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_作者:枫香(313)

2025-05-12 评论

  景尚书倒是没像白侍郎那样考校赵文敏,很是干脆地也摘了一枚玉佩给他,难得鼓励了一句:“跟着你家先生好好学,将来别丢你家先生的脸。”

  赵文敏顿时感觉到压力。

  景尚书本来只是过来串门,现在坐下了,就开始跟赵淩、白川一起说起明年科举和恩科的事情。

  “新皇登基,理应开一次恩科,只是明年本就该是春闱。我的想法是,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增开一科。”

  赵淩和白川对此都没有什么异议。

  白川说道:“还是放在后年再开。廉租公寓楼的新楼明年怕是来不及建成,后年倒是肯定能再添两栋,届时参加考试的举子也有地方可住。如今神都的住宿……”说着他摇了摇头。

  赵淩刚回来,还没了解目前的物价,多问了一句:“多少钱?”连一名三品大员都觉得贵。

  “靠近贡院的小院,一个月二三十贯,偏一点的一个月也得五贯。几个人合租一个院子还算便宜的,住客栈更贵。一些地方能住同乡会馆倒是便宜,不过毕竟是做生意的地方,那环境休想安静读书。码头和新城那边的房子倒是有便宜的,只是太吵了。有些学子只能住到城外寺庙、道观去。”白川突然想起来,“你种桃子的那个小湖村,如今文风鼎盛,有不少人租住。”

  小湖村距离神都不算太远,又住着魏学海一家。

  赵骅经常跟一群文人墨客去小湖村登高泛舟。

  关键是小湖村几乎每天都有车往返神都。

  也就是赵淩还没来得及了解,不然就会发现他们家的送菜路线,已经具备了私营公交的雏形。

  赵淩意外也不意外。

  小湖村原本就有人想要租房子,只是数量比较少。而且早前村里的房子并不怎么好,很多想要过来租房的学子都没租住。

  现在估计是租房条件改善了一些。

  赵淩听着这租房价格咋舌:“活不起了。确实得多盖廉租房和公租房。”

  以前他那会儿学子考个会试,比较节省着用,起码也得两百贯,现在恐怕还打不住。

  廉租房和公租房从有楼房开始就在推进,如今也算是广受好评。

  这属于官吏相关福利,归吏部管。

  “驿站已经全都改成了四层楼,客房比以前多了好几倍,今年回京述职的官员能够多安排一些。”

  按理来说,官员出差都可以免费住驿站,食宿都有标准。

  但像神都这样每年会在短时间内迎来入住高峰的驿站,很多官员来了也没地方住,就得自行解决住宿。

  有些在京城有房产有亲友可以借住的还好说,自费租房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赵淩看着白川拿出一份目前神都建成的、在建的、以及规划中的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册子,翻看了两页突然感觉周围有些安静,抬头:“怎么不说话了?”

  景尚书微笑:“盖房子要钱。”

  钢筋混凝土的房子盖起来确实又快又扎实,能够盖四层楼,也不怎么占地皮,就是贵。

  他们吏部盖这种造福官员的房子,无论是钢筋还是水泥还是建筑队,都没有任何阻碍,唯一的阻碍就是钱。

  赵淩迟疑了一下:“嗯。”

  景尚书的微笑更加真诚:“你去搞钱。”

  赵淩:“……嗯?”

 

 

第167章

  赵淩不理解:“吏部怎么会缺钱?”

  吏部要钱, 难道户部会不给批?

  户部还真就不批。

  理由很充分,户部也没钱。

  赵淩更不理解了。

  要是户部有钱不给批,那他作为赵骅的亲儿子, 还能去说说情, 现在既然户部没钱, 他还能干嘛?

  难道他能变出钱来?

  景尚书和白侍郎还真是这么想的。

  在他们看来, 赵淩搞钱的能力, 就跟变戏法似的,随便几句话就能点石成金。

  “你都能让大狱赚钱, 怎么就不能让吏部赚钱?”

  赵淩都不知道自己有这本事:“你们也太看得起我了。”吏部能搞什么三产?“抓几个贪官抄家?”

  吏部算是最讲人情世故的部门了,这些官员背后查一查, 谁都不干净。

  哪怕本人想干净,也会有家人族人防不胜防给捅娄子。

  景尚书和白侍郎听着倒是还能笑出声, 在同一个厢房里办公的其他官员后背直接一身冷汗。

  看出赵淩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给吏部搞钱的主意,话题又重新转回到恩科上。

  “恩科就定在后年。”

  “贡院要改建一下, 增设女性学子的入口。检查方面的人手……”

  “由宫中的女官来。还得增设女厕。”

  “考官要用女官吗?”

  “考官不用, 监考可以用两个女官。”以防有出现跟男性不好处理和沟通的情况,“明年春闱开始,配备大夫。”

  好不容易考到了神都,因为身体原因被筛下去也就算了, 起码别死在贡院里。

  都有举人功名的人了, 哪怕没法入仕,回乡当个教书先生,也是给国家培养人才。

  尤其是一些举全族之力供出来的, 真要被抬着回去,一个家族的天都塌了。

  景尚书听到大夫,不是很赞同, 倒也没反对:“你给贡院的号房按上那么多琉璃窗,已经够照顾考生了,现在还要给配大夫。那些考生是豆腐做的?”

  厢房里的一个年轻官员听景尚书这么说,不由得抬头看向赵淩,小声问身边的同僚:“贡院号房的琉璃窗……”

  这位赵侍郎瞧着跟他年纪差不多,可是号房的琉璃窗装了已经有些年了。

  同僚岁数比较大,知道得多:“是赵侍郎装的,他十六岁中了状元,当时是工部郎中,就在号房装了琉璃窗。”

  十六?状元?工部郎中?

  这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

  同僚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赵侍郎不一样,别跟他比。”

  十六岁的状元,那确实没法比。

  赵淩叮嘱学生:“文敏,把大夫记上,记得要配女医。”

  景尚书无奈:“这些女官女医,你去跟太后娘娘或者皇后娘娘要人。”

  “好。”赵淩突然说,“到时候得去跟现在的太子妃要人了。”

  后年恩科那会儿,太子妃就已经是皇后了。

  现在的太后和皇后应该会去吴州的翠宫待着。

  景尚书看他:“那也是你去要人。”这小子跟太子妃也熟悉,论亲戚得叫一声表嫂。

  “哦。”赵淩没有异议。

  景尚书看他一副惫懒的样子,感觉手指有点痒,突然理解赵骅为什么总要教训儿子。

  赵文敏在边上记录,问:“明年后年科举住宿怎么登记申请?男女分别怎么管理?住宿有食堂吗?不需要的有食宿补贴吗?”

  赵淩支使学生:“你一会儿做一张申请表格。”又看向白川,“廉租房那儿应该有食堂?”

  白川:“有的。”

  “这两天你去看看食堂那边怎么个情况,再出具体细则。原则上保证每个考生两个人一日三餐能吃饱。剩余想吃好的住好的就由他们去,反正他们有钱,在神都多消费消费也没什么不好。”不能阻止别人花钱。

  赵文敏一一记录:“到时候我估一下要花多少钱。”

  哪怕只是个托底,按照一个考生进神都起码会带一个随从来算,需要给两千人提供几个月的食宿,不是一笔小费用。

  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住廉租房,也有可能有人住一阵不住一阵,有人空占着房子不住之类,具体细则还得再定。

  景尚书和白川对此都没什么意见,问他:“这钱哪儿来?”

  赵淩没好气:“抄家。”

  景尚书这下真抬手了。

  赵淩挨揍经验丰富,一瞬间就从椅子上蹿到了房梁上,动作快到别人压根没看清楚他怎么上去的。

  景尚书刚还只是想着做个样子,这回是真被气到了:“你给我下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枫香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种田文 基建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