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知道小女儿的不一般,没有孩子会像她一样,自己的命不要,也要带母亲回来。
周容浚不觉得这天下有比得上他女儿的人。
“太子……”柳贞吉抓过他的手掌,有些焦躁地咬了他一口,“辰安的心思不是小孩心思……”
“那是什么心思?”
“太子!”
没法聊下去,太子gān脆闭嘴。
“辰安太冷静了。”不过半天,柳贞吉其实后悔放他们去户公公那里了。
她不想拦着他们长大。
可事到关头,又觉得他们小得可怜,不应该承受大人的世界。
“太子!”见他又不说话,柳贞吉声音加大了一点。
“冷静挺好。”冷静怎么了,不挺好?
“浚哥哥……”看他没打算跟她一块教女,柳贞吉无奈得很。
“像我。”小女儿哪都没什么可挑剔的,哪儿都好。
“你也说得出口。”柳贞吉哭笑不得。
“那她哪儿不好,哪儿不像我,你说?”
没法聊!
柳贞吉gān脆闭嘴。
太子也不想跟她多说。
她摇摆不动,他却觉得女儿什么样都好——哪怕小女儿真如她所说,会做点什么事出来。
这没什么不好,难得他女儿有想做的,而不是一直安安静静呆在她的殿里绣花,生怕给他们惹麻烦似的。
有他们一个娘循规蹈矩就够了,她跟她哥哥,就没必要了。
☆、第211章
辰安与众不同,太子了然于心,但女儿已够乖巧,臣子家的小闺女尚且有几许胡闹蛮缠,她却天天陪母亲做内务,陪兄长念书,惦记府中老人,再闲了,不过也是坐在屋内安静刺绣。
这样的女儿,再不同,再多几个,太子也愿意要。
到底,太子生xing,成长历程都让他不太在乎世俗眼光,加上辰安郡主也只围着府中的这几个人转,不多话又不喧闹,外人都只知太子有一小女,知道的更多的,不过就是知道太子女安静乖巧,听话懂事。
她即便是有什么想法,太子也不觉着他的小女儿,会给他们添什么麻烦。
辰安回来后,见到她的父王母妃都在等她,浅浅地笑了一下。
柳贞吉一见她笑,什么话都忘了问,抱到膝盖上,又跟她问了户公公的一些事,再说一会,就是裕渝回来了,长兄要教妹妹念书,她就退到了一边,未去打扰兄妹相处了。
太子早已让人把奏折拿到寝宫来看,也不着急去御书房了。
看到太子妃在一边静坐着,看着儿女失神,他笑而不语。
太子妃极重一家人的相处,但在一块,大多时候也是各做各的事,他们也习惯了这种相处,一时之间,殿中只有皇太孙轻轻跟妹妹说话的声音,一字一句透着稚嫩,却可让人会心一笑。
**
太子夫妇与帝后同住宫中,他们儿女一时之间不去见帝后,尚且可行,但时日一久,就不尊不孝了,本来之前柳贞吉想等各方面的qíng况稳定一些,就亲自带儿女去帝后面前走一遭,但没几天,就与帝后闹翻,就又把时间往后推了。
她要顾大局,但再想顾,也得有人赏脸才行,冷脸贴热屁股的事,不能做得太热忱,要不然,对方得寸进尺,事qíng反而更多。
儿女知道实qíng后,她也跟他们明言了,说他们最近三四天里,还是别见他们皇祖父皇祖母的好。
周裕渝聪明,“那过了这三四天,就可以去给皇祖父请安了?”
他必须要跟他的皇祖父谈谈。
“嗯。”柳贞吉看着儿子纯洁无垢的眼,心想儿女长得皆像他们的父母,但xingqíng还是有一点点像她的。
沉得住气,也能装。
不知道这样是好,还是不好。
但她就是这样过来的,前世今生,都是这样长大的,她也知道一个人xing格的事,一半靠天xing,一半靠教养,现在她只能尽力教好他们,保护好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
但到底,他们的路,无论是童年还是以后,都是他们自己走的。
她代替不了他们的人生路,更代替不了他们的所知所想所感,代替不了他们的体会。
她不能总压制他们,不管对错,总得他们去做了,她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
“孩儿知道了。”周裕渝说完,就拉着静静看着他们说话的妹妹去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