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布隆冬(21)

2025-07-19 评论

  姜焉笑了笑,道:“我的确不是大夫,治不了他的病。”

  “不过,我觉得,宋余的病没有你们想的那般严重。”

  郑海不解,姜焉说:“你们都说他畏惧骑马,骑不得马,可他跟着我,也能在马场转上几圈……”

  他话没说完,郑海就变了脸色,勃然道:“齐安侯,少爷在马上便会犯头痛之症,你怎能让他骑马?”

  姜焉气笑了,说:“就是你们这些人,关心则乱,自诩为宋余好,将他视为易碎的瓷器,这做不得,那个也不行,才让他真的觉得自己是个傻子,废人!”

  “没错,他是伤了颅脑,”姜焉道,“不如少时聪慧,惊才绝艳,却也不至真的就成了傻子。”

  “宋余畏惧的不是骑马,而是骑在马上,听见马匹纵驰之声会让他想起战场上的马蹄踢踏声,想起死在风雪关的袍泽!你们却因着怕他坠马受伤,再不让他碰马,简直荒谬至极!”

  郑海看着姜焉面上的怒色,眼中也掠过一抹痛意,道:“少爷好不容易活了下来,就是不再骑马又如何?他安安稳稳的在京城,好好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笑话,你所谓的好好活着,”姜焉冷笑道,“就是当个傻子,苟延残喘,受人耻笑?”

  “你们问过宋余,当真愿意做个傻子吗?”

  郑海呆住,强言道:“便是不愿又如何,旧疾不愈,少爷又能如何?”

  姜焉淡淡道:“旧疾不愈,做不成天才,就不能让他做个普通人?”

  32

  云山部族是关外胡族,奉行的是举族无论妇孺老弱战时皆兵,他们族内养孩子从来不娇惯,摔摔打打是寻常事,只有学一身本事才能活得更长久。姜焉这一支更是如此,他生来就是部族少将军,要捍卫部族,知事起把玩的就是弯弓长刀了。

  他知道宋家人和郑掌柜对宋余的拳拳爱护之心,毕竟宋余是宋廷玉和宋夫人的独子,好不容易才在战场上捡回的一条命,还伤了脑袋,他们自是不想宋余再有个万一。可姜焉想,要是宋余真傻了,宋家人保宋余一生富足也就罢了,偏偏宋余并未全傻,他为过去所苦,满腔愁闷迷茫,活得——并不开心。

  姜焉虽然想再见当年的宋余,可更想宋余能过得清醒欢喜。

  郑海愣了半晌,看着姜焉,异族人并未闪避他的眼神,坦坦荡荡地任他打量,郑海说:“齐安侯返京不过月余,和我家少爷相识尚短,为何如此关怀少爷?”

  姜焉笑了下,说:“我不是说了,我和五郎是朋友。”

  郑海摇摇头,道:“侯爷,少爷颅内有伤,寻常人不会想和少爷交朋友,更遑论齐安侯这样的身份。”

  姜焉有些无言,一个两个的,都这么防备他,他长了张骗傻子的恶人脸?他分明是天下第一大善人!姜焉道:“本侯心善,最心善!”

  郑海看了姜焉一眼,姜焉说:“见不得傻子受委屈。”

  郑海:“我家少爷不是傻子。”

  姜焉冷哼道:“一个个把这话挂在嘴边,可没见你们没将他当傻子。”

  郑海说:“侯爷,少爷是三爷唯一的血脉,我们只盼着少爷一辈子好好地活着。”

  姜焉道:“于公,自宋将军殉国之后,圣上着李建德将军掌宁定军,可李将军已经年近古稀,李亨傅如晦几位边军心高气傲,各不服气,无论谁掌宁定军,都无法真正让宁定军上下一心。定北关和风雪关同为大燕北境门户,风雪关失守,定北关也有腹背受敌之虞,定北关内就是我云山部族的安居之地,因此,本侯自然不想当年之事再度重演。”

  “宁定军是宋廷玉将军亲手带出来的,”姜焉说,“你是宋将军嫡系,应当知道,李傅几位边将都是宋将军的旧部。”

  郑海说:“三爷已经走了六年,人走茶凉,我们少爷年纪又轻……”

  姜焉:“宋余年纪不大,可他十三岁初上战场,就带八百骑兵绕敌营后方,牵制胡人大军,杀敌三千。他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战绩,谁敢说他不是下一个宋廷玉?”

  郑海神情一暗,当年谁不说虎父无犬子,不止边关诸将,就是今上,亦对宋余寄予厚望。他叹了声,说:“侯爷,往事已矣,少爷如今旧疾难愈——”

  姜焉道:“你们不是有句话吗?尽人事尔,我想再尽力一试。”

  郑海深深地看着姜焉,道:“于私呢?”

  姜焉咀嚼着他口中的“于私”二字,笑了笑,说:“当年宋余还在边关时,我曾和他有一面之缘,他请我喝过酒。郑掌柜,见过明珠有多璀璨的人,就不会忍心明珠蒙尘,永远暗淡下去。”

  “宋余就是那颗明珠。”

  过了许久,郑海侧身伸手相请,道:“已经很久没有人问起当年事了,侯爷,里边请。”

  “六年前的事,侯爷应该也知道一些,那一年的冬天来得极早,又冷,胡人冻死许多牛羊,因此早早便传回了各部族将大举进犯的消息,”桌上煮了茶,沸水翻滚,茶香袅袅,郑海望着升腾的白雾,语气怅然,仿佛又回到了六年前的战场,“没想到,胡人的攻势远比我们想的猛烈。”

  “胡人连破数镇,风雪关告急,一旦胡人攻破了风雪关,就能长驱直入凉州,甘州等地,所以风雪关不能丢,三爷就领兵亲自前往风雪关,夫人和少爷也在同行之列。”

  “那一场仗,从年前打到年后,江南都开春了。”

  姜焉道:“査可图单于好战,野心勃勃,那一年的雪灾给了他收拢各部族南下劫掠的机会。”

  郑海接着说:“风雪关僵持数月,之后风沙口,郢川接连失陷。那个月,真难熬啊,每天都有同袍死去,死在胡人的刀下,死在凛冽的寒冬里。”

  “朝廷从甘州几地调派来的援军要入风雪关,必须先过被胡人占据的郢川,援军无不损失惨重,风雪关几乎沦为了孤城。”郑海说,“风雪关由五万人,死得只剩了万人。”

  “三爷也中了一箭,”郑海道,“城中粮药短缺,天又极寒,三爷伤势恶化,眼见着风雪关要守不住,有人就想弃关退守。”

  说到此处,郑海也忍不住咬牙切齿。

  姜焉一怔,没想到还有此间内情,他皱着眉道:“后来呢?”

  郑海说:“那个扰乱军心的参将被夫人一剑杀了。”

  “是夫人和少爷带着我们守城,又苦苦撑了半个月,”郑海道,“直到再撑不住,夫人怕胡人屠城,便让少爷带着昏迷不醒的三爷,和关内剩余的百姓退出关去,少爷不肯,是夫人以死相逼,才逼得少爷自西城门杀出城。”

  “才出城门,三爷竟突然醒来了,他要回城与夫人同生共死,”郑海眼睛一红,道,“少爷拦不住三爷。”

  他眼前仿佛又浮现了那一日,宋廷玉踉跄着持枪折身回城的身影,宋余扑通跪在地上狠狠磕了几个头,抹把脸,起身冷静地吩咐麾下拦住追来的胡人。

  郑海说:“那一日,少爷也是存了死志的。”

  胡人骑兵追得紧,宋余要剪除追兵不易,他更知道胡人深恨风雪关外损失惨重,一旦城破,后果不堪设想,他不能允许他父母身死之后还要为胡人践踏欺辱。护送百姓出了风雪关五十里,宋余留下了两队人马,直接拍马就朝风雪关而去。

  姜焉沉默不言,他听郑海说:“少爷回去时,风雪关已经破了,三爷和夫人都已经殉国,少爷将他们从尸山中翻出来时,都已经冻僵了。”

  “少爷背着三爷和夫人冲出了胡人的围杀,”郑海说,“该死的胡人!穷追不舍,还拿出猫戏耗子的作派,可恨至极!”

  “我那时就在少爷身边,这条腿也是那时伤的,我和几个兄弟为少爷断后,我以为我也要死了,恍惚之间,好像听见了胡人被冲得大乱,是援军,援军来了,”郑海语气激动,眼泪却一下子落了下来,泣不成声,“太迟了,来得太迟了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藏青盐薄荷奶绿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治愈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