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理服人(58)

2025-08-27 评论

  所以说,萧衍才觉得慕容世家这招有点过于愚蠢,也不足畏惧。

  萧衍这边能想到,萧宸自然也能想到。故而在穆峰和书院诸位夫子,以及亲朋好友生怕他们被影响,过来安慰劝解时,却见他们有如老僧入定,淡然无比,一点儿都没有被影响的意思。

  众人欣慰于他们内心坚毅,不为外界所动的同时,也感到有些惊讶,随后又有些了然。

  是了,若是怕了他人口舌,不若尽早归隐山林避世,毕竟有人的地方,必然会有纷争,既然选择入仕,早晚会有这么一天,不过是提前遭遇罢了。

  往后这般因利益权势所带来的事端,还会更多,这次仅仅只是他人口舌,还算事小,总比要了性命要好。

  正如萧衍所猜测,慕容世家出此这招,其他世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利益相交与妄图攀附之人,则选择随之附和,更多的还是选择观望慕容世家与皇权的斗法,也有的乐得看慕容世家吃瘪。

  因为慕容世家中立已久,觑觎者无数,慕容世家得以扬名,又能在历代夺嫡之争中存活下来,正是因为他们从不站队。

  一旦沾染任何势力,那么中立也不成立,最终要么有从龙之功,要么沦为夺嫡之下的灰烬。

  是以,慕容世家繁盛太久,牢牢占据南方文人势力,太多人迫不及待看慕容世家就此倒下,想要从中分杯羹。

  而慕容世家明晃晃地将皇室的脸皮踩在脚下,成为慕容氏的踏脚石,这是不论孝治帝还是太后、皇后都不能忍的事情。

  这是蔑视皇权,只要身为皇室中人,没有人愿意看到有世家在他们头上为所欲为,甚至还有妄图操控皇权之嫌。

  当孝治帝对慕容世家出手时,太后和皇后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几乎是一夜之间,慕容世家上到家主,下到丫鬟小厮,各种阴私丑闻,流传在大街小巷,说书先生与稚童们的童谣中。

  比如现任慕容家主表面上立爱妻人设,还曾以终身不娶妾,被世人称之为最是痴情郎,可背地里却偷偷养了好几房外室,甚至连弟媳身边的丫鬟都未曾放过,更是霸占良田,放印子钱等。

  还有慕容羽的长兄,竟然同他爹的妾室暗通曲款,简直是有违伦理纲常!不但如此,他还男女通吃,最爱强迫稚童,简直丧心病狂!

  再比如慕容世家门难进,想要拜访还要给门掼塞银子给好处,才会给你帮忙通报,往往更多的还是拿了银子却仍然不能见到,而那些权贵世族不用通报也能被迎入。还把前人所作的话改了改,戏称——宰相门前七品官,慕容屋前鹰犬吠。

  自古恒之,八卦最容易流传得更广,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世人对权贵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若说皇权不公,确实能让人愤怒,可科举之事跟普通老百姓无关,感同身受的唯有读书人。

  历代读书人可不好惹,一旦惹怒了读书人,他们会笔诛墨伐。作为唯一流通信息的书籍文章,可不就给出一种‘好像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说法,使其一家独大,无人敢惹。

  可如今情况不一样,慕容世家的丑闻一出,这就关系到底层人的利益。不论是印子钱,还是仗势欺人,危害到的都是他们这些底层人,故而底下的老百姓也愤怒了。

  老百姓可不比读书人,他们不识字,但是他们有嘴啊!于是各种嘲讽抨击的童谣四起,偷偷朝慕容府门上泼粪的,拒绝给慕容世家做活计的,稍微不理智的还会指着他们鼻子痛骂。

  底层人虽然无权无势,但胜在他们人多势众,防得了一两个,却难以防得住一群人,就连府中的下人经此事后,短期雇佣的则寻摸各种理由推辞,签死契的则偷偷朝饭菜里吐口水。

  压死慕容世家最后一根稻草的还是那位家主夫人,竟是闹起了休夫,还是以婚前慕容家主曾起誓过,若是不忠不洁,妻可休之的名义,将慕容家主休弃。

  要知晓,慕容家主夫人可是先贤遗孤,于文人地位上比慕容氏还要高,慕容家主与其说是娶她,不如说是巩固文人地位。

  如此一来,这也能表明传言为真,慕容家主竟是这般之人,那么其他的传言也很有可能为真!

  一时间,慕容世家如同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臭不可闻。

  原先对朝廷的质疑,也纷纷改了口,说孝治帝眼光毒辣,没有被小人所蒙蔽,为大智也,好似之前抨击朝廷的人不是他们一般,相当的见风使舵。

 

 

第38章 奸臣38

  过了冬日的严寒,迎来了春日的生机无限,朝廷的文书也随之下发,绣活的事儿也开始随之开展。

  布料、丝线、染料、画师、人工等,都需要前期统筹,随之相应的是,诸多作坊也相应而生,百姓也有了生计。

  商人嗅觉敏锐,比常人更加关注朝廷风向,紧跟着周边城池前来讨生计的百姓过,来经营店铺,当地繁华已有雏形。

  作为参与人,赵婶和陈芝兰,以及已经成为熟练工的善才村的乡亲们,自然比旁人多了一份先机,被朝廷招揽为小管事,教刚上手的百姓们如何将绣活绣得更好。

  故而善才村的乡亲们,对萧家和赵婶以及陈芝兰,心里也是愈加感激,但凡有人敢说萧家兄弟的坏话,那么便会引起他们的回击。

  与此同时,在萧衍的影响下,他们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而且萧衍还曾跟他们透露过风声,是以他们早已同王夫子学字。

  别说,朝廷的人听闻他们善才村的人,不但是熟练工,还绝大部分都识字,在经过前期考察后,当即放心的将他们设为各个作坊的小管事。并且还曾私下里同他们说道,朝廷很重视他们这儿的情况,只要努力上进,他们能够晋升加薪,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故而在别人才刚开始上手时,善才村的乡亲们,一个个都已然化身为业内卷王,一个个都卯着劲儿努力做活。

  虽然其他老百姓也很努力,可到底还是新手,而且小管事和他们普通绣工的活计不一样,一个是管人,一个是绣活。绣工累在身体,而小管事累在精神上,两者不一样。

  身体累需要休养,而精神累,大多歇息一晚上,在看到白花花的银子,便是比什么良药都好使。

  他们的月银按计件方式发银子,做得多拿得多,故而朝廷的人也乐得见到他们赶工,而百姓们也乐得拿银子,两者都皆大欢喜。

  也不知上边的那位是不是有所考量,县令和相关人士的赏赐,已然下发,可关于萧衍和萧宸的赏赐,却是迟迟未到。

  按理说萧衍和萧宸作为此事的‘研发’者,又是次次荣获案首之人,漏掉谁都不可能漏掉他们,可事实确实如此。

  县令等着着急,还屡次有意无意打探风向,却是无疾而终。他生怕萧家兄弟误会自己吞了这份功劳,数次登门解释,好在萧家兄弟并未误会。

  萧衍也知晓这是上边的那位打算整大动作前的宁静。

  那位虽然属意他,可越是属意,在结果未定之前,越是不能让旁人察觉,这是对他的保护,也是谨防生乱的措施。

  县令不解,但见当事人都不介意,便也没时间考虑,因为他现在忙得恨不能变成两个人,连睡觉时间都没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这个县令协调,权限不够,还要同朝廷派下来的人进行协商,根本无暇分心。

  会试在来年二月,又有春闱之称。

  他们这儿离京城有将近两个多月,故而在年底前,连新年都未曾过,便已然收拾好行囊,又双叒叕赴京赶考。

  陆路水路皆有,路程是最长的一次。在辞别送行的亲朋好友,萧衍和萧宸开始出发。

  对于赶路,萧衍和萧宸已经有了非常多的经验和心得。为了防止他人起歹心,他们和镖局的镖师一道走,混在其中,钱财并未外露,还穿着灰扑扑带着补丁的衣裳,看起来像是被镖师护送的另一伙‘大单’,富贵人家的下人。

  当然,人家的下人比他们穿着还要好,他们竟是连下人都不如。

  镖师中也有他们认识的人,正是上回合作过的那几位镖师。

  能成为镖师之人,一则身体好,二则要懂些常人不会的把式,三则是要知晓不该问的别问,口风严实。

  毕竟他们镖局运镖过程中,总会有些不能为外人道也得隐秘,故而保密则是基本准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公子醉无忧 打脸 系统 快穿 爽文 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