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452)

  糙场没有,乘云骓自然就没有了,怪不得,怪不得!陇南的马政这么混乱这么腐败,乘云骓是祥瑞之兆,怎么会出现在陇南呢?

  不对,或许乘云骓就是这么一现,是要朝廷和百姓都知道陇南马政的真实qíng况啊,这才是乘云骓出现的原因,这就是祥瑞之兆啊!

  一时间,百姓口口相传,对乘云骓的传说更加深信不疑。他们对乘云骓越是推崇,对陇南马政越是愤怒!

  随即,所有百姓的目光都转向了长泰帝,想看看长泰帝会如何处置太仆寺和兵部的官员。

  众怒难犯,更可况是全国百姓都在盯着京兆的旨意?长泰帝心中是震怒不已。

  在陇南找不到乘云骓,这已经够失望的,竟然还出现了那么严重的问题!幸好发现得早,若是大永有战事,那朝廷不是没可用之军马?

  正如陇南文书描述的一样“溃败可期”,这陇南马政,是要朕背负昏君的污名啊!

  长泰帝下令,将太仆正卿范中曦、少卿张星华、兵部尚书陈知浩、陇南行太仆寺卿张思远等一gān官员夺职下狱!

  同时令陇右道观察使丁文瀚和陇右卫大将军蒋博文审理陇马政qíng况,务必要查清理明陇南马政的qíng况,一定要找出那些服徭役的百姓,也要理清牧马赋税使用qíng况,更要追回户部下拨的钱银。

  至此,马政官场大地动,从京兆太仆寺、兵部,到各地的行太仆寺、苑马寺,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官员被夺职问责。

  因为长泰帝下令彻查此案时正是六月初一,所以后世史官称这次陇南马政为“六朔弊案”。

  但这“六朔弊案”是从点阅糙场而起的,糙场是这弊案的关键,所以更多人称之为“糙场案”。

  震惊朝野的糙场案,发生在长泰四十年。最先,是因为陇南礼县有乘云骓现世,而后,世人才知道陇南马政。

  由此,乘云骓的传说再度成为大永百姓乐道的传奇。

  第二百三十二章准卿所奏

  在糙场案中,二皇子的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张星华中风昏迷仍要夺职务下狱,陈知浩不久在狱中病逝。

  没多久,岑州刺史陈知阔也因鬻官被问罪,二皇子明面上没有受到任何罪责,但是帝心尽失,势力全没!

  皆因,在糙场案发之后,张星华和陈知浩竟然想煽动二皇子,以兵部所掌握的势力,意图策划金吾右卫的兵变!幸得这一切,有尚书右仆she卞之和提前得知,才使得他们不能成事。

  意图谋反,乃是灭族抄家之罪!张星华和陈知浩不得不死!

  树倒猢狲散,二皇子一系的官员也闻风而动,纷纷撇清自己和二皇子府的关系。

  到了这个时候,京兆所有官员都知道了,从头到尾,皇上就没有立二皇子为太子的打算,不然也不会将二皇子的势力拔个gān净了。

  二皇子并没有像三皇子、五皇子一样被圈禁,但是长泰帝下令免了他来紫宸殿请安。也就是说,长泰帝根本不想见到他了!就算他出入自由,还有两个皇孙在手,又有何用呢?

  二皇子府内,上官承佑恍若疯癫,咒骂不已,骂得最多的,就是在陇南现世的乘云骓!

  如果没有乘云骓,如果不是为了寻找乘云骓,根本就不会有后面的事qíng,就是因为乘云骓,他才会落到如此境地。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就从一个拥有大好局面的二皇子成为一个被剪除了全部势力的二皇子!

  原本他以为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属的了,论尊论长,朝堂官员一定会支持自己的,却没有想到,现在父皇都不想见到自己了,朝官也恨不得离自己远远的!

  这巨大的落差,让上官承佑根本就接受不了,他除了整天在二皇子府咒骂,就是长跪在紫宸殿外,请求长泰帝宽宥原谅。

  自从张星华、陈知浩相继出事后,延禧宫的德妃就沉默了。出乎众人意料,她并没有去紫宸殿求qíng,而是闭宫不出。

  周贤妃的经历,早就让德妃知道长泰帝的薄幸,如果他尚念骨ròu之亲夫妻之qíng,就不会下那样的旨意。所以德妃知道,长泰帝决定了的事qíng,就算她把紫宸殿的门阶跪烂,也没有用的。

  世事如梦亦如电,缘起缘灭还自在,应作如是观——德妃跪在佛灯下,想起经文的偈子,思绪万千。

  未几,延禧宫就传出了德妃皈依佛门的消息。德妃除金钗去华服,从此吃斋茹素,长伴佛灯下,就这样终老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