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_作者:意元宝(429)

2021-01-20 意元宝

“不就是不想找驸马嘛,落在父亲的眼里都成十恶不赦的大过了。”李初小声地嘀咕,李治没有听清,询问地道:“说什么?”

萧太后:“群主说得大声点,好让你家的老父亲听清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以为李初不懂吗?“萧太后,你是想黄牌警告吗?”

萧太后……“别啊,就是说句玩笑话,群主千万莫放在心上。你的事说不说由你决定,就是高宗都休想左右你。”

见风使舵得叫一个飞快!宣太后:“你家皇帝就喜欢你如此?”

提到自家的皇帝,萧太后骄傲的表示:“咳咳,正是,我可是皇上的宠妃。”

相较一干都不算太得皇帝宠爱的人,萧太后确实可以在此点上自得。

宣太后:“哼!”

萧太后:“不过要不是因为成为宠妃,我岂有诸多学习的机会,后来成为大辽太后,一个太后的本事,不好学。”

至此显得心酸,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自己清楚,萧太后的一生与宋交战,她事事都为大辽着想,意在踏平大宋,入主中原,可惜平生倾尽所有都不能,她不相信任何人,因为她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利才是根本。

偏偏就是揣着此等想法,生生错过培养李初成形的那些年,然后现在她的积分是四个太后里最低的。

忆往昔是泪,但萧太后下定决心改过,她要后来者居上,瞧着吧。

李初只当作听不见李治的话,埋头吃她的饭,李治得不到李初的回答,便明了李初的话不好对人言,并不与李初追究,反正无论怎么样,李初要选驸马得选,不要选都得选,三月为期,期满由他来定。

可怜李初面临霸道催婚,亏得她当年费尽心力的想争得婚姻自由的权力,更是以为自己做到的,现在才知道皇帝和皇后都是骗人的。

不过总算缓了缓三年,三年的好日子,额,她应该知足的!

李初宽慰自己,先把肚子填饱了。

坐在对面的李治吃得不多,好在三菜一汤父女二人吃完了,李治等人收拾时朝李初道:“有了贺兰敏之一事,你说还要不要召武三思和武承嗣回来奔丧?”

吃饱喝足的李初一下子卡住,脖子僵硬的转向李治问,“父亲还想牵制母亲?”

贺兰敏之要怎么处置是一回事,李治要说不想看看武家的人都是怎么样定是假的,而武媚娘更需要清楚地识清武家人的嘴脸,李治必要助她一臂之力的。

李治道:“是啊,你母亲也会想让他们回来送你外祖母一程的,怎么能不为你母亲办好此事。”

端是为武媚娘着想的用意,李初明了地道:“对付起他们来,无才无德的人手下无须留情。”不日,李治下诏追封杨氏为鲁国忠烈夫人,特赦流放千里的武承嗣和武三思回长安奔丧。

犹记得当日武承嗣和武三思犯下大错,李治夺去他们身上的爵位,官职,流放三千里,并下诏永不赦免,不想今日竟然为武媚娘,为了杨氏而破例。

人只要回了长安,往后要不要再回流放之地不过是李治一句话的事。远在千里之外的武承嗣和武三思快马加鞭的赶回来,谁都清楚这是他们的机会,一个可以让他们永远留在长安的机会。

可是对于贺兰敏之来说,贺兰敏秀的一句话叫李初听个正着,贺兰敏之怎么喝斥不重要,重要的是贺兰敏秀生了此心,有了此念,要她生或是要她死,都只在武媚娘的一念之间。

武三思和武承嗣再被特赦回来奔丧,对贺兰敏之更不是一个好消息,至少贺兰敏之自那一日后如坐针毡,如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偏偏他一次又一次的找机会想和武媚娘解释,武媚娘完全没有要给他解释的意思,每次贺兰敏之一但提起了此事,武媚娘立刻打断他的话头,明摆着不想听到他的话。

贺兰敏之从前是盼着杨氏死去,可是如今却才懂得,杨氏在,他的话不管武媚娘想听或是不想听都会传到武媚娘的耳朵里,杨氏一死,连为他说情的人都没有了。

武媚娘看着往来于自家的命妇,每一个人都毕恭毕敬,眼中带着泪珠,好像死去的杨氏就是她们的亲人。

其中的真假武媚娘心里有数,又怎么样呢,世上的人都带着面具,都有自己的目的,只要他们可以记住自己的身份,能够装出表面的样子,让她看到她想看到的就够了。

李初陪武媚娘回来过几次,每回武媚娘盯着人看着不眨眼的时候都让李初打从心底里发毛。

“皇后,郭夫人求见。”守灵是个体力活,好在武媚娘的身体一直不错,杨氏去世,李治同意让武媚娘全身心的操办杨氏的丧事,宫中诸事,朝中诸事都不用放在心上,他会让人将重要的事送到武府,该知道的事武媚娘会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