枎栘将军_作者:边书(103)

  唐景虚瞥了他一眼,弯腰捡起地上的断剑,闭眼回顾了一下方才与柏舟对招的过程,惊觉从一开始,殷怜生的主动性就极强,虽说每一个招式都是唐景虚带出来的,可紧接着,就被殷怜生无意间反带着自然而然地往下一步走了,就连最后那一下,都是顺着殷怜生的力往刀刃上劈的,就好像,他急着要走,没时间磨蹭下去了……

  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殷怜生本就精通剑术,要么,殷怜生天赋过人。

  当然了,唐景虚比较倾向于后者,他实在不觉得堂堂胤国太子会无聊到这种没事找事的地步,而且,就殷怜生那身子,病怏怏的,当真不像是练过的……

  见唐景虚没有回答,直勾勾地盯着断了半截的木剑,不知在想些什么,柏舟不耐地“啧”了声,没好气地说道:“你俩真好上了?”

  唐景虚这才从剑上挪开了眼,却是答非所问:“你有没有觉得,太子长得还挺好看的?”

  柏舟:“……沧狼族也会下蛊吗?”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唐景虚:“近来,为师听闻这样的风声,把为师裹上面粉,炸得外酥里嫩,撒点白糖,一口咬下去,不仅香脆可口,而且延年益寿、修为大涨,把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殷怜生:“徒儿不知师父所言。”

  师父:“滚犊子!老子还不知道是你整的幺蛾子?!”

  殷怜生:“师父真是错怪徒儿了。”

  师父:“若不是为师泡温泉你在一旁垂涎三尺,能有这样的传言?!”

  第50章 微醺

  踏上马车前,殷怜生还是忍不住停住脚步回头向唐府看了一眼,不经意扬起的嘴角令身旁贴身伺候的太监李公公下意识怔住了。

  他也算是宫中的老太监了,以前都是跟在殷瑾沅身旁的,殷怜生被封为太子后,便被殷瑾沅派到殷怜生身边来了,胤皇这么安排的用意,他自是心知肚明。

  照这段日子看来,这位太子爷的脾性那叫一个好,从来都是温声细语,即便是婢女不小心打翻了他桌案上的砚台,染黑了他好不容易写好的奏章,他也绝不会出声责怪,脸上甚至连一丝怒气都不曾有过,“恃宠而骄”这四个字,他和月贵妃自是连边都沾不上的。

  可是,精明的李公公却也看出来了,太子殿下所表现出来的那都是虚假的温柔,仅停留在表面的笑意。

  这段日子以来,除了在面对月贵妃的时候,这还是他头一回看到太子殿下发自内心的笑,不只是开心,还明显流露出了一种激动过后的小紧张,就好像满怀爱意的毛小子刚刚得到了心上人的一个吻,迟迟不能平息下那颗动荡的心,这样的太子,终于有了一丝烟火气,不然,李公公真要把他当没有七情六欲的天人了。

  “殿下,再耽搁,就要让陛下等着了。”见殷怜生迟迟没有动静,李公公适时出声提醒道。

  闻言,殷怜生收回视线,微微颔首,钻进了马车内……

  一个时辰后,殷怜生与殷瑾沅谈完了事走出御书房。

  二月的天免不了几日倒春寒,殷怜生口中呵出的热气迅速消散,他望了眼院子里犹带冰霜的松树,一如既往地朝月贵妃的寝宫走去。

  李公公会意,兀自沉默地跟在他身后,撑着一把油纸伞遮在他上方,为防化开的水滴溅落到他身上。

  走到月贵妃的寝宫门口,一眼便见她一人独自闭着眼跪坐在矮桌旁,她素来不喜人伺候,婢女也就都遣到外头去了,偌大的寝宫内只她一人,远看着却没有丝毫落寞感,反倒觉得她本就该是如此孤高冷傲之人。

  李公公在寝宫外驻足微微欠身候着,殷怜生缓步走到她跟前,跪坐在垫子上,轻声唤道:“娘。”

  “嗯。”水月徐徐睁眼,看着殷怜生,脸上带着一抹浅淡的笑意,“你今天看起来很高兴。”

  闻言,殷怜生一怔,随即不自觉轻笑出声:“嗯,我很高兴。”

  说话间,注意到矮桌上竟有一杯喝了一半的茶水,殷怜生眉头微蹙,问道:“谁来过?皇后?”

  水月摇摇头:“一位故人。”

  故人?

  这是殷怜生第一次从水月口中听到这样的字眼,自他有记忆以来,他们就是在那荒凉的洛峡镇里,没有亲人,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又何来的“故人”?

  见殷怜生面露异色,沉默不语,水月将手边小火炉上温好的药放到他面前,轻声道:“怜生,这些年,我们除了洛峡镇便是这皇宫了,这世间浮尘,绝不只是尔尔。娘听说,桃花溪的花开了,过两日,我们一起去那儿踏青可好?对了,不妨邀上唐府的那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