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瑀便决心改制。
赵从煊低声问道:“你想如何做......”
“相权三分,拟令、审议、执行,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赵从煊定定地看着他,喉间滚动了一下,最终只道:“好。”
相权的改制并非朝夕之间,然而,正如萧伯瑀所说,他们还有很多、很多时间。
回到长安时,恰好下起了薄雪。
废除宰相府、改制尚书台的旨意一经颁布,果然有老臣上书抵制,言称祖制不可轻改。
可偏偏,推行改制的正是当朝宰相萧伯瑀,实在是令人难以捉摸。
长安,萧府。
萧家父子二人对弈,萧伯瑀执子沉稳,棋局胜负难定。
萧父开口道:“改制的事,我也听说了。”
“父亲,您也认为不妥?”萧伯瑀缓缓落下一子,抬眸看向父亲。
萧父捋了捋长须,笑着摇了摇头,“非也。”
在外人眼中,此举无疑是削了萧氏的权,权力三分,政权之事,说到底还是掌控在皇帝手中,但又不全权决于皇权。
此制一旦流传下去,对朝堂的稳固是百利而无一害。
但萧父却不得不疑惑,前有皇帝清算萧家,后有帝王《罪己诏》布告天下,如今皇帝亲诏萧伯瑀返回长安,并授予大司马一职,而萧伯瑀更是自削权力,令相权三分。
这其中的起伏,不止天下人摸不着头脑,连萧父也难以揣测帝王之意。
萧伯瑀执着棋子的手忽然放下,缓声道:“功过是非,留给后世评说,陛下想要的是江山稳固,而我想要的,是陛下所愿。”
改制一事渐渐定了下来,萧伯瑀也清闲了许多。
皇宫,御书房。
赵从煊批阅着奏疏,萧伯瑀则在一旁临窗看书,阳光透过雕花木窗落在他身上,衬得他眉眼温润,一派悠然。
察觉到一道幽怨的目光落在身上,萧伯瑀侧首看向赵从煊,笑着道:“陛下怎么了?”
赵从煊轻哼了一声,别过脸,“没什么。”
萧伯瑀终于放下了书,他起身来到赵从煊身后,将人整个圈入怀中,下颌抵在他肩上,闭上眼轻声道:“陛下继续吧。”
赵从煊被他圈得动弹不得,小声抗议:“这样我怎么继续......”
“那这样呢?”
话音刚落,萧伯瑀微微偏头,温热的唇轻轻擦过赵从煊的耳垂,随即顺着脖颈往下,在他颈侧落下一个又一个细密的吻。
“你!......不要。”赵从煊呼吸顿时乱了,手中的笔落在奏折上,晕开一抹朱红。
萧伯瑀低笑,故意逗他,“陛下弄脏了奏折,这可如何是好?”
奏折上的字迹虽然还能勉强看清楚,可若是就这样传下去,难免有些人多想,误以为是圣上别有他意。
“明明是你......”赵从煊气急,扭过头来,正欲义愤填膺斥责一番。
萧伯瑀却忽地点头,“嗯,是我。”
赵从煊一愣,微微张开的嘴巴怔在原地。萧伯瑀见状,双臂微微收紧,而后俯身堵住了他的唇。
半晌,萧伯瑀缓缓退开,转眼又恢复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在一旁细细地誊写那道被弄脏的奏折。
一旁的赵从煊被搅乱了心神,索性将案上的奏疏都推至萧伯瑀身旁,示意让他批阅,自己则好整以暇地躺了下来。
萧伯瑀无奈一笑,他稍稍挪动了位置,让赵从煊枕在自己膝上闭目休憩。
新制初时,赵从煊必须将更多的心思在复阅政务之上,以确保新制能稳定下去。这几天,堆叠的政务着实把赵从煊累得不轻,眼周泛着淡淡的青黑,连眉间都凝着化不开的倦意。
赵从煊在他怀里挪了一个舒服的位置,没多久,便睡着了过去。
日暮时分。
睡了一下午的赵从煊缓缓睁开了眼睛,他将脑袋埋在萧伯瑀怀中,闷声道:“什么时辰了?”
“酉时将近。”萧伯瑀应道。
赵从煊轻“嗯”了一声,“那留下来一起用膳吧。”
萧伯瑀没有立即回应,赵从煊抬头看他,疑惑道:“怎么了?”
“今日......”萧伯瑀思忖了片刻,“陛下随我回萧府一趟,可好?”
赵从煊眸光闪烁,小声道:“我......不想让你为难。”
萧母本就极力反对两人,他堂而皇之去萧府,若是萧母发怒......
萧伯瑀牵起他的手,与他十指相扣,温声道:“无妨。”
今日的萧府还算热闹,萧伯瑀带着赵从煊刚到府门,就见萧长则从外面回来,一身酒气。
萧长则喝得酩酊大醉,勉强认出兄长,目光扫过一旁裹着厚氅的赵从煊,含糊笑道:“哥,你回来了!这位是......”
萧伯瑀皱着眉头,他看向一旁的下人,问道:“长则怎么喝了这么多酒?”
下人也是欲哭无泪,他也不知道缘由,只道:“二少爷从荆州回来后,就一直这样了,有时喝得多,有时喝得少,小的也劝不住......”
萧伯瑀正欲追问,萧长则忽然踉跄着朝赵从煊倒去,幸好下人眼疾手快扶住了他,才没撞到人。
萧长则醉眼朦胧地盯着赵从煊看了半晌,忽然转向萧伯瑀:“哥,这人……怎么长得有点像陛下?”
萧伯瑀无奈道:“先进府再说吧。”
三人刚踏入府门,迎面就遇上了闻讯赶来的萧母。萧母一眼就认出了赵从煊,神色复杂,正欲行礼。赵从煊却已上前一步,轻轻扶住了她,“不必多礼。”
萧母的手微微颤抖,终究没有拂开皇帝的手,只低声道:“先进来吧。”
说罢,她又看向一旁醉得一塌糊涂的次子,眉头拧紧,连忙吩咐道:“快扶长则下去醒酒。”
“是,夫人。”
萧父似乎早就猜到赵从煊的到来,席间,萧父还能神色如常地与他闲谈国事,而萧母却始终沉默。
晚膳过后,萧父忽然道:“老臣有些话,想单独与陛下说。”
萧伯瑀看向父亲,正欲开口,便见一旁的赵从煊点头:“嗯。”
书房内,烛火摇曳。
萧父先是说了一番萧伯瑀改相制的利弊,言辞间,只是寻常的一个老臣谏言。
赵从煊只听着,并没有说话。
萧父抬眸看向他,这才问道:“陛下可知,伯瑀为何要这样做?”
这句话,细听之下,又似乎别有深意。
赵从煊轻轻颔首,“嗯,朕知道。”
两人又交谈了许久,多是关于朝政民生。直至夜深,萧父才起身离开书房。
萧伯瑀上前扶住他,他微微垂首,“父亲,我和陛下......”
话音未落,萧父便打断了他,“前几日的棋局还没有定胜负,明日,再继续。”
第87章 真情
入夜。
初冬的夜里, 风还不算刺骨。月亮悬在枯枝间,清冷冷的,照得地上泛着霜白。
窗边的兰花草蔫头耷脑地杵着, 风一过,便簌簌地发抖。
屋内, 只余几盏残烛,映得锦帐暖黄, 窗纸被夜风刮得轻颤, 却掩不住屋内渐重的呼吸。
赵从煊衣衫半敞, 胸口随着呼吸微微起伏,他想伸手攥住萧伯瑀的衣襟, 却被他扣住手腕, 整个人被带着往后倒去。锦褥深陷, 青丝散开如瀑, 几缕发丝黏在了微湿的颈间。
他偏头要躲, 却被萧伯瑀挑起那一缕散下的青丝,缠绕在指间。
“冷吗?”萧伯瑀低声问道, 气息拂过他的颈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