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_作者:长恨歌行(113)

2021-02-07 长恨歌行

这样一算,八岁就得读书上学的儿子,真实的读书年龄是几岁,还真要好好思量一下。

坤宁宫中母慈子孝孙可爱,就是因为学业安排同样挑着这个点来的汉王,也没能影响祁元询沉浸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的心。

然后,武英殿来人打破了这个氛围。

皇帝在武英殿中勃然大怒,奏折都被摔得满殿乱飞。

午膳送过去也不吃,只坐在那里生气。

若只是政事,任是谁也不敢惊动后宫中的皇后的。

就算帝后夫妻一体,二人同心,也架不住竟然有人主动通报政事给皇后这样的事发生啊!

这样的事沾到了一点边,等待来通报的内侍的,便不是什么好结果。

就算天子本人不在意皇后了解这些事——反正祁元询是不相信天子晚间和皇后一道休息的时候,只会聊些家长里短的——也难保他不会多想。

明知妇寺不得干政的规矩,就算皇后位尊,也一向奉守祖训,到底是谁给你的胆子,擅自通报皇后,离间帝后感情?

话不用说明白,宫中的人都是知晓轻重的。

可是天子不用膳,这就是要伤及龙体了,偏生又可以巧妙地将之与政务分开来,于是乎,坤宁宫中的皇后便收到了这样的通报。

然而皇后思量了一番,很快就命人在小厨房做了午膳出来——都是皇帝爱吃的口味——又命皇太子送去给天子。

一向爱与兄长争锋的汉王难得没有抢着表现。

毕竟亲爹发火,真的是挺可怕的。

祁元询去的时候,殿内仍是一片狼藉,可是天子的情绪却已经神奇般地稳定下来了。

祁元询送了饭来,不用多说,天子就吃了起来,还用得很香。

只不过这样的场景配上满殿狼藉显得有些违和罢了。

吃完了饭,上一秒还说着“还是你母后最知晓朕的口味”,下一秒转头就问“安南陈氏遗老还在会同馆内哭他的王上呢,再这么下去,难不成朕要天天对着一团乱的武英殿用膳么”,祁元询差点没跟上乾圣帝的思路。

“父皇,那胡氏自称陈主之外孙,太庙不能作伪,想来也是真的。只不过,既然有外戚这重身份,那就更方便尹霍之事重演了。”

“你说的对。可是这些人何等猖狂!竟将朕视作什么都可以欺瞒过去的愚钝之人了嘛!乱臣贼子,个个该杀!”

祁元询不应声。

天子嘴巴上这么说,但只是一时被这个消息刺激到了而已。

乾纲独断,万方共朝的圣天子,竟然会在调查之后仍被蒙蔽,自尊心一时受损罢了。

祁元询代入自己想了想,反而觉得给他时间思考会更好。

殿内一时沉默下来。

天子在武英殿内发火的时候,阁臣们便都如蒙大赦似的得了一声“出去”,离开了。

“好吧,那换个问法”,沉默了一会儿,天子终于又开口了,“太子,你说说,朕该给出什么样的反应才好?”

依祁元询的见解,只是遗臣而已,还不必大动干戈。

既然这安南的旧臣都有能力排除千辛万难来为自己的旧主张目,更何况是陈朝真正的王胤宗种?

就算近支绝嗣了,也不妨碍旁支站出来啊!

大周与彼国近在咫尺,彼国边境也与其余几个小国接壤,借机来到大周根本不是问题。

既然没人站出来,那就说明这陈氏内部也没想借助上国的威严复位——毕竟这样的话,安南侍奉大周,往后便当比朝鲜更恭敬,于其国的人来说,这便是最大的不可取之处了——那大周又何必只因其一遗臣的说法,便出兵别国呢?

要知道和起码表现出一心一意认大周当爸爸的朝鲜国不同,安南国“外王内帝”,对大周称王,在国内称帝,正是所谓切实的“外饰纯良,内藏奸狡”的小人行径。

只不过此国国小而不足以征,所以中原之地的上国只当没看见而已。

“父皇,诈称胤嗣,实为篡逆,胆敢欺骗于您,可见此国是没有什么诚信的。国中与其有冲突的地方,儿臣以为,该早做决断。”

“那就派人去吧。不册封,降谕训斥他们一顿,这胡氏,就让他们继续权知安南国事,做安南的李旦去吧。”

祁元询听到“李旦”的名字,眉毛一挑。

朝鲜世子监国,册封其为国王的谕旨已经在路上了。

朝鲜国内,李旦被尊为太上王,但日子肯定是没从前过得舒心的。

以他作比,可见天子余怒未消。

“夏善等人,回来没有?”

夏善便是此番被派去正式册封安南国王的大周使臣,于礼部任郎中。

“父皇放心,夏善启程没几日,能追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