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筳纪事_作者:奚图南(132)

2018-01-02 奚图南

  没人搭理端王就藩的事了。

  殷季每天站在御阶下,看着朝堂上吵得跟菜市场似的,嘴角带着一丝笑,在旁边冷眼看好戏。

  也没人顾得上沈池的任命文书了。

  詹事府少詹事的文书卡在文渊阁不知哪个旮旯里,没有发下吏部。她身上兼任吏科给事中的官职,到底是去掉了,还是没去掉,没人知道。于是一切照旧。

  以她的官职,边关战事这样的紧要事务答不上话儿。每天站在文武百官队列里,一觉眯起来了,看前头几个内阁重臣还在吵,抬头看看龙椅上坐着的重阳,一天天眼看着瘦了。十几岁的少年皇帝,刚刚亲政,就摊到这么大的事,实在是难为他了。

  铁战依旧在掖门守着。

  每天上朝下朝看到沈池,都眼巴巴问一句,“沈大人,卑职都守了七八个月了,什么时候能回羽林卫?”

  沈池只能好言安抚着,“先等着边关战事了结,再看陛下那边罢。” 什么时候端王去河南就藩了,这位就能回去羽林卫了。

  这天下了朝,沈池算了算日子,晚上就是除夕夜了。

  早两天前,她就拿出整个月的俸禄交给厨子,吩咐他整治出两桌上好的酒菜,沈宅上下的管家护院轿夫全部坐下来,热闹热闹过个好年。

  眼看着太阳开始下山,她把自己上下收拾好了,去了皇城。

  乾清宫的焦致儿在宫门外翘着脖子等着,见沈池在暮色中远远地走过来,焦致儿神色一喜,小跑着迎上去,“沈大人总算来了。万岁爷吩咐东暖阁赐宴,您先等等。万岁爷正在太后的慈宁宫,等吃完了除夕家宴就过来。” 伸手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熏香暖炉,“万岁爷赐下给沈大人的。”

  沈池道了声谢,接过来笼在手里。

  慈宁宫里的除夕家宴,比平日的晚膳传得还要早些。

  太后是喜欢热闹的,慈宁宫里面莺莺燕燕塞满了人。先帝的几位太妃,重阳的皇后和德妃贤妃,就连平日隐形人似的四殿下邵华和两位小公主也在。

  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吉利儿总管太监随身伺候着。太后今天难得开怀,喝了不少酒,大着舌头说起皇帝小时候如何顽皮,把傅先生给气跑了。那又如何,如今还不是好好的一个皇帝。

  几个太妃在旁边凑趣儿,欢声笑语不绝,倒也热闹的很。

  重阳食不知滋味的吃完了家宴,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吃了些什么。瞥了眼吉利儿,厌恶得转过头去,又对上皇后端庄不苟言笑的脸。

  德妃在和贤妃说着悄悄话,原本两人脸上还带着丝儿笑,看见皇帝的眼睛看过来,两个人赶紧连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摆出一副端庄的面容来。

  重阳忽然想起沈池当年对他说过的话。

  他不愿娶亲,因为京城里的高门千金们,凡是相貌合意的,说话寡淡无味。说话有趣的,眉眼又寡淡无味。

  重阳心想,相貌言语都合意的,偏偏死活要走。相貌言语都寡淡无味的,他偏偏要对着一辈子。

  这皇帝,做得实在无甚意思。

  他将酒杯放下,道,“母后,儿子乏了,先回去歇着。”

  太后被吉利儿一个笑话逗得正开怀大笑,闻言笑着摆摆手,“皇帝乏了就先回去。今夜歇在皇后那里,早日给哀家抱上一个大胖孙子。”

  重阳道,“皇后也歇着罢。朕今夜歇在乾清宫。” 起身走了。

  德妃贤妃都悄悄地去觑皇后的脸色。皇后端坐在原地,面无表情地捏着酒杯。

  第58章 除夕夜

  重阳出了慈宁宫,抬头看见了外面守着的焦致儿,停下脚看了一眼。焦致儿微微点头。

  重阳转身对花大满道,“大伴,你辛苦了一整年,朕看在眼里。今晚除夕夜,早点回去歇着罢。叫你徒弟在这里伺候着。“

  花大满热泪盈眶,抹着眼泪喃喃谢恩退下了。

  焦致儿引着重阳回了乾清宫,直接去了东暖阁。耿文烈领着三名御前府军卫,四人直挺挺杵在门外,不折不扣执行皇帝的谕令,沈学士在哪里,他们就跟在哪里。

  重阳道,“耿文烈门外守着,其他人走远些。周围看紧了。”推开了门。

  东暖阁里的火墙已经生足了,暖洋洋的,倒像是到了春夏之交天气。

  沈池已经沐浴过,只穿了一件单衣,赤脚靠在长榻上。湿漉漉地长发擦得半干,没有束起来,从肩头散落到了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