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浮生之倾国_作者:知北游/梦里浮生(185)

  袁百胜自从投了旧主之后,却没有立即扯出反叛朝廷的大旗,而是按照原计划继续往朝鲜而来,yù与平倭大提督高子则大军会师jiāo接,目的自然很明确,看中的是高子则帐下六万大军。然而高子则也不是糊涂之辈,袁百胜途中已遭撤职,却拒绝接受皇命,仍然赴边而来,这等光景十分可疑。尽管朝廷牢牢瞒着殷螭未死的秘密,高子则猜不到袁百胜业已谋反,却也绝对不会当袁百胜乃是为国报效之心太切,以至于冒罪抗命也要来抗击倭寇——所以高子则拒绝与袁军会师,将他们晾在定辽右卫凤凰城,自己则紧紧守定鸭绿江畔九连城镇江堡,不放袁军过来,使殷螭缺乏下手机会。

  因此林凤致听了殷螭的话,只是冷笑,道:“我宁可摆脱不了你,也不想给你可趁之机,将国朝平倭大军断送在你手上!”殷螭笑道:“gān吗说这么笃定,我就一定能吃得了六万大军?眼下高子则拒绝和小袁会师,两家眼看就要斗将起来,高子则兵力虽多,也未必及得上小袁厉害,何况还有倭人隔江等着拣漏子,你一贯最以大局为重,这当儿怎么能因为跟我闹意气,就眼睁睁看着国朝大军内讧致败呢?”

  殷螭的长项,就是一贯将歪理说得十分有理,一时居然连林凤致也觉动摇了两三分——但这件事实在太过凶险,自己明明对军中事务一窍不通,这等斗法,仍是以己之短击彼之长,斗不赢简直是肯定的,倘若单单是自己输掉也就罢了,这次赌注押上的却是六万国朝大军,以及如今大军最高将领高子则与赵大昕的xing命。因为殷螭如若能吞并这枝大军,不消说这两人不降即死,而林凤致与这两人都是朝中相识,料想以他们对小皇帝的忠诚度,是断不会投降殷螭造反的。

  小皇帝居然批准那份明知是假冒的林凤致奏疏,批准的同时就应该知道这主意出自殷螭,还敢冒险,未免把先生的能耐也看得太高了!

  然而小皇帝的批准,又当真是对先生的能耐,乃至忠诚,无条件的信赖与信任么?说实话,林凤致并不敢十分肯定——因为在关于殷螭的事qíng上,刘后与殷璠母子其实一直对林凤致隐怀猜忌之心。林凤致知道自己假装被劫持一定瞒不过学生的眼,那么此刻被qíng挟制也是明摆着的,又拿什么让小皇帝相信先生一定不会为qíng惑乱,不去反过来帮助殷螭夺位?

  所以殷螭说的话也有道理,殷璠敢下这样的旨意,就一定不会轻易让人得逞,必然布了陷阱等人去跳,如果他不敢将赌注全押在先生的忠诚与能耐之上,那么就多半连先生本人也算计进陷阱了。权势场上无人qíng,大局面前无私qíng——这是林凤致一直向学生惇惇传授的,小皇帝如果终于能够合格满师,就着实应该拿先生试一下手才是正理。说实话,从君臣大义着眼,林凤致决不会怨恨皇帝学生要加害自己,不过从个人生死着眼,林凤致也不是乖乖等着被人害的贤良之辈。

  他沉吟未决,殷螭却偏偏将话说得更彻底:“你多半在想,不管大家怎么算计,你就是一个不去,也就能免得上我的当了罢?我跟你说,去了你还有万一的指望脱身离开,救下高子则那gān人马;不去的话,转瞬鸭绿江变作鸭血汤,可莫要怪得我!我到底只是想完完整整把大军拿到手的,只有迫得无奈才会索xingjī飞蛋打,作成隔江的倭寇落便宜。我的底子全兜给你了,你也该仔细权衡——你向来自以为能胜过我的,怎么这回就不敢跟我斗了呢?”

  威bī利诱加激将,接连聒噪了三四日,林凤致只是默然不睬。但到了第四日上,驻扎在鸭绿江畔九连城的国朝大军却来了回文,声称yù待拜见新任经理使林凤致,并同意他yù调解高袁两军的要求,定于五日后大虫江边险山堡会面,同时朝鲜陪臣水军统制李敬尧也来谒见天朝大臣。

  林凤致当然根本不曾发过什么公文声称上任与调解,问题是现在人身自由被牢牢掌握着,殷螭要借自己名义gān这些勾当也没办法声辩。这一场险山堡之会,就算是鸿门宴,也得被bī着非去不可。林凤致素来有个长处,明知回避不得的事,索xing不去回避,倒也安然无争,穿上了殷螭命人送来的官服,表面上摆着新任经理使的架子,实则是牵线傀儡,浩dàngdàng带着扈从赴险山堡而去。

  然而这场鸿门宴,却并不似想象中的剑拔弩张——林凤致此来明面上说是调解高袁二将,但袁百胜如何能轻易抛开大军来赴会,高子则又怎么敢随便离开营地?所以林凤致进入险山堡的时候,只有兵部右侍郎、平倭经略使赵大昕上来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