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不用端详,自家夫郎身上哪里长肉,他都知道,对此很是高兴,说:“辣椒买的好。”
张叔隔三差五跟村民来送辣椒,有时候辣椒粉——
夏日,汤家夜市又摆出来了,这次得了辣椒粉,原本烤肉香味就霸道,加上辣椒粉孜然粉,香味是十里飘香,后来汤家暮食停了炒菜米饭,专门做烧烤。
小咪忙活不过来,还叫来了大圆。
汤老板不仅往出卖,还自己吃,天天肉串子不离手,跟小咪说:“再撒些辣椒,我要多多辣的。”
那肉串子红彤彤的辣椒粉,蒋芸看的都害怕,但是汤显灵一口一串,没带咳嗽的,铁牛只能捧着绿豆水、凉茶到夫郎嘴边,哄着夫郎多喝喝。
因为辣椒的关系,汤家生意火爆的不得了,天天都满座——还有人排队。
汤显灵也找到了刘宝鉴刘大爷,这位是真的‘百事通’,尤其是钻营衙门里的弯弯绕绕,倒不是说触犯律法,而是钻漏洞。
对于汤老板塞得钱,刘宝鉴没往眼里瞧,还有点想笑,汤老板做买卖也几年了,可给他塞钱疏通打点,这一手还是很生硬,一看就是以前没干过。
“你要牛油或是鹿油,鹿油的话也不算稀缺,你得跟东西市几个酒楼商量,他们用肉,你用鹿油,几个酒楼掌柜那儿我倒是能帮忙联系……”
汤显灵听了第一条就觉得没戏,说:“先前几个掌柜来问我要买辣椒,我全都拒绝了,现在我求着他们,他们肯定不乐意,就算是乐意,也想分辣椒这杯羹,倒不是我不给,主要是我都不够用。”
确实是不想给,这些掌柜的比他精,要是知道他要鹿油,提的条件看似‘他占便宜’,像是不要鹿油钱,但是合作起来,他吃亏。
不愿意,受制于人,算了。
“刘大爷,还有其他的渠道吗?”
刘宝鉴面上不显神色点头,心里倒是同意汤老板否了这一提议,说:“还有就是各府在庄子外头养鹿,但人家高门大户,不在意赚鹿油这些小钱。”
“除非是你有关系——”像是卫家、顾家。
汤显灵摇头,知道刘大爷说的是哪方面,实话实说:“我们小馆子,同卫府、顾府没多少、多深的关系。”尤其是做买卖,讲究的是平等互惠,高府邸看不上他赚的蝇头小利,对人家没有实惠,只有麻烦,合作不久的。
不如不开这个口,省的还用了攒下的情分。
刘宝鉴点点头,“鹿油就这两道办法,毕竟寻常百姓养不了鹿。”
汤显灵愁眉不展,脑袋都浮现出‘不行我去养鹿’,真是为了一点面团再包顿饺子了。
“不过——”刘宝鉴来了转折。
汤显灵顿时望过去,听刘大爷语气好像还藏着话,当即是殷切说:“您只管讲,不过什么?”
“鹿油是不好得,不过牛油我知道有个法子。”
汤显灵:!!!
不是,刘大爷您早说啊。
“您说。”
刘宝鉴:“咱们朝廷有规定,不许民间宰杀耕牛,但是奉元城有北来的商贾,这些外邦小族是靠游牧而生,成群的牛羊,他们那儿多得是牛油。”
!!!
汤显灵脱口而出:“可是上次刘大爷来我家吃饭,带的那位普斯大人?”
“你记性倒好,就是他们族。”刘宝鉴其实在汤老板来找他时,就知道汤老板先看中牛油,鹿油是后选,没有牛油才选鹿油,他先说了一通鹿油,再提牛油,这不,汤老板就知道他的本事了。
也能记下他这个大人情。
但是事后刘宝鉴又想:他也不收汤老板打点的银钱,就算汤老板将此事人情最大化,他也用不上汤老板啥——
顶多是汤老板逢年过节给他府上送些点心吃食,以前都有送的。
刘宝鉴想来想去,最后得出:他就是这种人,帮别人忙,自然是要别人牢牢记在心里了,甭管要不要还人情,反正得记下他刘宝鉴就是牛。
油脂这种东西好放好运输,尤其汤显灵对外出售麻辣牛油火锅底料,也是打算占领秋冬市场。
奉元城秋冬吃火锅的人多。
不过现在快进秋了,汤显灵不敢耽误,赶紧请了刘宝鉴做东,说足了好话,请对方当中间人,帮忙牵线,他要同普斯大人谈生意。
普斯大人其实没什么实权——这是荣朝给外邦新立的一个名誉官位,还是管商贾那边的。
周末时,汤显灵和铁牛换了新衣,就在他家院子摆了席。
汤显灵先是得了一罐鹿油——他家铁牛费的功夫买的,做了麻辣火锅,天凉,院子里也凉快些,石桌上砂锅咕嘟咕嘟冒着香气。
旁边摆着各色菜式。
这锅底煮了一会了,越煮是越香,就是蒋芸不爱吃辣的,闻着味都说:馋的紧。
更别提,这个时代没吃过麻辣火锅的大家了。
味道香的真真在在。
汤显灵邀请客人进,今日就普斯大人带着两位族人手下,还有就是刘宝鉴作为中间人,一进小院,刘宝鉴这鼻子嗅了嗅说好香啊。
“今日用鹿油炒的麻辣火锅底料,先请贵客尝尝。”汤显灵做了个‘请’的姿势,请二位上坐。
铁牛则是说前头铺子还有一桌,请普斯大人的手下用餐。
二人看看普斯大人,普斯大人点头,意思你们去吧。
之后就是落座吃饭下菜了,汤显灵和铁牛照顾客人,本来饭桌上聊生意就是吃饭为次,主要是说和喝酒,结果到了汤老板这儿,反了过来。
鲜切的肉下入锅中,捞出来,放到两位客人碗中,二人是一吃,这下彻底嘴被堵住了,说不出来闲聊。
只听‘烫’、‘斯哈’、‘好吃’、‘太香了’等话。
初秋傍晚温度也算凉快,尤其是摆在院子里,时不时刮点小风,很是清爽,结果一顿饭吃下来,刘宝鉴和普斯吃的是大汗淋漓,面色酡红。
普斯大人一边拿着手帕擦汗,一边下筷子很准,等吃完了,便坐在椅子上,感叹说:“好吃,热乎乎的,要是冬日里有这个,我们好过冬。”
“北方部落冬日苦寒,汤老板这麻辣底料确实是合适。”刘宝鉴点头,知道普斯说什么意思。
汤显灵听了,心里一喜,正想说:他可以成本价给普斯那儿提供牛油火锅底料。
结果刘宝鉴紧跟着说:“普斯大人那儿别的不多,就是不用的牛油多。”
其实牛油哪里有不用的,这都是驱寒的宝物。
普斯:“汤老板这火锅底料怎么卖?牛油我可以送你们,只是你们这底料要便宜些。”
汤显灵:……不是大人,我底牌还没出,你就交底了。
难怪刘大爷刚抢先他一步说话,因为汤显灵也是个直肠子,想着就跟人交底,大家好合作。
“这底料用的香料名贵,香叶八角辣椒花椒等等,价值不菲,因此不是我狮子大张口,一块巴掌大的底料,二百文钱。”汤显灵是赚的,还是对半分。
麻辣牛油火锅真的只能走高端路线了,便宜不下来。
普斯:“?二百文?”他扭头看刘叔叔,他没听错吧。
刘宝鉴哈哈笑,说:“汤老板实心肠,他是个年轻人,不像外头那些胡乱诓骗你的,要价就是三五两、十来两,他看在我面子上,又想要你的牛油,特意报低了价钱。”
汤显灵:……
二百文也不是特意报低的。
普斯大人这是嫌二百文便宜?
最后在刘宝鉴‘说情’下,普斯那边部落给汤老板这儿供牛油,百斤牛油五两银子——算上了运输费用,而汤显灵则答应,每年冬季给普斯那儿提供牛油麻辣火锅三百块,一块半两银子,就是一百五十两。
汤显灵:……
刘大爷不是商贾胜似商贾。
牛油帮他搞定了不说,还没做好的火锅底料也帮他出售了一百五十块。
普斯大人还觉得自己赚大发了,不住地拍了拍铁牛肩膀,他是外族人在奉元城待了些年,已经知道,汤老板是夫郎,他不好动手动脚,只能跟着这位男郎‘动手动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