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个作精[穿书](137)

2025-09-23 评论

  萧将军:“没大没小的,你还质疑你老子来了。陛下都没说这回事,你还来教训我。陛下是信任我,才没有让我交回去。”

  “父亲,凭心而问,陛下真的信任你么?你最好主动交出兵符,不然萧家将会迎来灭顶之灾。你当陛下还是十岁的孩子么?我在金銮殿为父亲挨的板子,父亲是忘记了?”

  “你要你的荣华富贵,偏偏要连累儿女不成。萧邦不成器就罢了,好歹沉迷男色没有惹出祸事,父亲这么大的年纪,什么没有享受过,怎么就到头了糊涂起来,紧紧攥着权力不放手,生了骄纵之心?”

  萧将军一拍桌子,“萧定你放肆,这就是你跟你爹说话的态度,你这个逆子!”

  萧定面色不改,“父亲最好辞官,另把府邸中的财宝捐出三分之二给陛下,永远不跟兵沾边回到老家颐养天年。”

  萧邦听着就不对劲,他看了大哥一眼,又去看父亲,“父亲,大哥也是为了家里好,您别生他的气。我觉得大哥说的有道理,我们家有姑姑跟玉容在,以后也不怕什么,舍点东西而已。边疆有二哥在,父亲退下来日子好着呢。”

  萧定说:“父亲也不要怕在老家没有儿子养,三弟跟父亲一块回去。到了州府也有美人在,妨碍不了三弟寻花问柳。”

  萧邦懵了,“不是,我……”

  萧将军被萧定的说辞气的半死,对上嫡长子的目光,萧将军又有几分无言。

  一顿饭吃的不欢而散,父亲走了,大哥跟大嫂也走了。

  萧邦的侍从讨好的说:“三公子今天还去楼里么?”

  萧邦踹他的屁股:“去个屁,老子都要被打发回老家了,哪有那个心思。”

  “家里还是将军做主,大公子的话,将军不一定听进去。三公子可以放心去楼里,楼里的哥儿们都念着三公子呢。”

  萧邦骂道:“狗奴才,我爹听不进去我大哥的话,你还怪高兴的,养不熟的白眼狼。还想拐我去楼里,成心让我不好受,滚一边去,别逼爷扇你!”

  萧邦去找大哥,大哥不理他。他又去找他爹,他爹叫他滚。

  萧邦只好回屋,他拍断大腿,“我府邸就一个美人,这美人还被玉容叫着给打发了,漫漫长夜,本公子该如何打发。以后要多出去猎美,捞几个美人回老家享福。”

  .

  宋长叙翌日就去礼部领了官袍,等去吏部报到时,苏员外郎领着他进去。

  之前宋长叙还是修撰,苏员外郎还是吏部主事,两个人相谈甚欢,这次宋长叙就到了苏员外郎手里。

  “宋大人,这是你的位置,你是协助办吏部的事,具体有哪些你可以查阅里面的书籍,今日没什么事,宋大人在吏部可以随意些。”

  “是,苏大人。”

  苏员外郎离开后,宋长叙把自己的书籍,茶具摆在桌子上。

  其余的吏员都有事做,宋长叙熟悉了一下流程,有吏员带着宋长叙去看吏部的档案库。

  “宋大人,就是这里了。”

  “没有简大人和许大人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出。”

  宋长叙颔首。

  吏部的档案库让宋长叙想起第一次在户部看见黄册的震撼。在古代交通不发达,没有技术的时候,他们还是把百姓记录在册,真是了不起。

  吏部的档案有所有官员的生平事迹,等到需要考功的时候才会取出来。

  宋长叙回到位置上,有吏员送了一些档案过来,“苏大人说,宋大人可以先看看。”

  宋长叙应一声。

  到了吏部感觉跟翰林院不同,跟户部倒是有几分相似,就是很安静很忙的状态。

  翰林院就比较松散。

  想到在这里宋长叙看起档案,这些档案都是去年升官的官员的考功。他喜欢看别人的档案,这样就能大概知道这个人的生平。

  他在吏部的第一天感觉还不错,到了膳堂碰上沈良跟裴升荣就一块吃饭。

  沈良去了国子监当值,等在国子监积攒阅历后再调到六部可以不从底层做起。

  “我还在工部借调,我上官说了到时候就把我要过去。”裴升荣已经认命了,在工部还好有时候还很清闲,忙起来也有政绩可捞。

  先干着等积累阅历再往上升。

  裴升荣:“还未恭喜你们升官。”

  宋长叙到了吏部,吏部是好差事,工部是肥缺,国子监是清贵之地,利于积攒人脉。一甲果真都是在朝中举足轻重的部门,以后前途无量。

  下午在吏部把档案看过后,他对吏部多了几分了解,以后不至于做一个睁眼瞎。

  评定功绩跟考核,任免官员。牢牢握着“权”。

  回到家中,许知昼不在,宋长叙换了官袍轻松许多,他瞧见自己被脱下的衣物已经晾好了。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他也会为我洗衣裳了?”

  许知昼卖了糖,又去看了账本,跟向兰一块回来。

  作者有话说:

  小宋:哈哈哈以后我就要考核,是个考核官。

  小许:考核什么,能给自己一个上等吗[摸头]

 

 

第75章 吏部日常

  钵钵鸡铺子,向家父子都管,向兰刚开始手忙脚乱,现在做多了就好了。主夫对他们放心,每日只查账本。从每天赚五两银子,到现在一个月差不多有一百五十两左右。

  铺子的生意好,向树跟向兰每个月的工钱是三两。向兰跟许知昼一并回来,说道:“主夫,我觉得还可以雇一个粗使婆子每日洗碗。”

  许知昼点头:“你说的对,我明日去集市瞧瞧。”

  向兰先去灶房忙着给他们做几个小菜,一般都是三菜一汤。

  许知昼见了宋长叙挑眉,“你怎么这样看我?”

  宋长叙:“你给我洗衣服了?”

  许知昼:“今早没事做就把衣服洗干净了。相公,你看看账本,我觉得我们再开一个制糖坊,等制糖坊赚钱了就可以买宅子了,买完宅子手里还有钱。”

  宋长叙接过账本,他看了几眼确实赚的多。他心酸起来,他一个月的俸禄现在是八两,钵钵鸡铺子一个月就是百来两。

  做生意真赚钱。

  “好,制糖坊要选址在郊外,庄老板应该吃的下我们的糖。我跟他签的契书有五年,在五年之中糖都卖给庄老板,五年之后我们已经打出名声了,自己再开一家糖铺未尝不可。”

  许知昼:“这样也好。吃了晚食要给家里写信,我们买了屋子可以把爹娘接过来一起住。”

  宋长叙:“先写信问问。”

  家里有商铺了,房子有着落了,相公还升官了,往后再添几个婆子侍从,他就舒坦了。

  小时候许知昼最向往的就是不用洗衣做饭,不用去田地干活,享受美食穿漂亮衣服,对外边的任何事都不畏惧。

  如今他所想都要实现了。

  “相公,我们的日子太好了。”许知昼满足的说。

  他们的日子一直是向上的。

  宋长叙把衣服收回箱笼,又去把茶壶灌满水,“我也这么认为。”

  用了晚食,宋长叙提笔写信,把京城的事简略的告知爹娘。

  他在京城仕途顺利,在吏部熬三年,做出一些政绩再多升官。太年轻了,对前途总是抱有期待。

  在京城做生意,没有背景很容易被人收拾,所以钱权是分不开的。

  他写完后跟许知昼一块出门把信件送出去。许知昼突然看见谢淮川,拉着宋长叙就蹲在别人家的石狮子旁。

  宋长叙:“我躲……”

  许知昼低声:“你看哥夫上哪儿去了?南风馆,这是正经吃饭的地方么?”

  宋长叙心想,不会想带我一起抓.奸吧。

  宋长叙探头,一看谢淮川身边还有一个熟悉的纨绔子弟萧邦在,他说:“哥夫是个正经人,应该是陪着其他人来的。”

  许知昼:“你又帮他说话,你是不是也去过?”

  “我没有。要是去的话,应该也是应酬,不会做其他的。大哥那么好,其他的人哪能入哥夫的眼。”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端瑜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甜宠文 穿书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