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攻今天也在养夫郎[穿书](163)

2025-08-19 评论

  恒国圣上爱才,所有才子之中他最喜实用型人才,故而第三场考试的分数占比很高,有不少一、二场写得好的考生到第三场拉胯了,只能遗憾落榜。

  宋泊凝声屏气,将一切注意力都锁定在考卷上头。

  这次会试的策论题不难,提到了前年水灾与昨年寒灾的事儿,两场天灾宋泊都经历过,自然比其他考生感悟多,写出来的策论也为受难者考虑许多,真正按实际作答。

  众多考生有个不好就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写出来的策论视角多站在上位,乍一看没什么问题,细细深究起来便会发现那些决策都是假大空,根本无法实施。负责改卷的考官经历众多,瞧着这种实施不了的策论就会给低分。

  三场考试考下来,宋泊也是耗心耗力,走出贡院时不禁感叹外头的世界还是美好,不枉费他在里头关了九日,为他和江金熙以后的美好生活奋斗。

  江金熙在贡院门口接着宋泊,说道:“既考完了,我们晚上便放纵一下!”这也算是他们多场考试考下来的习惯,最后一日考完试就得到饭馆放纵一下,犒劳努力的自己,如此才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江金熙瞥着从贡院往外走的路砚知,将他也唤了来。

  “也有我的份?”路砚知本来因着作答的事儿心气不顺,一听江金熙要请吃饭,瞬间就把作答上的失利抛到了脑后。

  “当然,路兄可与宋泊同学两年,还卖了他珍贵的观山红,如此交情怎能不一起呢?”江金熙笑着说道。

  说起来路砚知可是帮了他们许多,商贾的人脉在开店的方面很是有用,前头百安馆就受他帮忙,年前定亲宋泊更是有不少贺礼是从路砚知那儿问过才买下来的,可以说他和宋泊能定下婚事,路砚知也占了三成的功劳。

  路砚知偷偷瞧着两人面色,见两人都面上含笑,没有一丝不自在,他才放着心,大胆道:“那我可不客气咯?”

  宋泊一拍路砚知的后背,“客气什么,今日不醉不归。”

  

 

第143章

  三月十三至三月二十八对于会试考生来说十分难熬,会试出榜十五日,这个时间不会长不会短,就算出了问题卷,因着在京城,找各种官员核对都方便,故而十五日是不会出现任何偏差的,这十五日考生们等在家中简直度日如年,巴不得有人能给他们一棍子,直接跳过中间的十五日。

  这焦躁的典型代表便是路砚知,坐在凳上觉着刺挠,站在地上又跟个陀螺般转个不停,晃得人眼晕。

  江金熙瞧着在院子里转来转去的路砚知,偏头询问宋泊,“路兄这般症状有几日了?”若非知道路砚知考了会试,他还真要以为路砚知犯了什么病。

  古往今来也不是没有被科举逼疯的学子,不过路砚知这才第一次考会试,他又心理强大,应当不会因为一次会试就疯掉的。

  “会试那日夜喝醉以后,第二日便开始了。”宋泊也是觉着无奈,卷子都呈到官府那儿去了,再着急又有何用,不如静下心来看书,往后还有殿试呢。

  江金熙双手撑在亭中石桌上,掌心托着脸颊,忽然想着个好去处,他声量高抬,提议道:“不如我们今日去庙里吧!上上香、求求签讨个好彩头?”

  “倒也可以。”宋泊应道,整日在院子里待着也没旁的事更是容易胡思乱想,趁着这个机会活动活动身子骨也不错。

  上辈子他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经历过穿越这事儿以后,他觉着有些事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带路砚知去庙里拜拜神仙也好,能求个心安,不至于整天在院子里叨扰别人。虽然宋泊每日看书也不在意路砚知在做什么,但每次抬头往院外看去总能瞧着个焦虑的身影,多少有些扰人心绪了。

  既要去庙中,宋泊便也邀请了宋茶栽,庙中不止能求学业,还能求些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类的吉运,宋茶栽这般年龄,应该正是乐意求吉运的时候。

  宋茶栽一听宋泊要请她去庙里,想也没想便答应了。

  只是去庙中不可两手空空去,江金熙回丞相府寻阿朝,宋泊、宋茶栽和路砚知则去集市买贡品。

  宋泊与江金熙约在集市出口见面,巳时中,一行人坐上马车前往京城郊外的众仙岩。众仙岩虽未有寺庙两字,却是京城百姓们最爱去的寺庙,就算从京城步行至众仙岩需要两个时辰,每日前去上香的香客还是络绎不绝。

  托马车的福,两个时辰的步行时间被缩短至三刻钟,阿朝在众仙岩山底停下马车,大伙儿纷纷从马车上下来。

  面前是一望瞧不到尽头的阶梯,顺着阶梯往上瞧,能看着一座寺庙建于半山腰,周遭烟雾环绕,瞧不太清晰。

  江金熙熟门熟路道:“走吧,马车不能上寺庙。”

  每年他娘亲都会带他到众仙岩来,这条前往寺庙的路他少说走了几十遍,连哪节台阶上的砖容易松动都记得清清楚楚。

  路砚知像个出门春游的孩童一般,指着石台阶兴奋道:“就沿这条台阶往上走吗?”

  “是的,寺庙建在半山腰,离这儿不远。”江金熙说着先一步踏上台阶,青桥小跑着跟在他身后。

  马车上不了台阶,买的贡品就得由他们拎着上去,四个人的贡品说来也不少,宋泊、路砚知和阿朝三个男子一人拎着一袋,往山上走。

  走了一刻钟*的时间,大家终于到了寺庙门口。

  宋茶栽瞧着面前这座寺庙的规模,没忍住感叹一句,“京城的寺庙也是与众不同啊。”

  光是这寺庙的石门就已经有十人之高,大门敞开着,香客进进出出也是热闹。

  寺庙大门外有一巨型香炉,进寺庙之前得先与这片的土地神打过招呼,竖香在这香炉之中。

  江金熙帮着大伙儿都点了香,每人分三支插在香炉之中,而后领着大家由左门进。

  左门进、右门出这也是寺庙的规矩。

  刚入院中,便有一雕像立于众人面前,两边是四方水池,水池不大,里头养了不少锦鲤,个个身子圆润,游起来都不利索。

  四方水池上头还有香客捏着馒头在喂鱼,那些鱼儿就算已经胖得游不动了,抢食还是要抢的。

  江金熙让青桥把包里的馒头拿出来,每次来众仙岩,他都乐意喂鱼,觉着喂鱼这事儿十分有趣。

  站与四方水池的桥边,江金熙一点一点捏着馒头碎丢入水中,这侧又有人喂食,鱼儿们纷纷游过来。

  江金熙掰了半个馒头给宋泊,嘴里说道:“你瞧,这些鱼儿可好玩了,个个身体圆润,瞧着可是喜庆。”

  宋泊掰下一块馒头丢下,笑着说:“也就是寺庙里的鱼能有这个待遇了。”

  香火兴旺的寺庙小动物都能顺带沾沾喜气,野外的鱼、家中院子观赏湖的鱼个个苗条,哪儿有这般甜蜜的烦恼,有些香客带的馒头不合它们胃口,它们还会挑食往好吃的馒头那儿去。

  “这个寺庙很灵的,所以大家都愿意来。”江金熙说道。

  喂了一小会儿鱼,将手中馒头都喂了去,江金熙才领着大家又往里去。

  最先的是大殿,殿内放了一尊金座佛像,佛像闭着眼两颊圆润,瞧着便是一副关爱众生相。佛像前头有一红木方桌,专门用来放香客们带来的贡品。

  江金熙指挥着大家把贡品放在红木方桌上,然后将包装纸袋打开来放好,贡品以双数为吉,故而苹果、梨子、糕点等都是二、四、六、八的数量。

  江金熙喊着宋泊帮他一起点香,正殿后头还有其他的神殿,得抓着一把香过去,沿路上香,文昌帝君殿在左边第三个神殿,那儿是他们这次来的主要目的。

  众人在正殿拜了拜上香,从左门出去,一个神殿一个神殿拜去。

  到了文昌帝君殿,大伙儿才停下了步子。

  最近正值会试刚结束,来文昌帝君这儿求取功名的人数不胜数,既有考生又有考生的家人,一时间竟比正殿还热闹些。

  刚进着文昌帝君庙,路砚知便迫不及待走到蒲团前,他右手五指并着指向蒲团,转头问江金熙,“可是跪在这儿与文昌帝君说我的诉求?”会试第三场他发挥失常,却还是寄予一丝希望,希望考官能放他一马,让他上榜。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轻临镜 情有独钟 甜宠文 穿书 马甲文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