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子妃高氏连煮碗白米粥都不会,儿子想吃什么,让身边侍女吩咐厨子做来,儿子不肯吃,便让另做一样,总之她就是不会动手,不懂儿子到底想吃什么味儿,甚至喂给儿子吃的食物她都不会尝一尝,都是奶娘来做。
从小只懂得研习琴棋书画、女红妇德,衣食住行方面知之甚少,若没有嬷嬷侍女在侧很担心她活不下去,实在不放心将太子府全部jiāo由她打理,偏她逞能不肯多放手,不时与田侧妃有争执。以前还能容忍、迁就她些,毕竟她是母后所指,多得母后教导,有时看着她那神qíng仪态,恍惚有如母后迎面走来一般。她生了皇长孙,父皇母后大加赞赏,对长孙疼爱异常。直至她怀上第二胎,三天两头不是自己病了,就是烨儿不好了,走个平路也能摔跤,总不让人省心,都不知道她是怎么做母亲的!
相比之下同样生育有一儿一女的田侧妃根本不需要他费一点心机,岚儿和炬儿都是如此健康,活泼可爱,小脸粉红娇艳,再看太子妃生的烨儿和雪儿,脸色青白,没jīng打采,父皇疼爱长孙,名贵补品药材源源不断地从宫里送来,可怎么吃都没有用!
太子妃听了太子的话,知道他的意思,心中也十分惭愧,便不说什么,只是垂下眼眸,母子俩相拥坐在榻上,感受到儿子轻微的心跳,她想流泪,端王妃的话很对:表面风光,名份地位很重要,怎及得怀里抱着亲亲骨ròu熨贴温暖?
第二百五十二章 探看
太子妃怎会不懂得这些?儿女是自己生养的,岂能不疼?可是,若放手将太子府中馈jiāo给田侧妃,她这个太子妃还有什么意义?以后又能凭借什么来守护住自己的儿女?
端王妃却说:放心jiāo出去,你是太子妃,是主母,田侧妃不过是一个妾,就当她是个管事的!她不是很能gān么?不是想一展抱负,将太子府管理得更好些么?你放给她,让她去做,你的人要睁大眼睛,时时盯着,看她怎么做!好的要学习,坏的记下来。你只是暂时放权,又不让位,谁敢对你母子怎么样?别忘了烨儿是皇长孙,皇上从小疼爱的大孙子!冯老的方子回来了,太医们研讨之后便开始用药为烨儿、雪儿调理,你得花费些时间用心陪伴孩子,把烨儿、雪儿身子养好,你就省心多了,那可比什么都qiáng!
太子妃犹豫不决:到时候田氏已坐大,我要是拿不回管家权,没有了威望,该怎么办?
端王妃微笑:试试看吧,你可以与太子好好谈谈,或许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太子看着母子俩抱在一起不说话,微叹口气,:
“元宵凉了,烨儿怎么不吃?要你母亲喂吗?”
“不用,烨儿能自己吃!”
赵烨从太子妃怀里挣出来,伏到桌上,一手扶着碗,一手拿汤匙,舀起一个元宵,想了一想,递给太子妃,说道:
“母亲辛苦了,母亲先吃!”
太子妃笑容甜美:“母亲刚才尝过一个了,烨儿乖,烨儿吃吧!”
赵烨转而递到太子嘴边:“父亲吃!”
太子唇角扬起,目光温润,伸手触摸赵烨的脸:“好孩子,懂事了呢!父亲一会去临chūn院,有夜点吃,元宵你自个儿吃吧!”
赵烨固执地抬着手:“元宵很好吃。婶娘说是南国的粮食,父亲吃一个,烨儿吃一个!”
太子听不明白:“什么南国的粮食?”
太子妃解释道:“弟妹这些天为烨儿烹制的吃食点心,都是自带食材。大多是南北各地出产的杂粮,平常做的元宵用江米,她却用南国运来的旱地糯米,烨儿很爱吃!”
太子微微一笑:“你婶娘专会弄些稀奇事——那我倒真要尝尝了!烨儿,父亲吃掉一个元宵,你就少了一个,会不会哭?”
赵烨认真道:“不哭!请父亲吃!”
太子便笑着握住他的小手。就着汤匙咬吃元宵,但觉入口柔韧慡滑,馅料鲜美多汁,吃完唇齿留香,意犹未尽,不禁连连点头:
“烨儿,只道你矫qíng任xing,非要婶娘哄几天。没想到你竟是个美食家……这元宵味道真的好!比你皇祖母做得还要好吃!”
赵烨咯咯笑:“烨儿没有说假话!父亲再吃一个!”
太子笑着说:“烨儿吃吧,下次你母亲再做的时候,就请她多做几个。父亲来陪烨儿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