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嫁小夫郎(54)

2025-10-03 评论

  “好。”

  两人背影汇入人群,往书坊所在而去。

  当天下午回家宣布租好铺子,晚上一家人便琢磨开张的时间。

  铺子已经租好,租金都给了,能早一天搬,就少浪费一天的钱,最近的宜开张的好日子在五天后,搬铺子的时间定在那天。

  次日清早,赵景清和袁牧出摊,便向顾客宣告,摊子位子即将变化,时间地点一一告知顾客。

  铺面在菜市口,进出都要从那过,很好认,但为了不因换地方损失顾客,赵景清还想了个小办法。

  “豆腐铺开张前三天,买一块豆腐送一块霉豆腐。”

  他家霉豆腐好吃,越卖越好,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四十斤,爱吃的人可不少,给出实惠应当能吸引人。

  “成,开张那天咱一定光顾。”

  反正都是买他家豆腐,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豆腐卖完收摊,而后又去收拾铺子。

  他们只卖豆腐,豆腐框摆在门口,铺子内无需多修,整洁干净即可。铺子小,收拾起来也快,前后不过两刻就收拾齐整。

  最难收拾的是租的院子。

  院子坐落在小罗湾,许久无人居住,虽有牙行的人定期上门清扫检查,大体看着还成,但落了许多灰,全得擦洗,烟囱堵了得通,烂瓦片得换。

  全家人齐上阵,还找大伯家堂兄堂嫂一起帮忙,都忙活了一个下午才打扫完。

  而后还得买锅、搬家当。

  前前后后忙碌三天,待凭证下来那天,一切收拾完毕。

  离开张的日子还有两天,赵景清和袁牧已经住进小罗湾的院子,大毛、二毛也随之住进了新家。

  如今有驴拉磨,无需林翠娥和袁老二帮忙,赵景清和袁牧两人就能忙活得过来。

  小罗湾离镇上近,路上花费的时间少,早上多睡小半个时辰再起来做豆腐也来得及。

  夫夫两对此皆很满意。

  万事俱备,只待开业大吉。

  两天后,放一串炮竹,豆腐摊搬进铺子里。

  炮竹噼里啪啦响,早早赶来买菜的主顾纷纷道恭喜,炮竹声歇,买豆腐的顾客纷纷围上前。

  “我要两块老豆腐。”

  “一块嫩的,一块老的。”

  “给我装两块嫩的。”

  ……

  来人不断,又是包豆腐,又是包霉豆腐,忙得不可开交。幸而今儿林翠娥和袁星也来帮忙,才堪堪忙得过来。

  二十二框豆腐一框框变空,装霉豆腐的陶罐空了一个又一个。

  待豆腐全部卖完,竟比平时快了小半个时辰。

  后续两天,豆腐铺的生意仍旧极好。

  第四天,因着不送霉豆腐了,卖豆腐的速度有所减缓,和搬进铺子前差不多,很稳定。

  但有个好消息,霉豆腐卖得更好了,一上午卖出去五十斤。

  之前最多才四十斤。

  赵景清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换位置他最怕的就是流失顾客,如今看来没影响。

  渡过开张忙碌这几日,日子恢复如常,与从前相差无几。

  早起做豆腐出摊,收摊回家吃饭,泡豆子,午歇,读书认字,做霉豆腐,吃晚饭入夜睡觉,如此循环往复。

  不过几日,村里耕牛轮到袁老大家,他家耕完地就轮到袁老二家。

  袁牧得回去下地春耕。

  -----------------------

  作者有话说:谢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第34章 

  收摊关门驾驴车回小罗湾, 出了山阳镇,停下驴车,袁牧将缰绳交到赵景清手里, 教他驾驴车。

  赵景清虚虚握着缰绳, 看一眼驴, 又看一眼袁牧,颇为手足无措。

  “咱们这头驴性子温顺, 不要怕。”袁牧温声道,手里鞭子挥出啪的一声,驴迈开蹄子缓步向前,“这样挥一下鞭子,驴子就开始走, 想让它快, 就多挥几次, 不用打它身上。想让它转弯, 往哪边转, 就扯哪边的缰绳。”

  他手从景清腰后环过, 握住他的手用力,左侧缰绳绷紧,驴往左边转, 右侧缰绳绷紧, 驴往右边转。

  “力气不用大, 扯一下驴就知道往哪边走。”袁牧接着教, “两边缰绳一起扯紧再松开, 就是慢下来,力气再大些扯着不松,是停下。”

  袁牧问:“记住没?”

  赵景清点头, “记住了。”

  “来,你试试。”袁牧攥停驴车,松开景清的手,鞭子交到他手里。

  赵景清握紧鞭子一挥,驴子迈步,驴车缓缓向前,前面要往左转弯,赵景清轻扯左侧缰绳,驴子自觉往左边走。

  坐驴车不觉得,自己驾驴车赵景清这才发现,“它好聪明。”

  “训了好些天,它学得快,是聪明有灵性,”袁牧扬眉,催促赵景清,“跑快点。”

  赵景清连挥两下鞭子,驴哒哒跑起来,赵景清紧紧握住缰绳,专注又谨慎,按照袁牧教的,安全回到小罗湾。

  驴车停在院门前。

  赵景清扭头转向袁牧,语气兴奋,“我会驾驴车了!”

  “很棒,一学就会。”袁牧盈着笑,“我大后天回乐明村,后面两天你驾驴车,我给你看着,等我回去春耕,你就能自己驾驴车了。”

  “成!”赵景清跳下车板,摸了摸驴,仍沉浸在学会驴车的兴奋中。

  大毛、二毛锁院子里,没有栓绳,听见声音汪汪汪直叫,爪子扒门噼里啪啦响。

  袁牧开门,两条大狗就窜了出来,围着人打转,尾巴晃出残影。

  袁牧拉驴车进院子,将豆腐框卸在水井边。

  赵景清把狗赶回院子,关上院门,两只狗贴在脚边,步子都迈不出去,赵景清推开大毛二毛,“去去去。”

  袁牧看了眼,解开板车,牵驴子往后院走,驴棚盖在后院。

  赵景清还新奇着,别开贴着他腿走的二毛,跟上袁牧往后院去,手里拿草料喂驴。

  袁牧叉两叉草料,叮嘱道:“草料都备好的,一天喂四次,一次喂两叉就行。”

  赵景清应声,“好。”

  小罗湾这边夫夫两个人住,不像在袁家时回家就能吃上午饭,赵景清去生火做饭,袁牧去洗豆腐框。

  袁牧忙完,赵景清还在炒菜,袁牧贴过去晃了圈,嘴里被塞了块肉,美滋滋出门抱两捆柴进来堆在灶台后,又洗碗洗筷子等待开饭。

  只有两个人,午饭做得简单,一份回锅肉,一份炒春笋,一份菠菜汤。

  笋子是林翠娥挖了拿来的,正是吃笋子的时候,焯水加辣椒炝炒,口感辛辣爽脆。

  “好吃。”袁牧夸道,一个人吃了三碗饭,菜也全给解决了。

  赵景清收空碗碟,笑眯了眼。

  洗碗泡豆子,赵景清和袁牧分工合作,不一会儿就做完了。

  回屋午歇一个时辰,起来后袁牧教景清识字,短短时间,赵景清已经学到‘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算下来他已学会一百多字。

  识完今日份的字,景清拿出字帖临摹练字,袁牧则去摘树叶。

  豆腐可以用油纸包,虽花点钱,但更方便些,可豆腐水润,容易将油纸浸透,纸贴豆腐上,拿回家收拾起来糟心,树叶最方便简单。袁牧背上背篓出门。

  “……大哥哥,你摘叶子干啥?”树后一个小童探出头来,迟疑着问。

  袁牧扭头,看见是个瘦高的小男孩,黑黢黢的,约摸七八岁,“包东西,你咋一个人在这?”

  这位置是山脚下,多有孩童结伴玩耍,但就看见他一个,没事一个人来这干啥,袁牧心下疑惑。

  小男孩眼珠子滴溜一转,“我帮你摘。”

  袁牧拒绝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下去,答应下来,“行,你叫啥?”

  小男孩从树后跑出来,“我叫李冬,大家都叫我冬冬,你也能这么叫我。”

  “冬冬,”袁牧摘了两张叶子,展示给李冬看,“帮我摘这种大的。”

  李冬:“好。”

  小孩灵活,树上爬上爬下,猴儿一样,他摘一把叶子递给袁牧,“这样的行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雩白 生子文 种田文 穿越重生言情 日常 先婚后爱 对照组