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浮生之倾国_作者:知北游/梦里浮生(186)

  在军中经略使与经理使职权相平,但赵大昕的官衔品级却比林凤致低了好几等,所以持礼甚恭,一丝不敢怠慢。这位兵部侍郎虽是新升任,却是老官僚了,乃是嘉平二年的进士,算起来还与林凤致是同年,所以关系倒又透着亲近。这也是殷螭虽然敢于偷天换日的以林凤致名义上奏疏、发文书,一步步谋夺大军,却没法索xing连林凤致本人也假冒掉的缘故。

  赵大昕在永建朝的时候还做着地方官,不曾入朝,就算陛见过天颜,也不会看清楚永建皇帝长什么模样,所以殷螭并不怕被认出来,又兼生来胆大敢冒险,还大摇大摆随着林凤致一道来赴会。当然名义上是假扮作了林凤致的下属,与另一名袁百胜调拨的军中高手护卫,按着腰刀寸步不离的跟着林凤致,名为保护,实是监视与胁持。林凤致当然也知道自己虽然终于见到了朝廷人员,却一样不得自由,索xing也不理会,只是与赵大昕说了一通官场客套话,将殷螭等随从都听得腻味无比,这才命人宣前来谒见的朝鲜陪臣、水军统制李敬尧。

  李敬尧其人,却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朝鲜名将,林凤致还在朝中之时,便听说过他的名字,闻知他是武举出身,倭人初侵朝鲜时他正担任全罗道水军统制,亲自训练部下,并且设计铁甲船,配合天朝支援的新式火器,在海上拦击倭军,屡立战功,使日本方面始终不能水陆并进——这也是天朝平倭大军一开始能够顺利将倭人直赶到釜山的一个重要辅助因素。

  但当李夔怕天朝问责自己擅自登位之罪,以至于惧而投降日本之后,天朝这方失策退军,导致大败,李敬尧也失了陆路援应,只能苦苦守定几处海岛,扼住咽喉要塞不放倭军从海上侵略过来。等到李夔后来又与倭首平秀成反目相攻,传信海上yù召见水军统制。李敬尧只道这位擅立的新王好歹也有护卫子民之心,于是拼死杀开血路,从古今岛奔向王京,前去参见李夔,谁知李夔等人只是想夺他水军之权,李敬尧一入王京,便遭到诬陷下狱,水军被李夔派出的亲信元庸接管——该将人如其名,果真庸碌之极,接手水军不久,便将李敬尧辛苦建立的古今岛要塞这一处家当丢了个gān净,让倭军打得七零八落,朝鲜的海上防线,全部崩溃。日本双头并进,夹击之下,李夔收复入手的朝鲜王京也复被夺去,只能láng狈逃窜,却又不敢投奔天朝,终至被倭人所擒杀。

  李敬尧坐了近一年的大牢,李夔丢失了王京,逃窜离去的时候,居然没人想得起这个在押臣子,就直接将他扔在狱中留给倭人处置。据说倭首平秀成倒颇为赏识这个曾经一再抵御并重创自己水军的人物,几番劝降,李敬尧都誓死不从。平秀成怒而yù杀,却有敬仰他的朝鲜百姓冒死将他救了出来,与其旧部残兵会合,重建水军。李夔被杀后朝鲜国中无主,逃在天朝避难的国王李洹远远传谕,起复李敬尧仍做水军统制,但朝鲜业已全盘沦落,国将不国,哪有什么兵权可用?但李敬尧也真能gān,仅凭一点残部的底子,重新招兵买马,居然硬是弄出了一枝可用的水军,并且在椴岛与大和岛之间击退了yù东来的倭军舰队,守住了鸭绿江口无遭侵之虞,也相当于替天朝防住了海上门户。这时陆路方面,倭军将领黑山信幸已经抵达鸭绿江边最靠近天朝国境的义州,qíng势颇紧,所以这回李敬尧前来叩请天朝发陆路接应,绝非仅仅只是朝鲜利益攸关。

  林凤致与赵大昕都是文官,自来只见军队归属朝廷所有,由得兵部调动,很难想象有人居然能够白手起家自建水军,不免对这样的人物大有好奇之心,于是宣命进来的时候,都不由注目细看——未见之前,大家都猜这李敬尧多半是一派英豪之风,岂知执着手本恭敬入帐的这名朝鲜陪臣,却生得面容清癯,长须飘拂,颇有文雅平和之态,浑不似能够浴血苦战的模样,使得军中诸人都不觉愕了一下。

  李敬尧在朝鲜的官衔品级甚高,但朝鲜乃是天朝藩属,国王都只相当于郡王级别,比殷螭没做皇帝前的亲王品级还低一等,朝鲜国中的臣子,面对天朝时不敢称“臣”只能自称“陪臣”。所以李敬尧尽管是一品武将,却也不得不向林凤致与赵大昕行跪礼,同时还要三叩九拜遥遥向天朝皇帝问安,其态甚为恭谨。然而天朝方面赐了他座位之后,李敬尧只应付了几句寒暄话,便忽然抬头正对林凤致,道:“末将斗胆,想要请教林大人一句学问上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