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_作者:枫香(372)

2025-05-12 评论

  朝中大部分官员其实并没有认识到市舶司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每年能够产生多大的盈利。

  市舶司每年上交给户部的钱,比原先只有一个漕运的时候要多出一倍多。

  他们知道市舶司的待遇好,市舶司肯定截留了不少钱。

  截留这个事情谁都干,具体截留多少,得具体看。

  其实各地衙门截留财物,主要是用于自己衙门的各种开支,大头是一些吏员的月钱、房屋的修葺,以及日常开支。

  根据衙门不同,截留的财物有多有少。

  截留的钱财也是需要记账上交给户部的。

  当然绝大部分人没那么老实,肯定会多截留一点,至于是揣进自己腰包,还是跟赵淩这样用来发福利或者别的方面的建设,基本是前者。

  也是因为市舶司牵涉到的利益太多,赵淩退下来之后,顾朻这个不算多疑的皇帝,也只敢让太子来接任市舶司使。

  现在赵淩在吏部,也玩这一套。

  当爹的实在怀疑赵淩到底截留了多少钱,别不知收敛,到最后自己没捞到什么油水,还惹得一身腥。

  “说吧。”

  赵淩觉得自己像是个被审问的犯人似的,又自觉没做错事,腰板就挺直了:“大部分里办就那么小猫三两只,干的事情不少,人不能少。他们能够接点散碎的活计给困难户,其实也接不了多少。人家困难户本来就饭都快吃不起了,哪里还好意思抽成?这不是蚊子腿榨油么?”

  这话不假。

  其他人纷纷点头。

  赵骅也觉得合理,用食指敲了敲桌子,示意他继续狡辩。

  “所以,绝大部分的里办没什么来钱门路,纯粹靠吏部养着。”

  话是这么说,但各地里办通常有个小间,摆几张桌椅板凳就能办事。

  办公地点能蹭衙门的就蹭衙门的,能蹭学校的就蹭学校的,甚至还能蹭慈幼院的。

  实在没法蹭的地方,就向当地衙门直接要地盖房,反正大家都是公家单位,盖了房子也还是公家的。

  可以说维持里办日常运作的费用,也就是人员俸禄,一个从九品的里长,加上五六个小吏,俸禄总共才多少?

  剩余的一些办公和日常用品的支出,也就是现在笔墨纸砚贵一点。

  不过赵淩已经开始对造纸和笔动手了,争取把价格打下来。

  嗯,这个先不说,免得老爹气出高血压。

  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脾气还这么暴躁,不好不好。

  赵淩脑子里飞快转了好几圈,脸上嘴上都格外老实:“各地发展情况不一样,能够从一些作坊和工厂接活的也不多。那么多里办的人要养,对于所属地方可能还需要给予一些补助,所以少数有条件的里办就因地制宜成立了一些作坊和工厂。真的没几家,建厂要时间和钱,有些还没回本呢。”

  “今年回本了。”赵骅说得很肯定,“所以你今年花钱大手大脚了。”

  赵淩战术性喝茶。

  茶杯是空的怎么了?能掩饰就行。

  赵骅又说:“谁给你的钱建厂的?是你原先在市舶司的时候调的钱,还是找陛下要的?”

  “陛下没钱。”朻咪那个穷鬼,私库全用来养科研团队了,“丽……皇后娘娘给的。”

  现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常年在吴州,两人原先掌管的天家的私产,以及自己的私产,现在大部分都交到了余姝手上。

  丽娘姐姐是大财主~

  他突然看向老爹,张了张嘴又闭上。

  老爹现在还管着太上皇的私产呢。

  不说别的,就说铁脊县和一众监狱三产的产出,一年得多少钱?

  赵骅抬手就给了他脑门一巴掌,被闪开了也是意料之中,看他眼神清澈就满意了:“所以,你预计今年到年底能盈余多少?说实话!”

  赵淩把“一”的嘴型换了换:“两千贯上下吧。”

  主要是橡胶赚钱。

  几个橡胶园经过几年的种植,开始投产。

  另外就是纺织业赚钱。

  纺织服装是轻工起点,投入少,技术含量低,利润不低。

  如今大虞国内有大量百姓依靠织布赚钱缴税,暂时不宜把布匹价格压低,但是对外出口却不受限制。

  丝绸、茶叶、瓷器是出口经久不衰的三大件。

  国内一些下脚料的茶叶经过一两道简单步骤,就能变成高档的茶包礼盒。

  另外白蜡烛、日化产品、胭脂水粉等等,也是能够获取高额利润的货物。

  这些出口货物除了在海港直接卖给外国商人,现在也有一些大虞海商,带着这些货物出海,回来还能带一些国外的资源回来。

  一个来回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当然风险也很大。

  市舶司下属的商号,就是顾轮胎现在所在的那个,就有相关业务。

  里办的这点小规模是没法动这么大的蛋糕的。

  主要是现在的生产效率太低,连半机械化都谈不上,所以明明干了那么多,利润就那么点。

  两千贯的总额是不低,但人均低啊。

  他们里办多少人呢,还得算上整个吏部的开支呢。

  也就是赵淩觉得两千贯不算什么,当初大理寺和刑部打群架的钱也就两千贯。

  赵骅觉得赵淩没说实话,就压着他把里办的产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样样梳理了一遍。

  赵淩刚开始还有些耐心,叭叭说了一会儿,眼瞅着脾气就要上来了。

  赵骅不紧不慢地从兜里掏出一颗水果糖,塞赵淩嘴巴里:“我又不要你钱,你跟我说说怎么了?”

  赵淩就像是马上接上了充电线一样,增加了续航时长,继续面无表情地汇报。

  景尚书冲着赵骅一伸手:“吃什么呢?也给我点儿。”

  赵骅就是随身带着点糖自己吃的。

  掌心大的圆形铁皮盒子打开,里面五颜六色不同形状的糖果瞧着就好看。

  景尚书动作自然地伸手把铁皮盒子拿……拿不动。

  赵骅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吃不吃?”

  “啧。”景尚书不甘不愿地拿起一颗糖,想打断赵淩的话,让他也给自己整一个这样的铁皮盒子,最好是能够不断自动刷新糖果的铁皮盒子。

  但他看了看赵淩的脸色,还是没敢多说话。

  算了。

  现在的赵淩也就赵骅这个亲爹的话愿意听一听,他区区一个顶头上司,还真能得罪了赵淩不成?

  这么多繁琐的活,都留给他自己干?

  那可不成。

  赵骅把糖果给厢房里其他人都分了一颗。

  小盒子不大,里面的糖果倒是不少,一圈分完少了一半。

  赵骅看了看,盖好了重新揣回衣兜里。

  赵骅是老户部了,跟景尚书这种只是看得懂账的非专业人士不一样,赵淩粗略说的内容,他一听就能揪住重点,展开深入了解。

  赵淩一点猫腻都不能有,听到自鸣钟敲了三下,立马就跳了起来,翻窗就走:“下班了!”

  话落的时候,人已经冲出去了好几丈。

  赵骅已经习惯了,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看向摆放在厢房里的自鸣钟:“这东西倒是好。我看陛下御书房里也摆了一个,哪儿来……”话还没说完,他瞬间反应过来,“逆子!”

  有好东西不想着孝敬爹!

  赵辰刚鬼鬼祟祟探头过来,还没开口问老爹要不要一起回家,就被兜头骂了一句,感觉自己冤枉极了:“我没干什么啊?”

  赵骅本来只是到吏部打一声招呼,没想到待了一下午,回去想着马车能追上赵淩,把人逮着了把一些在外面不方便说的再详细说说,结果一直到进家门都没见赵淩的人影:“怎么回事?都这岁数了,还跑这么快?”

  赵辰有些好奇老爹一下午到底跟赵淩说些什么,又不敢问老爹,用过晚膳就溜达去侯府,被告知赵淩还没回来:“咦?去哪儿了?”

  来福说道:“去镇国公府了。”

  “哦。”赵辰也不进门了,直接去别处遛弯。

  他本来以为没什么事情,国公府是窦荣的“娘家”,离得又近,回去吃顿饭很正常,结果第二天见赵淩一早在吏部来去匆匆:“怎么一来就要走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枫香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种田文 基建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