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一小的两个男人,大的要买,小郎君却一个劲摇头。
再细看,大的拿着钱呢,连忙上前招呼。
“这位爷,要买啥布?”
赵弛看着布,再看水笙。
水笙靛青的衣袍多,这次挑了一块柳黄色的布。
掌柜笑道:“这布好啊,城里时兴着呢,颜色新鲜,做成夏衣又透气,虽价钱比别的布贵一点,但质地更好,买不了吃亏,配着小郎君甚好。”
赵弛:“就要它。”
走出布庄,水笙垂着脸,蔫巴巴的,唯独嘴唇都快噘到天上了。
进城看病,加上住客栈的花销,将赵弛在码头挣得的八钱花了七七八八。
再买布,花光了不说,连卖蛇货的钱都贴进去一点。
水笙小脸忧愁:养自己为何如此费钱呀……
赵弛倒觉值当。
水笙的眼睛再无后患,给他添两身新衣,除开花的,留了四两多的银子带回去。
回到村子后,面摊就要开张了。
许多人夏天贪凉,可以多备几种解暑的货卖,多少能攒点银子。
但这些还不够……
赵弛想攒更多,以后住更大房子,给水笙添更多的东西。
返村途中,水笙抱着布,伸手往前轻轻一扯。
赵弛偏过头:“怎么了”
水笙嘀咕:“买就买吧,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自己也要拿新布做身衣裳。”
赵弛看他一路上绷着小脸,也不同自己说话,便答应了。
如此,水笙脸色才好看了点。
午前抵达溪花村。
村子道口两侧,树荫下坐着不少乘凉的村民。
马车刚进来,他们抻颈抬眼,睁大眼睛打量。
“哟,赵弛带水笙回来了。”
“赵弛,快开面摊呀,老子那婆娘怕热,不到晚上不开火,要饿死啦……”
“水笙手上抱着块布呢,那料子一看就好。”
“水笙都添几身衣裳啦,这才没多久呐,命真好。”
“还别说,从前赵弛总是冷冰冰的,除了摆摊子,都不跟大伙儿说话,如今脸上多了点人气。”
“还真是……”
金巧儿跟柳儿在周围的树下纳鞋子,天热,人昏昏倦倦的。
两个姑娘针线活做久了闷得慌,于是来到附近,一边吹风纳鞋底,一边听村民闲聊提神。
听到赵弛跟水笙回村了,还瞧见少年怀里那块的新布,金巧儿努努嘴,拉着柳儿起身。
两人带上做好的鞋底,赶忙跟去。
到了老屋,两个姑娘扶墙喘着气:“水,水笙,好久不见。”
水笙被赵弛抱下马车,纳闷:“巧儿姐,柳儿姐,你们怎么跑那么急?”
金巧儿嘿嘿一笑,自告奋勇。
“我就是脸皮厚点,想多揽点活儿挣钱。”
她眼精,一下子看赵驰想为水笙置办新衣裳,举起下午跟柳儿纳好的鞋底,笑呵呵道:“赵大哥,你瞧瞧,手艺不错吧?”
话里夹着几分自吹的腼腆:“若要给水笙做新衣,找我跟柳儿如何?我们可以多送两双新纳的鞋底给你。”
又从柳儿怀里摸出几张纸,摊开了。
“你看,这是我画的几身衣裳款式,跟城里时兴的差不多,穿在身上很好看的。”
乡下的村民舍不得花太多钱置办新衣,坏了就补,补完继续穿。可因经常干活,鞋子容易穿坏,鞋子缝不好。
两个姑娘能接的,多数都是纳鞋子的活儿。
纳鞋挣的钱不比衣裳多。
赵弛从衣铺掌柜那看过图册,金巧儿所画,的确相差无几。
想着给水笙多穿点花样,于是答应。
水笙开口:“不光给我做,也要给赵弛至少做一身。”
金巧儿笑得眼咪咪的:“好好,那我们进屋量体?”
生怕晚一点两人后悔。
*
正堂,金巧儿跟柳儿分别给两人量身。
金巧儿是个会来事的,看水笙跟赵弛的情谊不假,记下尺寸后,道:“天热,穿短的凉快些,我看这布能做四身短的,若你们商量好,给水笙和赵大哥都准备两身,如何?”
又道:“还能省出些料子,可以拿来缝鞋面,到时候给你们各送一双新纳的鞋底,怎么样?”
水笙立马做主:“就各做两身短的。”
赵弛也答应了。
他没说的是,等到秋末,再给水笙多添两身新的棉袄不迟。
*
因着花钱制衣,水笙惦记,便想多出力,让赵弛面摊生意更好。
赵弛素日里冷冷的,有些村民不喜他的脸色,很少在摊子上买东西。
水笙瞧出这点,早上还清凉的时候,去了一趟金巧儿那里。
找到三颗槐树的屋舍,果然看见金巧儿在缝补衣裳,用的正是赵弛买的那块布料。
“水笙,怎么一早就过来了?”
水笙有些腼腆。
他觉得金巧儿是个大方热情的姑娘,又能言善辩,于是将心底的想法说给对方。
金巧儿一拍大腿:“赵大哥确实冷,若非我这种厚脸皮的,平日里都不敢找他说话。”
水笙连忙开口:“不冷,不冷的……”
金巧儿嘿嘿一笑:“那是对你,”
又道:“若想帮摊子多揽些客人,我跟你说啊……”
两人交头接耳,水笙听完金巧儿的主意,赶回面摊。
*
午前,一伙商人拉着车经过,打算吃碗面继续赶路。
扭头一瞧,路边的面摊上,坐了个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少年。
水笙收拾得精神,穿新衣裳,束着发,漂亮灵气的眉眼全露出来了。
几个汉子移不开眼睛,
“你是摊主?”
水笙腼腆浅笑:“几位客人可要吃面?”
袖口下的手指绞得发紧,他忍着忐忑,不知能不能把客人揽下。
“卤,卤肉面五文一碗,多添二文,赠送绿豆羹,时下喝一碗,最消暑不过了。”
“小郎君,几个月前我们做生意路过此地,当时没见过你呢,最近来的吗?”
水笙眉眼弯弯,被几双眼睛看着,脸颊不可遏制的泛红。
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金巧儿没让他事事回应,叫他挑想回的说。
不想说的,不会说的可以不开口。
又告诉他这样做不必担心得罪客人,只要笑着,伸手不打笑脸人,别人反而更愿意照着他说的做。
“客人,要不要吃面呀?”
几个行商的汉子下了马车
“来三碗肉面,再打包三十个馒头,饼子有不,再来十个。”
水笙一看揽到这么大的生意,笑得嘴都合不拢。
汉子纷纷转不开眼,找点闲话跟他说。
水笙想着挣钱呢,心不在焉地回话,嘴角的笑没下去过。
赵弛从灶台探身打量。
少年今日回来后就有点异常,也不跟小狼去玩,性子腼腆的人,居然主动与人说话。
当下,越瞧越不得劲,心里仿佛冒了股鬼火。
“水笙,进屋帮个忙。”
第26章
屋内,水笙静静呆着,进来后发现没什么活交给他。
头一次坐不住,想出去招揽客人。
但他听话,不想违背赵驰,耐着性子乖乖留在原地。
赵驰招呼完几个商客,高大的身影一矮,拢入门内。
四目相对,水笙眨了眨秀气的眼睫,瞳孔亮莹莹的,嘴角翘起,只差往脸上写满求夸二字。
见此情形,赵驰哪里还忍心开口,微微点头。
可要他夸,又说不出来,实在违背本意。
“日头太晒,容易中暑,你在这里呆着。”
指了指他脖子上挂的骨哨:“闷了就找小狼玩。”
水笙摇头:“不热。”
也不想玩。
同时郁闷,哪有人成天想着玩的?赵驰为什么要他天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