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灵看了跟铁牛哈哈笑。
“海牛这是真爱当长辈,特别好哄。”
铁牛:“针线活不如我,缝的乱七八糟的。”
汤显灵:……比这个作甚。
铁牛:“你的裤衩我给你缝的——”
“可以了,别说了。”汤显灵去捂铁牛的嘴,俩人在灶屋嘻嘻哈哈打闹。
十四那日,张叔王阿叔来了,二人去香汤子泡了澡——张怀是急吼吼的,说:“我去年一身寒气,铁牛跟我说了一处,我先前还不乐意,大老爷们洗什么香汤子,你去洗洗指定喜欢,驱寒呢。”
俩人都没带海牛,直奔香汤子,洗完了才到汤家。
一家三口在堂屋挤了一宿。
第二天十五,汤显灵滚了一些元宵,热热闹闹吃完,这个年就过了。
张海牛跟他俩爹回去时可舍不得了,抱着四哥儿,又轻轻摸摸四哥儿脑袋——他学阿哥模样这般做,觉得很有长辈样子,细声细语说:“四哥儿你乖乖的,明年阿叔再跟你玩。”
四哥儿点点脑袋,喊海牛叔。
张海牛临别时,眼眶还红了,掉了眼泪。
张怀打趣儿子:“真哭了?这小子从树上摔下来都没哭,现在掉起眼泪了。”
让王素素拍了回去,孩子真难过呢,干嘛笑话海牛。
张海牛手背抹了抹脸上的泪,哼了一声偏头坐在板车上不理他爹,他爹根本就不懂!!!
开年没三日,汤家馆子开始营业了,又忙忙碌碌起来——倒春寒之前还能再卖一段时日的火锅、羊肉系列。
汤显灵教卢三娘做发糕,这种蓬松红枣味发糕最基础简单,但莫名的,汤家馆子做出来的格外好吃,有些食客买了尝过带回去,第二日又来买,说:家里的长辈老人家喜欢。
二月末,天略暖了些,崔伯安来接二姐孩子们回去了。
这般的早,汤珍都有些怔住,问:“今年怎么这般早?”
“早还不好吗?早点接你回去,咱们一家团聚。”崔伯安是满面春风,格外的高兴,还有耐心,抱着四哥儿又去摸了摸闺女脑袋。
莫名的,汤珍心里咯噔了声,她觉得不对劲。
别说二姐觉得不对劲了,就是汤显灵、蒋芸也瞧出来了,汤显灵跟娘私下说:“二姐夫这次来,像是中了八百万似得。”
蒋芸听不懂‘中八百万’,大概意思知道,估摸就是得了一笔大钱,不由眉头蹙了起来,后来问了伯安,可是家里田地问题解决了?
“……先前二娘跟我说,你没空回来,乡下田地有问题。”蒋芸补充。
崔伯安闻言先是愣住,而后听了解释,恍然大悟笑呵呵说:“对对,是田地的事,没啥大事,都解决了,哈哈哈哈。”
“都是好事,我想着接珍娘和孩子回去,一家人团聚。”
蒋芸听得一头雾水,却也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崔伯安来接人,没说当娘的要留着出嫁的女儿不回夫家,因此只能送别了。
汤显灵给二姐开了工钱,汤珍一看,“又给多了,就算是按照去年的工钱给,这还是多了三两银子。”
“诶呀姐你就拿着,银子你收起来,万一有啥事你手里有钱,也有个底气。”汤显灵说。他没说出来,二姐夫崔伯安这次来的状态好奇怪,感觉没憋好屁!
钱是人的胆子,寻常人钱袋子富裕了,胆子也能大些。
汤珍闻言,沉默了一瞬,看了眼阿弟,没有拒绝了。
第116章
二姐走后没多久,汤显灵和铁牛可忙了,倒春寒结束后,天一天比一天暖,为了不影响营业,周五馆子关了门,汤显灵和铁牛就往许村赶——趁着城门没关之前出城,赶着夜路去许村。
而家里那一摊事情,就交给娘操办。
蒋芸:“你们尽管去,采购什么货我都知道,家里还有大宝和佟嫂他们在。”
大家都能帮衬上。
汤显灵是放心的,先忙这段时日,等他的辣椒涨势喜人就好——
他忘了,这操心那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从辣椒种子什么时候下地种,到天气变化,要是下雨就操心,怕雨水太多,把辣椒苗给淹死了。
村长选了几户,头一年时,也不是人人都愿意种听都没听过的辣椒,不过汤老板收鸭蛋,村民对汤老板还是很有好感和信赖的,因此在村长安排下,八户村民愿意拿出一亩或是半亩薄田来种辣椒。
“都是种菜的好手,人也勤快,往地里看的紧。”
“统共六亩五分田,汤老板你看看行吗?”
汤显灵:“行!”
然后在村长牵线下,跟着八户村民签了契约。许村村长会识字,一一给村民掰扯清楚契约上说了什么,第一年,村民只负责种辣椒,精心照看,每亩田不管收成好坏多少,价钱是定死的。
汤显灵每亩田给一两银子。
第二年,还是这八户,给加钱,每亩按照二两银子付钱。
村民要负责种、收、晒等活。
这八户村民必须得干满两年,到了第三年双方自由,重新谈合作,到时候按照市场价给——
村民一听第三年按照市场价走就害怕不想答应了。
“好好的,咋就第三年不一起干了?”、“可是汤老板要另寻人干?”
汤显灵:……他给村民掰扯。
“前两年,种子我出,可辣椒种子大家没见过,咱们双方共同摸索种,我知道一些浅显的种辣椒办法,具体的怎么种还得靠大家。”
“所以前两年,我是拿了大头,大家得的钱不多。”
“第三年时,我想着这辣椒肯定要赚,到时候重新签合同,大家能多赚些。”
村民:啊?
“第一年一亩田给一两银子还少啊?”、“不少了,汤老板。”、“卖鸭蛋我们得攒够一千颗鸭蛋送到城里才能卖一两银子。”、“更别提第二年还给二两了。”
村民又不是没卖过菜,一亩田出的菘菜才能卖几个钱?几百文来钱都是顺顺当当运气好了,汤老板又出种子又管辣椒后续买卖,还给这么大笔钱,咋能说钱给的少呢?
“不然第三年还是按照第二年的给吧?”有村民提议。
还有人说:“实在不行,按照第一年的钱数也行。”这样光是种三年辣椒,没咋吃苦,就白得三两银子呢。
八户人,不光是户主,家里的长辈、媳妇儿都来了,七嘴八舌说了一团,主要是不想第三年重新谈,他们怕到时候没钱收。
村长看向汤老板,眼里的意思也是村民的提议,不过他想的是第三年按照每亩二两银子走——多给村民争取点钱,刚谁说的第三年按第一年走,真是老实头惯了。
汤显灵:……
他不能骗村民的。
“大家安静,听我说,我是做买卖的,一家朝食店半年不到开成了小饭馆,说起挣钱,我也有点点小小的远见,你们是铁牛、张叔王阿叔的乡亲,我不骗大家,我还想以后和村里长久合作。”
“这辣椒,以后真的能赚钱,第三年再谈加钱,那是对你们有利。”
“要是你们说按照第一年第二年价钱谈,我是成的,因为啥?我赚啊,我不会亏本,但是我想大家也富裕富裕,各家各户能多赚点,大家日子都能好起来。”
村长一听,再看汤老板,铁牛这位夫郎年纪轻轻但气势不一样,尤其是办正事的时候,很有主见和魄力,他求稳惯了,此时想了下,咬牙跟大家说:“成了,就按汤老板说的,第三年咱们再谈。”
铁牛他爹、阿娘、外祖都埋在他们村里后山头呢。
就想汤老板说的,都是乡亲,不会骗大家的。
这事后来就这么定了。
汤显灵主动伸出橄榄枝,也是希望和许村保持长久的辣椒协议,不然打一枪换一炮,后期辣椒供应需要生长周期,也很麻烦的。
从四月种下辣椒开始,到了五月、六月,汤显灵和铁牛十天半个月就往许村去一趟,要是以前汤老板肯定会哼哼唧唧:没有双休啦、好累哦、连轴加班人要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