,我就觉着苦。”路砚知耷拉着一张苦瓜脸说道。
二月中路砚知就到了京城,他听闻宋泊年初就在京城,来时最先与他打了招呼,而后宋泊请路砚知住家中去,两人跟着文夫子恶补了半月,今日才一块儿到贡院门口。
“熬过这九日便好了。”宋泊说。
“还好现下是春季,不至于那般臭气熏天。”路砚知实在找不到好处说,只能捡着这点安慰自己。
天还未亮,贡院就开门迎考生。
会试的检查最是严格,连身上的衣裳都得脱了去,只留一条里裤,留里裤还不能将腿遮着完全,得将裤腿撩起来到大腿根处,如此才算合格。
过了检查夹带那关,宋泊接着往后走,有官差检查考生携带的笔、墨、砚,如有一物不合规就会换成贡院提供的合规物品,考试前若少了自己用来顺手的笔墨砚,定会对心态造成极大的影响,故而没有考生敢在这事儿上动手脚。
会试没有考篮,笔、墨、砚抓在手中进去就是,其它东西贡院都会提供。
顺着号牌的号数找着号房,宋泊坐了进去,号房内陈设与乡试号房差不多,不过这号房建在京城,每个小房间的空间会相对大些,没有乡试号房那般闭塞,而且这次便桶还提供了盖子,如此可有效隔绝气味。
总的来说,宋泊对这间号房还是挺满意的,既然选择不了考试的地方,那就只能心态放平地迎合。
宋泊坐在号房内的小凳子上开始研墨,今年会试考生不少,约有上千人,等会会有几十个考官一起发卷,只要听到铃声响起,就可以开始作答。
会试每场考试的试题都不少,沾笔的墨就需提前备着,还好现下已经入了春,气温渐渐回升,不然有的差砚台根本研不出墨,或者一研出墨就被冻着,这般墨水也是用不得的。
宋泊耐心等着官差来,终于不知坐了多久,听见渐渐往他这儿靠近的脚步声。
官差把卷子分到宋泊桌上后完全未停留接着往后走,过了一会儿,贡院的铜钟被敲响,巨大的钟声响彻贡院,会试开始了。
第一场考试考四书和五经,四书题有三道,五经题是选做题,每位考生需选择四至五道题作答。说是四至五道,但做五道的分肯定比四道多,所以宋泊安排的写作时间将五道题都算了进去。
四书五经算是基础题,能进入会试的考生都是基础扎实的人,不过会试喜欢与众不同,常出些歪门邪道题,比如那种书里只用小字提过一句的话,也有可能会出着。
先前便有考生觉着不满,上贡院投诉,但贡院翻出那一列小字出现的书页,确实就在四书五经之上,这可是贡院有理,怎么说这考题都在四书五经上,不算偏题。
这次会试便出了三道犄角旮旯题,一道四书,两道五经,还好先前文夫子特意提过,这三句原句宋泊都有复习过,写起来也算得心应手,旁的简单题宋泊就是闭着眼也能写来。
一写卷子便容易忘记时间,直到官差拿了蜡烛来,宋泊才发现眼前光线已然不佳,夕阳西下入了夜。
在号房睡了两个晚上,宋泊是浑身酸痛,浑身骨头动起来都嘎吱嘎吱响,总算熬过第一场。
第二场三月七日开始,考论、诏诰表,论为议论文,诏诰表是三类文种,考生则一类作答即可。
诏需要模仿写出皇帝发出的政令,这种文体与皇帝沾边,大多考生都不愿意选此文体,若有自己发现不了又触及皇帝的错误,被刷下榜是一回事,被问罪可就是无妄之灾了。
诰需要模仿朝廷封赠官员的文书,这个文体与第三个表,模仿臣子向皇帝呈递的奏章差不多,考生们便在这两种里头选。
宋泊花了两天时间写下论,最后一日挑了表来写。
江丞相作为恒国大官,每日都要向皇帝呈递奏章,宋泊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沾了江金熙的光,从江丞相那儿学到了正儿八经的奏章格式,诏诰表这题考的便是格式,格式出了错,里头内容写得再好也是白搭。
又过三日,宋泊从贡院出来透气。
就算是京城的贡院,也是闷得让人难受,还好考三日便会放出来一日,不然真得在里头闷死不可。
江金熙每次都会在贡院放人的时候等在贡院门口,有了订婚书,他行事作风便开放许多,直接喊阿朝驾着丞相府的马车来贡院门口接人。
有人问来便说他是来接他的未婚夫,如此合情合理也嚼不了舌根。
期间江金熙从未问过宋泊有关科举的事儿,一来是不想给宋泊增添压力影响他的心态,二来考卷呈了上去已成定局,再问也无济于事。所以宋泊出来休息的两日,江金熙备着好餐好茶,让宋泊体验了两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第三场考试三月十一日开始,宋泊再回号房内莫名生出一股熟悉感,心态更平稳了。
第三场考试策论,共五道题,都是与时政或者历史有关的问题。与先前所有考试相同,策论最是灵活,不仅需要考生了解时政和历史,还要考生结合现实、加上自身理解写出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