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拔出索尔泰腰间配刀,扬手就将掷到半空中的线装本,撕成千片万片,纷纷扬扬地落下,遮住他落寞的眉眼。
“回府。”他冷着声音,身为皇族,他要做的,当然不是缠绵悱恻。
“叫上京畿守卫营的统领,到府上议事,摄政王有密旨传出。”
“是。”
第6章
当香山的枫叶再次染红,紫禁城也迎来了他最后一个萧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不到,这片神州大地已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生与死的浩劫。各地的起义革命风起云涌,清军的镇压显得那样的苍白而无力。与此同时,大清帝国的内部也是危机重重。摄政王载沣等满清贵胄为给含恨而逝的光绪帝报仇,终于借“立宪”之机,将袁世凯,杨士奇等汉族官僚赶出权力中枢,然而,qíng况却没有因为政权的集中而有所好转,内忧外患之下,满清帝国就象一个穷途末路的老人,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中苟延残喘——这是任何人,都无力改变的,事实。
只有北京城,丝毫不知外界的暗涛汹涌,依然按照自己命定而古老的步伐,继续着歌舞升平的假象。
一辆八宝琉璃车在巍峨的朱门前停下,走出一个华服少年,说不出的侧帽风流,丰姿动人。只是那眼底淡淡的倦怠与羸弱的身子,悄然透露出了一点疲惫与抑郁。
“哎呀,我的容少爷,这会子才到,可叫我们好等呢。”门外早就聚集了一大批的人,陆军部尚书铁良早已经侯在门口,一看见他,就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希容冷冷一笑,这个抱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满清贵族,会这么礼贤下士,当然不是给他面子了,他只不过是给他暖chuáng的小玩意,他所恭敬的,应该是他身后那个把他象货物一样任意赏赐的涟贝勒。
果然,铁良很快敛了笑容:“不知,涟贝勒可有空前来呢?”
希容巧笑嫣然:“做主子的事,咱们奴才如何得知?再说铁尚书这场寿宴,难道不是成心想邀请我的吗?”
铁良哈哈大笑:“容少爷说哪里的话!”这个汉狗!若不是因为他是载涟的心腹又有几分姿色,他连玩都懒得玩,还敢这么和他说话?!只是现在朝中局势瞬息万变,此刻自己虽然是主掌要害陆军部,但是一个行差踏错,他很有可能就步了袁世凯的后尘,怎能不对在朝中炙手可热的载涟有所忌惮?!
希容正色道:“此言不假,看涟贝勒的心qíng罢了,岂有我一个奴才去影响他决定的?”
铁良gān笑几声,悄声道:“容少爷那次怂恿我的事qíng,该不会只是激qíng后的玩笑,涟贝勒毫不知qíng吧?”
“希容一介书生,哪里知道什么军国大事?又能怂恿大人做什么?闲来陪大人赏花弈棋也就是了。”希容依然不卑不亢。
正说着,远远一阵马蹄声传来。铁良眼前一亮,忙撇下希容,与众人一拥而上:“涟贝勒来了!”
几匹马近了,果然是轻装出行的载涟,即使在微凉的晚秋,他的额头上也依然沁出了一层薄汗。
“贝勒爷吉祥!”铁良率着众人忙不迭地跪下:“涟贝勒百忙之中驾临寒舍,实在是蓬毕生辉。”
“哪里的话。”载涟的脸有些发青,镇日里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就是铁打的人物也吃不消啊!若是早生个两百多年,他兴许就是个多尔衮似的枭雄,只可惜生不逢时,恰值末世,就凭他一己之力,如何挽救这日薄西山,分崩离析的大清?!
早有人上前捧住他腿,载涟也顺势踩着那人的背,轻轻跳下——又是一阵轻微的眩晕,他忙稳住身形,脸上却已是一片笑容,“铁尚书忠心为国人所共知,您的面子我能不给吗?这不,刚刚从宫里问了安出来,就赶过来了。”
铁良自觉脸上有光,哈着腰过来道:“贝勒爷谬赞了!快里面请。”
被人前呼后拥着的载涟,却始终不曾忽略那个已经被人晾在墙角的希容,他深深地看着他:希容,你看见了吗?我无所不能,我呼风唤雨,我可以给你一切,只要你的一颦一笑!你,为什么就要如此的倔qiáng呢?为什么就不肯低头来寻求我的爱怜呢?
希容平静地抬头,清澈却毫无波澜的眼神也幽幽地望进他的心里,那里面,只有无数的哀求——我已经按照你说的一切去做了,你什么时候,才能放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