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洋之一、丰臣密令_作者:S奇亞/S奇亚(7)

2018-02-16 S奇亞S奇亚

  这次期末报告的主题:为什么昔日郑和舰队经过的区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殖民主义,日后成为中国的殖民地?

  多数学生认为这个结果和中国文化及地理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以农业社会为主,停留在一个生活可以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因而没有迫切的须要和动机向外寻求发展。其次,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以□□自居。人民也以□□子民自许。生活在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度中,自然没有移民海外的诱因,特别是移往那些中国人向来认为是“蛮夷”的国度或是疆土。再则,在文化上,中国向来以农立国;农业靠的是土地,有土斯有财,因而安土重迁的观念深植人心,离乡背井、移民海外的举动不受欢迎。相较于欧洲的西班牙、英国等海权国家,中国是个陆权的国家,海岸线相对较短,也致使海权、海外殖民等观念不受重视。

  多数学生的报告多从上述论点切入,论述中规中矩。茱莉亚的报告提及中国皇帝颁布的航海禁令、锁国政策,与官方封建保守自我中心的态度逼使中国丧失成为海上强权机会,及藉由国家力量发展殖民主义、推动国际贸易和成为地缘霸权的先机。

  在所有报告中,最出人意表,论点最为与众不同却是来自课堂上满是意见的学生--马修的报告。这位顽皮小伙子果真以阿拉伯神话中「一千零一夜」的传奇水手辛巴达为中心,展开他的报告:提及郑和远洋航行的途径及范围,与传说中辛巴达著名七次航行所行经的水域与路线有着相当程度重迭及雷同。因为这些地方早已经是阿拉伯人、□□、蒙古人所掌控的领土及势力范围;再加上郑和本人也是□□,通阿拉伯语,在彼此语言、文化及信仰相通下,更了解这些区域,加上当时中国及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必须面对强大的共同敌人--蒙古帝国,联盟比殖民更迫切且务实。

  这位课堂上满满意见的犹太学生,这回倒是给了张搴另一个意外惊喜。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马修在报告中附上一张传说中辛巴达的航海地图。这张看似简约的古航海地图,立即抓住了张搴所有的心思。

  这张平躺,上陆下海东西走向的横置地图,海中、陆上处处可见怪异图腾、图象及标示。当然传说中七次航行里出现的海怪、鱼精、巨鸟、巨蛇、食人族、凶险的妖海、华丽的宫殿一样不少。图上的神话、幻想、荒谬之处,张搴一笑置之;但一条条看似新月、又像弧形、宛如波浪、看似漩涡迷宫,蜿蜒曲折游走于海陆间的七条航路,却叫张搴眼珠为之一亮。剎那间,有种无法解释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袭身;在好奇、不解、迷惑、且难耐的情形下,张搴决定采取最直接的方式,登门拜访这位供图的始作俑者--马修。

  张搴翻开笔记本,找出地址后。毫不犹豫跨上脚踏车,沿着百老汇/Broadway街而下,左转东行,朝着「威廉斯堡桥/ Williamsburg Bridge」而去。

  辛巴达地图

  布鲁克林(Brooklyn, NYC) 1940年

  「威廉斯堡桥」是连接曼哈坦岛和邻近的布鲁克林区(Brooklyn)的重要桥梁之一。只是长期处于他知名邻居「布鲁克林大桥(Brooklyn Bridge)」盛名阴影下,远不如「布桥」引人注目。

  威廉斯堡桥在布鲁克林区这头,就叫做威廉斯堡。这地区是纽约市犹太人聚集的区域之一。没花费太多时间,张搴便来到马修住所门前。这是栋典型的中产独栋住宅。按了门铃,约莫十来秒钟,门应声开启,开门的人正是马修。

  马修乍然看到张搴现身在门口,意外之情全写在脸上,支吾了半响,才吐出话:「我……博士……张搴,你……找我有什么事?」

  张搴半倚着门口阶梯上的栏杆,应道:「有些关于你期末报告的问题,我想我必须请教你。问个明白……」

  意外,加上心慌,马修显得辞不逹意:「现在?」

  「你有约会?不方便吗?」

  因为太想找出答案,张搴顾不得自己唐突的造访。面对着反应突兀的马修,直言问道。

  马修低头含混地暗骂了句话,头再抬起来时,初生之犊的傲气不见了。

  「你发现了?老师。我发誓……我只参考了部分,真的没抄袭别人的作品!」

  意外、吃惊,加上一时慌了手脚,在张搴还不及问话前,马修居然不打自招先行招了供。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结果,张搴当下心头是一阵窃笑。但做为师长还是得摆出该有的态度。他脸色一沈,装出一副已然知情的微愠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