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回合交手下来,二张虽占上风,却也看清楚了太子相王与太平公主在朝臣中的声望,他们数年经营皆在洛阳,在长安无多少可以援手之人,于是复又怂恿皇帝返驾神都。长安三年冬,许是皇帝也察觉出了自己龙体日坏,终于下诏返回神都洛阳,昔日的高宗在临去前还念念不忘“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而对如今的皇帝来说,她的光辉与生命皆留于洛阳,她不愿死于李唐的土地上。
返回神都的皇帝养病于洛阳宫集仙殿,连朔望的大朝也难以亲自主持,所有政务尽畀予二张,上官婉儿偶有进谏,被皇帝以忤旨之罪下狱,命黥其面。面对上官婉儿的哀婉哭泣,即便是行刑之人也动了恻隐,他冒着性命危险,依照婉儿的请求,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刺下了一朵梅花。
薛崇简因为母亲受二张猜疑的缘故,索性连羽林军也不去了,只是日日与一帮勋贵子弟饮酒游猎为乐。今日他和李成器只带了五六名侍从,经过一天的射猎,一辆马拉的平板车上已堆满了猎得的死兽。这些满载而归的少年们,面上却并无往日的轻薄放浪,一张张脸上都显出肃穆来。
在他们的面前,一只猞猁以警觉的步子,悄无声息地踏着满地青草落叶,它不住地嗅嗅地上,又延颈向丛林中眺望。薛崇简和李成器并不催促,只是勒着马缰,慢慢跟随着虎头行走。不断有散游的梅花鹿、狐狸、野兔、彩雉,狍子从身旁快速地奔过,非但薛崇简与李成器不曾举起弓箭来射猎,连虎头也极为反常地不屑一顾。
忽然虎头停住了脚步,侧着耳朵倾听,薛崇简和李成器也忙收住缰绳,向后打了个手势,示意侍从们不可出声。虎头向着一颗枝叶繁茂的大树嗷嗷叫了两声,几人只觉眼前黄影一闪,一只大山猫从树上跃下,狠狠地向他们龇出锋锐的门牙来,马匹被这凶恶的野兽惊着,不安地喷出气来,连退几步。薛崇简却露出笑容,唤了一声:“虎头!”小虎头闻声回过头来与他相望,那只大猞猁却是一动不动凝视着薛崇简,微微眯起的眼睛里,眸子不时变成秋水一般幽深的蓝色。
薛崇简跳下马来,李成器担心道:“小心。”薛崇简笑道:“不妨,它认得我的。”他笑着从腰间私囊里摸出一块肉铺,缓缓伸出手去,又叫:“虎头。”他静等了一会儿,那只大猞猁向后微蹲,骤然如利箭离弦一般腾空而起,合身向薛崇简扑去。身后的侍从惊呼一声,匆忙举起玉靶弓来,还未来得及搭箭上弦,却看见那山猫人立起来,两只爪子搭在薛崇简肩头,鼻子在薛崇简脸颊上来来回回嗅个不住。几个侍从连同李成器,才长松一口气相视一笑,举弓之人也放下了手。
薛崇简笑着搂住大山猫的颈子,将那块肉脯捧到山猫的口边,山猫伸出舌头将肉脯舔入口中,继而发出如同撒娇一般的呼噜声,用毛茸茸的鼻子蹭着薛崇简的脸与脖子。小虎头到此时也欢快地嗷嗷叫了两声,扑上去和他们挤做一团,不时用身子蹭蹭薛崇简,又蹭蹭大山猫。
李成器望着他们欢会的场景,竟不自禁地眼眶一热,他想起许多年前,那只迎面向自己扑来的山猫,想起幼小的花奴抚着那山猫低声道:“现在它长大了。”想起他第一次得以游览神都城的景观,花奴马上驼着的那只耀武扬威的山猫。想起高高的瑶光塔上,花奴对自己和这一只山猫说,等我们长大了,就到长安去。
那时候以为长大了就可以回到梦中的长安,以为长大了就可以摆脱空间的阻隔,与亲人团聚,以为长大了就可以实现所有的誓言。他抬起头来,秋日煦暖的阳光如碎了的水晶一般,从密林间摇曳着洒落。现在的年号仍然是长安,他们却已经不在长安了。其实长安也只是他对家园的一个幻想,若是心中始终怀着恐惧,长安也和这天下的任何一个地方,并没有差别。
目送着两只山猫渐渐行进密林中,李成器低声问道:“花奴,若是我们此时不再向前走,是不是今日之事,便算作罢?”薛崇简略带诧异地望了他一眼,沉吟一下道:“表哥,你知道我,最是个没耐性的。出了重润和仙蕙的事,我不能再让他们带走我的亲人。”李成器叹了口气道:“我总是记着爹爹的话,不敢为天下先。”薛崇简道:“若上次被赐死的是我,你也是这话么?”李成器忽然作色嗔道:“你胡白什么!”薛崇简却是一摇马鞭笑起来,道:“所以啊,我也一样。”
他们狩猎归来已是入夜时分,远远望着溪水对岸,星星点点的火把如银河繁星一般,依山蜿蜒半里有余。黑暗中传来薛崇胤的声音:“是花奴么?”薛崇简遥遥答一声:“是我和寿春郡王!”几只火把如照亮了一队人马,继而是马蹄踏碎溪水的声音,薛崇胤策马迎过来,他先略带忐忑地望了平板车上一眼,赫然望见一堆猎物中,捆着一只大麻袋。薛崇简微笑道:“我猎了奇珍献给阿母。”薛崇胤又警觉地向周围眺望了一阵,才换上笑容道:“快走吧,四舅舅和几位表弟都已到阿母行营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